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願意貧困一生

我們討厭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雖然無法通過改變馬上獲得某種成功,但經過個人努力是可以改變當下這種狀態的。

普通人家的孩子隻能大膽地往前走,就像當年“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的人一樣。他們知道“樹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在家鄉看不到任何希望,於是就用自己的雙腳為自己蹚出一條活路,為後代撐起一個希望。

就拿闖關東來說,那絕對是不折不扣的一代人的奮鬥史。中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因地處山海關以東,長期以來一直被稱為“關東”。清朝時,河北和山東一代的人,趕上鬧饑荒和年景不好,實在活不下去,於是紛紛跑去關外尋找希望,他們的目的開始很簡單——隻要能活下去。據統計,前前後後總共有3000多萬人進入關東地區。曆經三百多年,那些不甘心挨餓的人前赴後繼、曆經艱辛,輾轉來到寒冷而又充滿希望的東北沃土上奮鬥和創業,無意間創造了一段驚人的曆史。

對於這段曆史,也有著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實描述:“趁著月光,一家老小慌張出走,‘當家的’挑著擔子,前邊的籮筐裏睡著幼兒,後邊的籮筐裏盛著鍋碗瓢盆。大道或小路上是一群又一群急匆匆的身影。他們挑著擔子,推著小車,看到路旁的一具具白骨,耳邊不時響起陣陣哀號……”

其實,現實的殘酷遠比文字的描述更讓人心底一緊——整個路途不僅遙遠,而且寒冷和饑餓也一直在考驗著人的體魄和決心,還有山林中的猛獸和“胡子”(土匪)也會突然出現,時刻威脅著他們的生命……盡管如此,有的孩子在十二三歲的年紀,就敢於隻身闖關東,甚至在失敗兩三次後,依然毫不動搖地繼續“闖”,直至最後在那裏安身立命。他們為什麽如此千回百折之後仍然抱定這樣的理想?隻因他們不想安於現狀,和自己世代無法改變的命運做不屈的抗爭。

當時的東北三省地廣人稀、沃野千裏,照史書所講:有自然之三不利:荒、礦、鹽。也就是說,隻要能克服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之後就是“一勞永逸”般的幸福在向你招手:有數不清的免費資源可以利用,創富的機會便隨之而來。那些千辛萬苦跑到北大荒的人,他們憑借毅力在冰天雪地裏開疆拓土、墾荒種地、淘金挖沙,打造自己的天地,不僅如此,他們還修建工礦鐵路,就這樣,勤勞的人在這裏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南洋也是如此,他們的經曆是相似的,但結果都是一樣獲得了成功。其核心落在一個“闖”字上——敢於在陌生的環境中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向艱險的地方展示自己的能力,向有希望的地方努力前進,向有財富的地方毅然前行。他們在“闖”的過程中摸索、積累大量的經驗,並隨後付諸實施,逐漸求得財富和事業的發展壯大。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是有其深刻社會意義的。

他們是勇於尋求改變的一群人,上天對這樣一群順勢而為而非逆流而進的人,給的機會通常要多得多,這也是一個人行動的要訣之一。

普通大眾隻要能夠認真做事,也可以讓自己的命運徹底改變。致富的規律對他們和對其他人都是一樣的,他們也可以很快就成為富人。

對每一個人而言,他們不應被固有的思維慣性和淡漠所羈絆,而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努力尋找並抓住機遇,勇於改變自己。如果想使自己的現在比過去富有,就務必要做新的嚐試,獲得改變的機會。

人們不是因財富的供應短缺而貧窮,財富資源的供應是可以無窮盡地加以開發的。

其實,就財富而言,通過精耕細作,歐盟國家所能生產的糧食、羊毛、棉花、亞麻和蠶絲,足以供應全世界所有人類而有餘。這段話並不是要統計全球的財富,而是告訴你——世界上有很多財富和機會在等待你的到來,不要把自己的思維固定化,發揮你的智慧和能力,努力去爭取吧,因為這其中也有屬於你的一份兒。

一個人用自己的思考作用於外界環境,進而創造出能夠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的有形之物,就是自己致富的一種方式。然後你用這種方式做事,那麽你就會很快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