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鳴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即位稱王。本以為新君上台,肯定會“燒上三把火”,使朝廷內外麵貌一新,誰知道這位楚莊王根本沒有指點江山的欲望。

他上台之後,不問國政,成日享樂。要麽在宮中暢飲美酒,縱情歌舞;要麽就帶著大隊人馬四處遊獵,總之是怎麽好玩怎麽玩。大臣們向他匯報國情,他也隻是說一句話,“你們看著辦吧!”

但是,楚國並非鐵桶江山,內憂外患持續不斷。對外而言,晉國趁著楚莊王新登王位,內政還沒有理順,就把幾個一向歸順楚國的小國拉了過去,訂立盟約,讓楚國少了幾個幫手。朝廷內部的公子燮(22)和鬥克聯合作亂,甚至還把楚莊王當成人質給抓了起來,準備另立新主。若不是二人被廬大夫戢(23)梁誘殺,楚莊王這個剛剛上台的新君恐怕就要為國犧牲了。

楚莊王如此不負責任的態度持續了三年之久,這三年對於楚國上下來說簡直是暗無天日,關鍵是楚莊王固執己見,不聽別人的諫言。他甚至下了一個命令,“誰敢跑到我這裏勸諫,我就定他的死罪!”

後來,有個叫伍舉的大臣,來見楚莊王。楚莊王正玩得開心呢,很不耐煩地問道:“你來幹什麽?”

“大王,我有一個謎語要請您猜一猜,不知道您可有興趣?”

楚莊王見不是來勸諫自己,而是來猜謎語玩的,就笑道:“你說來給我猜猜!”

“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十分神氣。可是很奇怪,它在山上一停就是三年,既不鳴叫也不高飛,您說這是什麽鳥?”

楚莊王可不傻,心想這家夥拐彎抹角地說我呢,就笑道:“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伍舉很高興,楚莊王這話證明他不是真正的昏君,隻要他想做好國君,就一定是一個好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