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與不幸的背後,是看不見的自律與否

如果說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那改變命運之前,必須先改變性格。改變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超強的自律。擁有超強的自律是成功者共同的特質。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想要讓生活變得井然有序,工作變得更加出色,首先你得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條。否則,沒有高效的自我管理,在欲望、壓力、**下,我們的行為可能會失當,甚至失控。

我們在研究成功者時,往往習慣專注於他們的行為、天賦、背景、資曆,甚至是人際關係等。其實這都是很表象的東西,而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擁有超強的自律。

那什麽是自律?

很多人會簡單地理解為自我約束,準確地說,自律就是自我控製的能力。即指一個人能自覺地、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支配行動的能力。這是自律的重要體現。

自律主要表現在這麽兩個方麵:一是約束、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醒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情;二是善於抑製自己的欲望,讓理性戰勝情感。

在生活與工作中,自律無處不在,也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現實中,有著較強自律的人,往往不會放縱自己,由著性子去做“高興的事”“得意的事”,說話辦事也不會隻圖痛快。一味追求完全的自由,那不是自律,而是失控。

比如,你計劃明早6點鍾起床去跑步,鬧鍾響了,你是否願意立即離開溫暖的被窩?你打算攢錢買一部車,你是否能做到節省開支,不再亂花錢買東西?

再舉個普通的例子。我們每天上班要打卡。試想,如果公司沒有這個規定,有多少員工會準時到公司?人都是有惰性的,在缺少外部監督,或某種強製力督促的情況下,我們的惰性往往就會冒出來。如果說,遲到一次扣半天工資,遲到兩次扣當月獎金,你就會強迫自己去戰勝賴床的習慣。凡事都是如此,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每天都不停地在與自己的惰性做鬥爭。

很多時候,我們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矛盾的一方是欲望,另一方是理智,如果任憑欲望支配自己的行動,注定會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表現症狀有:拖延、消極怠工、隨心所欲、浮躁……這是一種嚴重缺乏自律的表現。

一個自律很差的人,他的執行力往往也很弱,許多人都有著過人的天賦,但是由於缺少自控力,或吃不了苦,或不甘寂寞,或經不住**,或抵不住壓力……最終一步步從優秀走向平凡,直至平庸。相反,超強的自控力,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駕馭自己,使其一步步從平庸走向平凡,直至卓越。

自律特別差的朋友,從現在開始可以把“一分克製,就是十分力量”這句話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或床頭,或電腦桌旁,每天早晚在心中默讀10次,並激勵自己當日事當日畢,然後堅持一個月。

平時清閑時,也不要養成無所事事的惡習。一旦縱容了自己,讓懶惰與拖延成為習慣,你會發現,不但眼前的事情辦不好,而且一連串的問題也會接踵而來。更要命的是,許多問題相互疊加後,不僅難以解決,還會讓你付出成倍的代價。

成功固然需要聰明才智,但是隻有一顆聰明的大腦,是不足以讓一個人變得優秀的。好多老板相貌平平,智商也不比別人高,為什麽卻能成為老板領導一批高學曆的高才生呢?

這是不能用智商來解釋的,好多人都掌握著豐富的專業知識,也有著非常完美的創業計劃,但從未付諸行動。他們頭腦清醒,方法完美,決心不堅定,最後堅持不下來,或者根本沒有去行動,一切都為零。

那麽,為什麽大多數人缺少行動?根本的原因是缺少自律。

拿破侖·希爾博士認為,拒絕和忽視運用自控力的人,實際上是把好機會一個又一個損失掉,而且,最糟糕的是,他們本身並不知道錯過了這些好機會。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板,都是自己或家人的管理者。管理好自己是第一位的職責,是決定個人成敗的關鍵一環——隻有通過自我約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要想喝水,必須將水倒入杯中,方可飲用。如果沒有杯子的話,不但盛不起水,相反,水還會四處亂濺。因而杯子對於水就是一種約束。相對於水,自律就是我們人生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