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別人,沉默有時更有力
很多人都認為,想要說服別人, 好口才必不可少。其實,偶爾采取沉默戰術同樣可以達到說服的效果。適時的沉默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使對方產生迫切想了解你的念頭。我們先來看一個利用沉默成功說服的例子。
一家著名的電機製造廠以“關於人才培育的問題”為主題召開了管理員會議。會議一開始,山崎董事就用他那特有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我們公司人才培訓的作用根本沒有發揮出來,整個培訓體係形同虛設,雖然現在有新進職員的職前訓練,但之後的在職進修卻成效不明顯。職員們隻能靠自己摸索來熟悉工作,這很難與當今經濟發展的速度銜接在一起,因而造成公司職員素質水平普遍低落、效益不高。所以我建議應該成立一個讓職員進修的訓練機構,從而提升職員的業務水平。”
“你所說的問題的確存在,但說到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培訓職員的機構,我們不是已經有OJT(On the Job Training,職員訓練)了嗎?據我了解,它也發揮了一定的功用,我認為這一點可以不用擔心……”社長提出自己的看法。
“誠如社長所說,我們公司已經有OJT組織,但它是否發揮實際作用了呢?實際上,職員根本無法從中得到任何指導,新職員隻能跟著一些老職員學習那些已經過時的東西,這怎麽能夠迅速提升職員的業務水平呢?而且我觀察到許多職員都出現了越做越沒有信心、越做越沒幹勁的情況,所以,我認為OJT的功能不明顯,還是堅持……”
“山崎,你一定要和我唱反調嗎?好,我們暫時不談這個話題,會議結束後我們再做一番調查。”就這樣,人才會議草草結束。
一個月後公司主管們重新召開關於人才培訓的會議,這次社長首先發言。
“首先我要向山崎道歉,上次我錯怪他了。他的提案中所陳述的問題確實存在。這個月我對公司的OJT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它竟然根本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因此,今天召集大家開會是想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改變目前人才培育的方法,請大家盡量發表意見吧!”
社長的話一出口,大家就開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議。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次山崎董事卻始終一言不發地坐在原位,安靜地聆聽著大家的意見,直到會議結束。
會議結束以後,社長把山崎董事叫進社長辦公室。“今天你怎麽啦?為什麽一句話也不說?這個建議不是你上次開會時提出來的嗎?”
“沒錯,是我先提出來的。不過上次開會我把該說的都說了,其實那無非是想引起社長您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罷了。現在目的已經達到,我又何必再說一次呢?還不如多聽聽大家的建議。”
“是嗎?不錯,在此之前我反對過你的提議,你卻連一句辯解也沒有。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種建議都很空洞,缺乏實際的意義,反倒是你的沉默讓我感到這個問題帶來的壓力。這樣吧,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好了!從今天起由你全權負責公司的人才培訓工作,請好好努力吧。”
在特定的環境中,沉默常常比論辯更有說服力。我們說服人時,最頭痛的是對方什麽話也不說。反過來也是這樣,如果勸說者什麽也不說,對方的錯誤意見就很難得到發揮了。
不同的沉默方式有不同的作用,運用時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咄咄逼人”的沉默能使人不攻自破。有一個小學生家教比較好,一天他拿了同學的一件玩具。晚飯前回到家,他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笑吟吟地跟媽媽說:“媽,我回來了!”沉默。他又跟姐姐撒嬌說:“姐,我餓了。”沉默。“怎麽了?”沉默。“我沒做錯事啊?”還是沉默。媽媽眼睛瞪著他,姐姐背對著他,全家都沉默地看著他。他終於不攻自破了:“媽、姐,我錯了……”
平平淡淡的沉默往往能發人深省:有些人態度很積極,但發表意見時會出現有失偏頗的情況,在這個時候,直截了當地駁回又易挫傷其積極性,循循誘導又費時,精力也不允許,最好的辦法便是平平淡淡地沉默。他說什麽,你盡管聽,以一些語氣詞應答,等他說夠了,再用適當的中性詞和他告別:“好吧”或“你再想想”。別的什麽也不說。如此,他回去後定然會好好想想今天的談話過程,反思“今天談得對不對?對方為什麽不表態?錯在哪裏”?也許他會向別人請教,或許會自己悟出真諦。
沉默是金,有時候沉默不語往往能夠出奇製勝,如果滔滔不絕反而起到反作用,最後有理說不清。
在沉默的同時以另一種行動的方式來代替口頭表達,會起到妙上加妙的說服效果。
就拿領導來說,其行動對他的部下必然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領導要有身先士卒、上最前線的風範,才能更好地推動工作的開展。
建立起“西武王國”的堤康次郎曾經多次這樣教育他的兒子——長大後成為日本西武鐵路公司總裁的堤義明:“要讓職員們跟隨你,你必須要比別人多幹3倍的工作。”
堤康次郎是以他的經驗教育經營者應該具有的態度,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任何一位擔任領導和主管工作的人。想要別人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帶頭去做,否則不但起不了什麽效果,部下也不會服從。與使用任何語言進行勸說相比,“比別人多幹3倍的工作”往往更具說服力。
身體力行是說服部下的先決條件。光說不幹,指手畫腳,這樣的領導在部下麵前是缺乏說服力的。俗語說得好:“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幹一幹。”自己率先實行的態度,比對部下講大道理更具說服力,這種無言的說服是最好的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