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鷗飛域外終森立

高慧勤

森鷗外(1862—1922)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聲望與夏目漱石(1867—1916)相埒,被推崇為明治文學的巨擘。

19世紀80年代,明治維新不過十多年,現代文學尚處於萌芽狀態。1890年,森鷗外留德歸國不久,便接連發表《舞姬》《泡沫記》《信使》等異域題材的短篇小說,令當時的讀者耳目一新,開日本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其評論和翻譯,啟蒙意義尤著,對日本文學的現代轉型卓有建樹,可以說是日本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早在20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即譯過其《遊戲》和《妄想》,此後半個多世紀,譯界卻少人問津,竟無一個譯本行世,與夏目漱石的一書幾譯,恰成相反的對照。森鷗外在我國遭受冷遇,並非由於他的小說寫得不好,就連夏目漱石的門生、著名短篇大家芥川龍之介,都受到他的影響。個中原因,恐怕與森鷗外非同尋常的生平不無關係。

森鷗外,本名森林太郎,出身武士家庭,祖上曆代是藩主的侍醫。自幼受武士道教育,通習儒家經典。明治維新後隨父進京。188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本想進文部省,卻不得不按父母的旨意,就職於陸軍部,在軍醫學校任教。三年後,奉命留德,研究衛生學。留學四年,在醫學上得到深造的同時,西方的人文環境和先進的科學文化使他的眼界與胸襟也為之一變。他博聞強記,廣泛涉獵歐美哲學、文學名著,研究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思想,深受哈特曼美學理論的影響,為他後來搞文學、寫評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888年回國,就職於軍醫學校,曆任教官、校長、近衛師團軍醫部長、陸軍軍醫總監,最後升任陸軍部醫務局長。中日、日俄兩役,森鷗外均奉命出征,到過我國東北、台灣。1916年辭去現役軍職,翌年任宮內省帝室博物館總長,直至去世。

作為明治政府的高官,上層知識分子的代表,森鷗外的思想,既有進步的一麵,也有守舊的局限。他自稱是“留洋歸來的保守派”,調和與妥協,是其處世原則。但是,西方的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對他的影響很大,始終貫穿於他的創作中。自德國學成歸來,有感於日本國內的落後閉塞,應時代的要求,森鷗外以“戰鬥的啟蒙家”姿態,憑借他對西方哲學、美學、文學理論的深厚修養,在文化上進行全麵的啟蒙。他大量譯介各類體裁的歐美文學作品,為當時的文壇提供多樣的創作範例。所譯安徒生的小說《即興詩人》,曾獲極高評價,被認為臻於翻譯文學的極致。著名自然主義作家正宗白鳥年輕時讀此譯文,曾“喜極而泣”。森鷗外用自己的稿酬,創辦評論刊物《柵草子》,旨在廓清當時文學批評理論上的混亂。與此同時,森鷗外也涉足創作,以自己留學期間的經曆或見聞,用浪漫抒情的筆調,寫成《舞姬》等短篇,顯示出卓越的才華,贏得廣泛的好評,產生深遠的影響。

森鷗外的創作生涯不算長,前後也就十五六年。始於1890年,陸續發表“留德三部曲”《舞姬》《泡沫記》《信使》。1894年以後,由於軍務繁忙,有將近十五年未寫小說。直到1909年,才重返文壇,重要作品有:《性欲生活》(1909),《杯子》《青年》《花子》《遊戲》《沉默之塔》(1910),《妄想》《雁》(1911),《興津彌五右衛門的遺書》(1912),《阿部家族》(1913),《山椒大夫》《魚玄機》《最後一句話》(1915),《高瀨舟》《寒山拾得》《澀江抽齋》(1916),等等。因是業餘寫作,作品以中短篇為主。本書限於篇幅,隻精選其中的八篇,俾讀者能嚐鼎一臠。

