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方覺得合適

要想有一個好的婚姻,除了對方要合適外,自己也要讓對方覺得合適。

“在生活中我可能會犯其他的錯誤,但我絕不會因為愛情而結婚。”曾在1868年到1874年擔任英國首相的狄斯累利如是說。

狄斯累利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在35歲前一直單身,直到那一年他向一個死了丈夫的富婆求婚。那個富婆都已經50歲了,比他大15歲。她也知道他找她是為了錢,所以她告訴他,她要觀察他一年再說。一年後他們真的結婚了。

這件事或許會讓人覺得太功利,太不浪漫了。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看起來像做生意一樣的婚姻卻成為了幸福婚姻的典範。

狄斯累利的這位老富婆妻子,自然談不上年輕漂亮,在聰明程度和學識方麵也沒有特別之處。她甚至不知道古希臘和古羅馬哪個更早。她也不擅長布置房子。但在最重要的一點上,她卻做得非常地好,就是她懂得怎樣對待她的丈夫。她從來不和狄斯累利較勁。當他忙碌完各種事,回家後,瑪麗安能讓他徹底地放鬆下來。漸漸地他越來越戀家了,因為在家裏,有瑪麗安的寵愛和溫暖,他不需要浪費精力地爭什麽,這裏是他最舒服的地方。她是他最信任的人,是他可以放心地征求意見的人。

狄斯累利每天晚上結束了下議院的工作後,都會急忙趕回家對她傾訴,而且瑪麗安總是充滿信心地鼓勵他。瑪麗安在30年的時間裏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狄斯累利的身上,而不僅僅是她的錢。她心甘情願,認為這都是值得的。同時她也得到了,他把她看作是自己的主宰,他請求維多利亞女王封瑪麗安為貴族。在1868年,瑪麗安得到了子爵的封號。

狄斯累利從不批評她,盡管有時她在公共場合表現得很不好,但如果有人嘲笑她的話,他就會反擊對方來保護她。瑪麗安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她對他30年如一日的鼓勵和嗬護,使狄斯累利說:“結婚30年來,我從來沒有討厭過她。”並說瑪麗安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人;而瑪麗安則常對他們的朋友說:“他讓我的生活變得無比幸福。”

他們常常互相調侃。狄斯累利說:“不管怎麽說,你知道我和你結婚,是為了你的錢。”瑪麗安則樂著說:“是的,但現在我們在一起的原因是愛情,對嗎?”於是他承認她說的對。瑪麗安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可狄斯累利總是聰明地不惹她生氣。

就像亨利·詹姆斯說的那樣:“如果對方沒有嚴重影響自己的話,就不要阻礙他的快樂,這一點是在與人相處中,首先應該記住的。”

請記住上麵這句話,因為它很重要,相當重要。

法斯特·烏德在他寫的《在家庭中一起成長》這本書裏說:“要想有一個好的婚姻,除了對方要合適外,自己也要讓對方覺得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