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檢驗:“火星人”是否存在?

他們朝著傳說中的死亡之城的外城前進,在雙輪滿月的照耀下,連城廓的影子都有兩個。他們的呼吸凝滯了幾分鍾,或者說看上去是屏息靜氣的。

——雷·布萊伯利

《火星編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

人們對科學有一個誤解,他們覺得科學實踐以及實踐者在從事科學工作時不能摻雜一點情感的因素。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科學本身就是由懷有熱情的人所參與的一項事業,然而人們卻總是覺得科學家就該是一副冷酷無情的形象,但牛頓、愛因斯坦等偉大的科學家,甚或洛威爾卻是很好的反例。

這些人之所以與公眾印象中的傳統科學家形象不符,是因為他們願意用客觀現實檢驗自己的觀點和信念。牛頓與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毋庸置疑。而我堅持認為,洛威爾也算得上是有創造力的真正科學家之一,因為他堅信自己的觀測結論,並且構想出一係列互相聯係的檢測方法。他還提出一個簡明易懂的假說來解釋自己觀測到的火星“線形痕跡”:

它們是“火星人”——智慧生物——留下的。

不可否認,洛威爾在追尋這一有誇大之嫌的假說背後隱藏的客觀真理時,以一己之力推動了天文學研究的發展。例如,他在幹燥的沙漠中修建洛威爾天文台。現今,世界上的主要天文台都建在高山之巔,就是為了在最穩定、最幹燥的空氣環境中進行觀測,這無疑是受到了帕西瓦爾·洛威爾的啟發。僅憑這一點,他就足以成為天文學界的典範。

雖然洛威爾的“火星運河”假說是錯誤的,但這主要說明他當時掌握的技術不足,不能否認他是一位科學家。因為僅憑肉眼觀測火星上細如絲線般的印跡而把它們當成“運河”的洛威爾無法獲得最終證明其存在的客觀證據——照片。

在證明“火星城市”存在的道路上,我們已經跨越了洛威爾當年麵對的第一個障礙——我們可以證明火星上確實有這些神秘的痕跡。“海盜號”拍攝了詳細的“火星臉”與“城市”的照片,它們是能夠接受客觀檢驗的,無論其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我要嚐試用真正的科學方法來證明自己對火星“人造物”與“火星人”假說的癡迷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當有人問我:“為什麽你這樣一位科學記者要研究這些事情?”我可以用我的成果來回答他。因為科學是公平民主的學問,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隻要按照基本的規則行事:提出觀點——無論看起來多麽異想天開——然後進行終極檢驗,即讓其他研究者獨立地得到與你一致的結論。

由於無法相信自己真的發現了一座火星城市,更無法說服其他人,我開始構思各種測試方法來驗證這一發現。

我立刻想到了古代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