《舞姬》是森鷗外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被譽為日本近代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小說通過青年官吏豐太郎與德國女郎愛麗絲的愛情悲劇,表現豐太郎自我覺醒後,在強大的天皇專製政權與封建因襲勢力的壓製下,不得不與現實妥協的悲哀。題材是作者根據留德的一段經曆演繹而成。1888年9月,森鷗外回國不久,即有一名也叫愛麗絲的德國女郎追蹤而至。森鷗外懾於官僚機構的重壓與封建家庭的專製,不能不“考慮到日本的國情與森家的處境”,讓家人出麵斡旋,德國女郎最終頹然而返。但誰又能知道森鷗外內心的創痛?所以,兩年後發表的這篇小說,既是其真實情感的流露,也是作者的一種態度。雖然不能斷言豐太郎即是作者本人,不過,在豐太郎的身上,確有作者的影子在。小說的結局,是豐太郎犧牲愛情,走上求取功名之路,也是作家本人所做的選擇。這固然反映了森鷗外思想的局限,但也應看到,以個人之渺小,處於當時那樣的時代,如何能與強大的權力機構和封建的因襲勢力相抗衡?森鷗外的女兒森茉莉曾說,父親身上有一頭獅子,意謂森鷗外有種叛逆精神。然而,那實在是頭受傷的獅子。盡管鷗鳥一度外飛,越出國境,在異域的時空裏,掙脫無形的羈絆,放意肆誌,高揚浪漫精神,可一旦回到日本的現實,卻不得不屈服、隱忍,壓抑自我。小說所表現的個性與封建家族、自我與權力機構的矛盾,實已超出功名與愛情的對立,凸現了日本現代化過程中,最根本也最具普遍意義的問題。名作家佐藤春夫說得好,《舞姬》寫的是“封建的人轉變為現代人的精神變革史”。

像這類表現個性解放的反封建主題,貫穿於日本文學現代化的始終,也是森鷗外創作的根本精神。隨後發表的《泡沫記》(1890)與《信使》(1891),也屬其留德生活係列小說,圍繞同一主題——人的覺醒展開。作者以同情與讚美的筆調,塑造了兩個具有獨立精神與高貴品格的女主人公形象。《泡沫記》中的模特兒瑪麗,盡管處境卑微,依然潔身自好,寧死也不肯委身於惡勢力,始終維護她做人的尊嚴。《信使》中的伊達小姐,則喊出“我雖生為貴族之女,但我也是人”,抗議封建門閥犧牲愛情的婚姻製度。

三篇小說無一例外,都是以悲劇結局:愛麗絲遭遺棄而發狂;瑪麗溺水身亡,如同泡沫一般隕滅;伊達則毅然走進“隻知禮而不知情,等於是羅馬教廷”的深宮,埋葬花樣的年華。小說裏氤氳著濃濃的悲涼意緒。由於題材取自作家的留學生活,分別以19世紀的柏林、慕尼黑和德累斯頓為背景,展現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異國風情。《舞姬》采用的是自白體,主人公內心的隱痛、愧疚與懺悔,曲達以盡;加之主題表現的是覺醒後的悲哀,通篇流溢著浪漫的感傷。《泡沫記》尤富於傳奇色彩,慕尼黑周邊的風景,寫得如詩如畫。而《信使》中所描摹的西方宮廷的豪華輝煌,更是繪聲繪色。三島由紀夫曾說:“日本作家中,能有幸親曆歐洲宮廷生活和貴族社會的,森鷗外是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至於小說的文體,森鷗外當年就《舞姬》自撰廣告時,不無得意地稱:“將優雅的日文、雄渾的漢文,以及精巧的西文,熔為一爐,開創一代新文風,呈現出流麗典雅的風格。”日本的浪漫主義文學,正是由森鷗外的這三篇小說開創的。

《杯子》《花子》《雁》,都屬現代寫實小說,雖然側重不同,但也無不涉及個性獨立、人的覺醒和對自由的向往。森鷗外重返文壇時,正值自然主義文學興盛之際。出於對自然主義的反感,森鷗外另辟蹊徑,寫出一些與之不同的作品。《杯子》便表現了作家的這一意向:“我的杯子雖不大,但我用自己的杯子喝。”這篇清純有趣的精致小品,如同散文詩一般雋永。盡管作家意有所指,但是,當作寓言來讀也未嚐不可:人,當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道理一經認定,便應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哪管他人論短長!

