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是資本,至少還輸得起

在《趁你還年輕》這首歌裏有這樣幾句歌詞:“趁你還不需要翻來覆去考慮又考慮,趁你還不知道為什麽歎氣,趁你還沒學會裝模作樣證明你自己,你想什麽,什麽就是你。也許你不相信,你也許沒留意,有多少人羨慕你,羨慕你年輕。這世界屬於你,隻因為你年輕,你可得要抓得緊,回頭不容易。”就像歌詞裏描述的一樣,年輕就是資本,年輕意味著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選擇,在未來也會有無限的可能。

莫迪回想自己這十年的經曆,三十歲的她現在一無所有,甚至身上還背負著許多欠款。

她一直都是很散漫的性格,想到什麽就做什麽,能堅持的時間也很短。

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她就跑到上海這個大城市來找,工作了兩年後,她又辭職去旅遊。這趟窮遊之後,莫迪就陷入了“經濟赤字”的狀態,於是她開始尋找下一個工作,然後又是周而複始的辭職、窮遊、找工作。就這樣反反複複了很多年,直到三十歲的今天,莫迪赫然發現自己完全沒有一份值得驕傲的事業,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做什麽工作。

年輕的確是資本,但是不考慮後果就去做事情,那是白白地讓資本打水漂。哪怕這樣的生活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是背後多少的淒慘和迷茫,隻有自己知道。所以,“年輕還輸得起”這句話建立在努力拚搏的基礎上。毛主席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

這句話對年輕人來說是一份鼓勵,也是一份責任。年輕時我們不僅要抓緊時間做事情,還要敢於做事情。

徐梅出生在農村,初中時因為家庭原因放棄學業去工廠做女工。和身邊人不同的是,她一邊做女工一邊擔心自己的將來,十七歲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對編程很感興趣,就報了培訓班。因文化水平有限,一個很簡短的程序她都要研究很久,這讓她與一同上夜校的同學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徐梅開始著急起來。

經常熬夜研究程序,睡眠不足的她白天總是打瞌睡,工作效率開始下降。領導找她談話:“徐梅,我這幾天總是看你溜號,不認真工作,如果再不認真做事情,我隻能辭退你,讓別人來頂替你。”徐梅答應著,可心理壓力卻更大了,她甚至想要放棄編程。

朋友安慰她說:“你去了這麽久的學校,現在放棄不是可惜。”

徐梅心想:“是啊,我好不容易學會一部分,現在放棄不是可惜了嘛!”

於是她繼續努力學習,終於考下證書,辭掉女工換了一份新工作。

生活中沒有什麽是輸不起的,年輕就更應該堅定地做一件事情。

年輕是我們的資本,可以讓我們在不斷地嚐試中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但若是想要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我們還要牢記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年輕的資本。

有人說:“我年輕,我可以隨便揮霍青春,三十歲再去奮鬥也不晚。”這句話就是在浪費青春。要知道每個人的起跑線都不一樣,有很多人拚命努力一輩子都趕不及別人的起跑線。年輕時期是我們最好的時期,利用好這個時期,才能給自己的生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最靠譜的做法是在年輕的時候找準自己要奮鬥的方向,並且付出努力。懂得分析未來的發展前景,在還有時間的情況下,把握住機會,找準最佳時機去行動。

第二,知道事情的緊迫性。

二十年一晃而過,我們年輕時就要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長期堅持下去。不要三分鍾熱度,不要不停地換來換去。在一件事情上獲得價值,就要堅持做下去,遇事不要逃避,要立刻尋找解決辦法,如果無法解決就要立刻改變方向,以免浪費時間。

人生苦短,在年輕時我們就要找準方向,並一直為之努力,哪怕跌倒了也不要緊,站起來換條路繼續前行。這樣,老了也不會因為不曾嚐試而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