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創新運用

充滿魅力的演講關鍵在於創新。創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東西來,而在演講中的創新就是同樣的演講材料,你可以講出不同的主題,挖掘出不同的亮點來,經過自己創新而作的演講,就是有你自己特色的演講。

隻有這樣的演講才能震撼聽眾,帶給聽眾不一樣的感受。比如說,有場以“逢場作戲”為主題的演講,很多演講者都把它當作貶義詞來說,還列舉了種種事例,警告大家不要逢場作戲,玩火自焚。但有一名演講者卻特立獨行,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把它當作褒義詞來看待,號召大家不妨逢場作戲,來體會不一樣的樂趣,因為一個人快樂不如大家一起快樂。這種新穎的觀點讓眾人耳目一新,驚喜不已。

這些被創新過的事例、材料,可以讓聽眾對知識有深入的了解,思考的層次也越來越深,知識麵也拓寬了,境界也開闊了。這樣一來演講者更容易取得演講的成功。

創新精神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誰都知道演講的材料不管多豐富,都離不開日常生活,而大多數的材料,也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或書本上獲得的。人的一生會讀很多的書,也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專門學習書本的知識,即使那些知識不能夠全部為我們所用,也讓我們在生活、工作、社交、修養各方麵有所認識,因為那都是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如果演講時把生活中的事例拿來就用,那麽大部分的演講就會千篇一律。隻有經過認真的消化吸收之後,才能進行再創造。即對知識的運用,不要死記硬背,不要死搬教條,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學到什麽知識,在運用的時候都要認真對待,勇於創新。

但是要想做到創新,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不斷琢磨,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而且這也不是速成的,需要花費一些時日。魯迅曾說:“無論什麽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學者之所以是學者,就是因為他們對某一事物的研究都經過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日積月累,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見解,並開始了創新性的研究,最終做出研究成果。這就是他們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在日常積累方麵,如果你材料積累得越多,你的創新能力就越強。就像沒有“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積累儲備,就不會有王羲之筆走龍蛇的《蘭亭序》;沒有親嚐百草的積累,就不會有李時珍的醫學寶典《本草綱目》;沒有經過四十年光陰的收集、整理、思考,就不會有馬克思享譽全球的《資本論》;歌德也正是經過了六十載的“筆耕”,才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浮士德》。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質的飛躍都必然經過量的積累。

思考也是創新的一個過程。沒有思考就沒有靈感,沒有靈感就不會有創新,沒有創新就無法打動聽眾,征服聽眾。創新就要你全身心地投入思考之中,在思考中,你才可以摸索出不一樣的道路。所以你得不斷地去拓展自己的思路,發揮自己的想象,為創新打好基礎。

創新可以使演講者出奇製勝,在演講中脫穎而出。創新也是使演講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創新,即使你成功過,但那也許隻是僥幸,你不可能永遠都能獲得成功。

不管做什麽事情,隻有創新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路。就像“五易畫風”的齊白石老人一樣,他是我國著名畫家,曾榮獲“國際和平獎”,但他對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功永不滿足,從不曾停下自己的追求,不斷地汲取曆代名畫家的長處,形成自己作品的風格。他六十歲以後的畫,和六十歲以前的明顯不同。七十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甚至到了八十歲以後,他的畫風依然在變化著。據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次改變畫風。正是因為老人有在成功後仍然不斷創新的精神,所以他的作品才永遠不會被淘汰,永遠不會過時,永遠保持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自己的風格,無人能及。

又比如獨創一體的鄭板橋,他是清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自幼愛好書法,誌向遠大。然而剛開始時,不管他怎麽勤學苦練,怎麽反複臨摹名家字帖,進步都不大。直到有一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這是幹什麽,他說在練字。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麽?”鄭板橋聽後,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麽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把畫竹的技巧滲透在書法藝術中,終於自成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帶給大家莫大的驚喜。

演講也是如此,誰都喜歡聽新鮮的東西,如果多次聽到的都是同樣的演講,當然會感到無趣。可是這世上哪能天天有新鮮的事情發生,誰又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時時刻刻地去關注和搜尋新的話題呢?於是就湧現了一批富有創新精神的演講者。他們日夜琢磨著讓那些舊話題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生出新意,或者以新的語言敘述,賦予其新的意味。他們從不會把已講過的話,或者把已做過的事情,簡單地重複一遍,而是有新意地重新表達,雖然跟之前所講的是同一個意思,卻充滿了創意。

新意就是新的想法,不要講同一句話,不要重複表達相同的意思。正如你不喜歡和別人穿一樣的衣服,那麽你一定不喜歡和別人說同樣的話,所以要勇於創新。隻要有新的想法就去做、去說,去大膽地嚐試。這是一場奇妙的冒險,這場冒險可以引領我們走向更加寬闊的路,看到更加美好的未來。

就像每個人的演講都有自己的風格,每一場演講都有其獨特的魅力。生活是變化莫測的,我們的思想也是在不斷變化著。我們要在變化中堅持學習,在學習中堅持創新,用創新把那些舊話題表達得生動有趣,才能引起聽眾們的興趣。隻有在創新這條道路上精益求精、不斷奮鬥,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創新是一種可貴的精神,之所以有很多人仰慕這種精神,是因為創新實在太難。一旦你有了創新精神,再把這種精神帶到生活的方方麵麵,那你的人生將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