《花子》也是一篇珠玉之作,寫一個流落巴黎的下層女藝人花子,長得雖不美,但雕刻巨匠羅丹獨具慧眼,能在花子這個東方女性身上,發現他人所未能發現的美——“強勁之美”。小說篇幅不長,用筆精練,將雕刻家羅丹的風貌,寫得栩栩如生。為求逼真,在行文中,如法國雕刻家與日本實習生的對話,森鷗外用了不少法文字句,以示作者不隻是擅德文也。文中穿插波德萊爾的文章,以此引發羅丹對雕刻的一段精辟論斷:“人體也一樣,僅僅當作形體來看,並無意義。形體是靈魂的鏡子。透過形體能看到內在的火焰,那才有意義。”以此來說明藝術創造的本質不在於形似,而在於表現內在的精神。

《雁》是森鷗外現代題材的中篇代表作。女主人公小玉,出身貧苦,一再受騙,成了人人痛恨的高利貸主的外室。她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屈辱地位,朦朧有了人的覺醒意識,憧憬真正的人的生活,渴望擺脫屈辱的境遇。然而,“文明開化”並未帶來婦女地位的改變,在封建殘餘依舊強大、婦女沒有起碼的人權——警察能隨意霸占窮人家的女兒,高利貸主可花錢買妾——的社會裏,一個弱女子想求得自身的解放,談何容易!於是,她將希望寄托於來往於窗外的大學生,暗暗愛上每天散步經過她家的醫大學生岡田。然而,一個偶然事件,竟使唯一能表白愛情的機會擦肩而過,小玉的希望最終化為泡影。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小玉內心微妙的變化和癡情;以大雁之死,象征她的薄命;對明治初年下層婦女的不幸,生為女人的悲哀,深表同情。尤其最後寫小玉那雙美目,滿含深情和絕望,令人不勝唏噓。這是作者“留德三部曲”之後的又一傑作,題材類似西方文學中“不可能的愛”。就藝術性而言,《雁》或許是森鷗外成就最高的一篇作品。

1910年,發生了所謂“大逆事件”,明治政府對思想界實行高壓政策。為避免觸及時政,森鷗外轉向曆史小說創作。在《遵照曆史和脫離曆史的束縛》(1915)一文中,述及他寫曆史小說的兩種態度與方法:忠於史實,盡力抹殺作者的主觀,或僅予最低限度的解釋,以再現曆史的真實麵目,即為“遵照曆史”。然而,完全遵照曆史,不知不覺會被曆史束縛手腳,於是便想從中擺脫出來,借用史實,不必做精細的考證,全憑作者的主觀闡釋,是為“脫離曆史”。本書所選的《魚玄機》《高瀨舟》兩篇曆史小說,都是用後一方法創作的。

1904年,森鷗外從朋友處得到一本《唐女郎魚玄機詩》,卷末附有女詩人的傳略,讀後覺得“頗富戲劇性”,遂根據《三水小牘》《太平廣記》《唐才子傳》《全唐詩》《唐詩紀事》等二十餘種中國古籍,寫出本書所選的這篇《魚玄機》,於此也見出作者涉獵之廣。森鷗外又以醫生的眼光,從性心理的角度,去探索人物的內心世界,著重刻畫魚玄機作為女人的覺醒,她的嫉妒,以及由此導致的毀滅。書中穿插魚玄機與溫庭筠的唱和,以及溫庭筠的逸事和唐代的文人生活,寫得惟妙惟肖,宛如出自中國作家之手。

《高瀨舟》則取材於日本德川時代《翁草》一書中“流人的故事”,讓犯人在去流放地的高瀨舟上,自述獲罪的經過。小說不僅寫出了江戶時代的封建苛政,同時還表達了作者對某些人生哲理的思考。犯人喜助的話,引起解差莊兵衛的感觸:人的欲望無窮,唯有知足者常樂。正所謂“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這既是一種財富觀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醫生,森鷗外從喜助殺弟一案引出安樂死這一醫學界、法學界紛爭未決的問題。但是,作者也無解決的良策,隻好委諸“官老爺的決斷”了。清新明晰的文筆,蒼涼悲哀的故事,客觀的敘述中,依舊不脫森鷗外的詩情。

森鷗外行醫之餘,博學於文,斐然成章,今以小說傳其名。百餘年來,《舞姬》《雁》《高瀨舟》等篇章,在日本被奉為經典之作。本書所選的八篇作品,望讀者能“借一斑略知全豹”,從中領略作家的匠心與文采,得到閱讀的樂趣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