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踐諾

晉文公派兵幫助周襄王回朝複位的事情傳開之後,各諸侯國都對晉國的實力刮目相看。過了兩年,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跑來求救。他說,楚國的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宋國原本國力就不強,哪裏經得起這幾個國家一起攻打?宋國危在旦夕,急需要晉國這樣有能力又仗義的大國來主持公道。

晉文公一聽,這是讓他去主持公道,這不是往霸主的路上走嗎?心裏十分高興,而且他也很清楚,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去救宋國。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一聽晉文公出兵了,就命令成得臣退兵。成得臣想不通,自己千裏迢迢地把大軍帶過來,還把陳、蔡、鄭、許四國弄到一起,眼看著宋國馬上就要拿下了,幹嗎退兵?難道我楚國還怕他小小的晉文公不成?於是他戰場抗命,自己不回去見楚成王,隻派了一個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但是和晉文公拚個死活還是敢的。”

楚成王見他竟敢違抗自己的命令,心裏自然不樂意,也不支持他,隻派了少量的兵力前去支援。成得臣卻不管這些,他心裏一百個看不上晉文公,隻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

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複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這下把成得臣氣得半死,他嚷嚷道:“這個重耳老賊實在太奸猾了,隻會背後使陰招。”他便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地去。

晉文公很了解成得臣衝動的性格,他等到成得臣帶兵過來,就立刻命令軍隊往後撤退九十裏。下麵的將士都不理解,“我們來是和楚國人拚命的,為什麽他們一來我們就要退?”

狐偃(13)解釋道:“這是因為主公當年接受了楚王的幫助,答應他將來戰場相遇,要主動退避三舍以報恩情,我們主公這是在報恩呢!”

大家一聽,覺得晉文公真是一個一諾千金(14)的人,心裏對他更是敬服,就聽從他的命令向後撤退了九十裏。

成得臣見自己一來,晉軍就撤退,還以為晉文公是怕了自己,心裏得意得很,立刻指揮兵馬衝上去。晉軍避其鋒芒,假裝敗退,等到成得臣追入埋伏圈,立刻轉頭拚殺,楚軍防不勝防,被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隻要把楚軍趕跑就好,不要追殺。成得臣帶著敗兵殘將回國的半路上,覺得自己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們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便親自來慰問晉軍。晉文公借此機會召開諸侯大會,訂立盟約,成了中原的霸主。

相關鏈接:

文公追麋鹿

晉文公被司馬遷評價為“善交賢能智士”,這說明他是一位十分重視賢能的君王。這也是他能夠成為中原霸主的原因之一。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在追一頭麋鹿的時候跟丟了。正好路邊有一個老農夫,他就問道:“請問您看到一隻麋鹿跑過去了嗎?”這老者用腳指路,“往那邊去了。”晉文公一看這老頭子怎麽對自己不恭敬啊,我好好問你,你卻用腳給我指路,就有些不高興了。

老者說道:“想不到我們的君王竟然如此愚笨!虎豹因為離開偏遠之地靠近人類,所以才被人獵到;魚鱉因為離開深水,才被人捉住;諸侯離開他的民眾而外出遠遊,才會亡國。您都跑出這麽遠了,再不回去,您的王位就不保啦!”

晉文公一聽,這老頭是在暗示自己不能貪圖遊樂,應該回去做好國君,這是一位賢人啊!於是他把這個老者請回去,讓他好好輔佐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