第75章 祖製不可違背

季博昶講解完緣由後,眾人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老朱聽的尤為認真,從前他驕傲自滿,任何反對他的人都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死。

可是自從見識了季博昶的神通廣大以後,他就知道了一個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縱然他是天子也有不足之處,世上多的是隱居避世的能人。

當然,他現在也隻服季博昶一個人罷了。

若還是些不識好歹的鼠輩在他麵前指指點點,下場就會和韓/國公一樣,或者更慘。

季博昶說的口渴,喝了口茶。

老朱正好命人將狼牙棒和斬馬刀都收起來。

這才讓他想起來。

朱祁鎮那小子還留在了天順!

算了,黑化的朱祁鎮也不能拿他怎麽樣,況何還有於謙能保著他。

“老朱這項製度沒錯,隻是不適用於那時。”

每次季博昶最常說的就是要變通。

古人最不擅長的就是變通,隻會一個製度用到老。

尤其老朱,為此他還立下了誰都不能篡改的祖製,若是以後的皇帝有創新頭腦還行。

沒有創新頭腦的,祖製就是死規定,誰敢違背?

老朱知道仙師不是在安慰自己,是在說實話罷了。

“軍屯的優點隻在洪武一朝有所體現,洪武結束後,弊端開始明顯。”

“比如,軍戶繳納高額的糧稅,甚至還要服役去勞動。”

老朱給軍戶設置這麽高的糧稅,是為了減少百姓的賦稅,國家以軍屯的糧食為主,支撐整個大明的運轉。

他是百姓出身,元朝末年,收稅直接收個即使男的。

就像老朱的爹朱五四,收了五十幾年的稅,餓死了幾個孩子。

自己也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所以老朱格外明白這些百姓的不容易,尤其是在經曆了塗炭的戰爭後,庶民更難活下去。

為了收複人心和恢複生計,他弄了軍屯這個製度。

本意是想讓士兵去種田,好能維持國家的建設。

或許他也想效仿唐朝的軍屯。

但是唐朝軍戶的田地是由國家發放,此外不用繳稅,更不用被貴族差役。

軍屯製度因為繳稅高,極大程度上成為了一個國家的頂梁柱。

“永樂帝是其中的受益人,他登基第一年,軍屯方麵繳納的糧稅就已經達到兩千餘萬石,當年正常繳納糧稅的,隻是軍屯糧稅的一個零頭。”

這是什麽概念?相當於永樂元年,整個國家的建設都是由軍屯支撐起的。

他們出錢出力。

還要跟隨老朱棣兩次北伐。

老朱棣很是認可的點頭。

當時他還高興,得益於他爹的這項製度,自己也能收惠。

但是在老朱棣登基二十年後,軍屯繳稅的占比就下降到了不到三成。

大臣們不同意他北征也是因為這一點。

軍屯已經支撐不起了,財政吃緊,哪還有餘力打仗?

“但是到了永樂後期,軍屯繳納糧稅太少了,財政大不如前。這便是我時候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財政。”

他講了白銀,講了軍屯。

最後都回到一個繞不開的主題“錢”。

“到了宣德年間,這種弊端更嚴重。軍戶每年繳納高昂的糧稅,留給自己的哪裏夠吃?”

古代沒有避孕措施,一生生一窩。

軍戶就這樣繁衍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個群體沒錢,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軍戶繁衍後,導致他們自顧不暇。”

季博昶說著後,又看向了老朱棣。

語氣責備,“你隻知道享受軍戶帶來的好處,為什麽不給軍戶們增發田地?家裏幾口人隻有一畝地,你覺得合理?”

老朱棣瞟了眼老朱,“回仙師,這是祖製。”

他無奈道。

其他的製度還好,可這是兵製,兵製事關乎國本。

增發田地他早已想到,但是這是篡改祖製的。

軍戶的戶籍代代相傳,這也是老朱定下的祖製。

季博昶知道,他也知道老朱好麵子,這種話他不方便直接說出口。

隻能借用這一長串的鋪墊讓他明白,他的祖製有必要隨時推翻。

因為時代不同。

老朱臉上一紅,仙師顧忌咱的麵子,咱也不能讓仙師失望了!

“就算是增發田地,也會有分歧。”

季博昶話鋒一轉。

他想起了怎麽都生不出孩子的朱祁鈺,如果他是軍戶,就完全沒有增發田地的必要了。

“其實不是貴族侵占土地。”

一開始軍屯解決了土地分配不均,到最後軍屯也導致了土地分配不均衡。

“軍戶養不起家,隻能逃亡求生,他們逃亡後留下的土地,就被當地的世家大族侵占,這些世家大族和衛所軍官知道土地多的好處,就開始四處征用軍戶。”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更多的軍戶選擇了逃亡。”

本來軍戶逃亡的問題可以緩一緩,但是因為世家大族的侵占,導致逃亡進度加速。

小朱四熟知明朝的兵製,他皺眉問道:“可是軍中不是有規定嗎?逃亡是逃兵,抓到了直接斬首,妻兒也要被流放。”

懲戒這麽嚴苛,還有這麽多軍戶流亡?

季博昶挑了挑眉,“你沒認真聽課。”

小朱四心頭一跳。

“我先前說過,衛所裏記錄的軍籍與實際上在籍的人員嚴重不符,相差許多。這是為什麽?”

季博昶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自己思考。

“難道是因為,衛所的武官吃掉了逃亡軍戶空下的名額?”

小朱四不確定道。

季博昶給了他一個讚許的目光,“不要不自信。”

“武官吃名額,如果你是武官,你會錯過這種好事嗎?”

聞言,宣德帝朱瞻基捏緊了拳頭。

怪不得他在位期間下令徹查軍屯戶籍,幾次都無果。

逃亡隻是愈來愈嚴重而已。

“老朱,你後世的子孫確實聽話,直到大明滅亡,軍屯製度都存在著。”

季博昶似笑非笑說道。

他想讓老朱明白,固執隻會得到失敗。

不懂變通,自以為是,是老朱身上最大的缺點。

老朱紅著臉低下頭,他要是知道軍屯製度會帶來這麽嚴重的後果,斷然也不會讓後代子孫沿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