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養,決定你能達到的高度
如今,修養已經成為一個時髦、攻擊力強的詞語。一句“真沒修養”,如同“耍流氓”一樣,具備很大的殺傷力。所謂修養,就是一個人的心靈耕耘、性情的陶冶。一個人的修養程度,決定了他以後的事業高度。而沒有修養的人,難成大器。層次越高的人,越需要加強修養。
這是一個隻要努力就能有回報的時代。
網上曾出現過這樣一則短文:“多讀書養才氣,慎言行養清氣,重情誼養人氣,能忍辱養大氣,溫處世養和氣,講責任養賢氣,係蒼生養底氣,淡名利養正氣,不媚俗養骨氣,敢作為養浩氣。”這則短文的意思是:氣度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卻能感受到。有氣度的人,必然是謙虛的、大氣的;而一個人的氣度,完全決定著他擁有怎樣的人生。
公司董事長要為重要部門挑一個經理人選,雖然應征的人很多,卻沒有一個能通過董事長的“考試”。
這天,一個三十多歲的博士來應征,董事長通知他淩晨三點到家裏麵試。博士在約定的時間去按董事長家的門鈴,可是沒有人開門。博士覺得很奇怪,但還是等著。到了八點,董事長才打開門。
坐下後,董事長問他:“你會寫字嗎?”
年輕人回答“會”。
董事長拿出一張白紙,說:“請寫個白天的‘白’。”
年輕人按要求寫完,卻沒有等到下一題,疑惑地問:“就這樣嗎?”
董事長靜靜地看著他,回答:“對!”
年輕人感到莫名其妙,之後就告辭了。
第二天,董事長在董事會上宣布,年輕人通過了這項嚴格的考試。他說:“一個博士畢業的年輕人,足夠聰明、學識豐富,所以我對他的犧牲精神做了考察,我讓他半夜三點來麵試,他按時到達;為了考察他的忍耐力和脾氣,我讓他空等五個小時,他也做到了,並且沒發火;最後,為了看看他是否謙虛,我讓他寫連小學生都會寫的字,他也願意。這位年輕人不僅有學識和學曆,還有犧牲精神、忍耐力和好脾氣,還是謙虛、德才兼備的人,不用他用誰?”
氣度是一個人成功的主要因素,這位博士正是因為有著不一般的氣度,才被董事長立刻任命。
有氣度的人,可以忍人所不能忍,容他人所不能容。就像蘇軾在《留侯論》中說的:“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有氣度的人通常都有著坦然的心境,無論遇到順境還是困境,都會同樣努力,從來都不會得意忘形,更不會怨天尤人。
王然與一位老總談業務,午餐時在酒店點了菜品,老總指著雅座中的酒水說:“請隨意飲用,我們不勸酒。”王然知道,很多南方商人商務會餐時都不會飲酒,便客隨主便,草草用飯。
席間,服務員端來一道特色菜,老總禮貌地說:“謝謝,我們不需要菜了。”
服務員解釋說:“這道菜是我們酒店免費贈送給你的。”
老總依然微笑回答說:“免費的我們也不要,吃不了,浪費。”
吃完飯後,老總將吃剩下的菜打包,驅車載著王然出了酒店。
一路上,老總都將車子開得很慢,目光看向外麵,似乎在尋找什麽,王然感到很納悶。突然,車子停了下來,老總拿起打包的食物,走到一位乞丐跟前,雙手將那包食物遞給乞丐。
看到老總用自己的雙手將食物遞給乞丐的一刹那,王然瞬時淚奔。這是何等的修養?午餐不飲酒是對工作負責;不接受贈菜,是杜絕浪費;將剩餘飯菜給乞丐,是充滿愛心;而雙手遞食物給乞丐,則是對別人最崇高的尊重。具備了如此素質的人,事業怎麽能不做大?
如今,有無修養成了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標準。雨果說:“世界上最遼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所說的人,正是指那些富有博愛之心的人。“博愛”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修養。隻有具有博愛之心,才能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生活才會充滿歡樂、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