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關之戰:虛構的斯巴達悲歌
發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之戰,由於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等文藝作品的影響,在今天的人們心中名氣很大,有不少人對這場戰爭充滿好奇和想象。那麽,這場戰役在電影、小說中展現出的傳奇色彩,被描繪得如史詩般恢宏的戰鬥場麵,究竟有多少真實成分呢?
01
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國的萬王之王薛西斯親自率領大軍入侵希臘。
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要追溯到十餘年前。當時,一群來自米利都的愛奧尼亞人來到雅典。作為愛琴海東岸的希臘殖民地中最強大的一個,米利都使者此行的目的是向自己的同族兄弟們請求支援,以反抗波斯人的統治。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去過了斯巴達,但斯巴達人拒絕了他們。除了對海外事務不感興趣外,斯巴達拒絕的原因可能還有一個——斯巴達人是多利安人,與米利都的愛奧尼亞人並非同族。
麵對米利都使者的懇求,雅典人的反應截然不同。20條裝滿了重甲步兵(大概1000人)的艦船駛離雅典,用行動支持米利都的反抗。
戰爭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他們攻占並洗劫了波斯呂底亞行省的首府薩爾迪斯,每個雅典人都獲得了豐厚的戰利品。在離開之前,希臘士兵們縱火焚毀了許多房屋,其中就有萬物之母庫柏勒的神廟。
行囊沉重的雅典士兵在歸途中遭到波斯援軍的截擊,幾乎沒有人能活著回到船上,雅典的艦隊甚至湊不齊戰艦的槳手。等艦隊艱難返回雅典,關於波斯帝國實力強大的消息被傳播開來,雅典公民們在大會上投票,決定不再參與愛琴海彼岸的戰事。但事情顯然不會就此終結。
得知神廟被焚的波斯王大流士發誓要向雅典人複仇。不過,波斯王這麽做更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愛琴海東西兩岸同屬一個民族,雖然東岸在波斯的掌握之下,但它的每一次動**,都會成為西岸的希臘人插手的良機。如果不想讓這塊領地成為帝國的潰瘍,波斯唯一的選擇就是征服西岸,讓亞得裏亞海成為帝國的西部邊境。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波斯帝國有能力征服整個希臘嗎?
從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490年,波斯大軍兩次遠征希臘,均以失敗告終。波斯王大流士死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
公元前5世紀初的波斯帝國是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帝國之一,許多古代史書對其君主統治的土地麵積之廣、軍隊之多的記載已經到了神化的地步。例如希羅多德,這位被尊為“曆史之父”的古希臘學者在《曆史》一書中一口咬定,薛西斯為征服希臘一共征集了數百萬人。
也許是出於誇耀希臘士兵們勇猛無畏的目的,這個數字顯然被誇大了,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不可能維持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的補給。根據考證,現代曆史學家奧斯溫·默裏認為,薛西斯的遠征軍中陸軍應該有20萬人,海軍戰艦有600艘;鄧肯·海德則將這一個數字進一步細化,他指出,步兵應是14.6萬人,騎兵最多不過4萬人,海軍則有650艘戰艦。
雖然不是百萬大軍,但如果我們看一下波斯帝國的財政,就可以知道雅典人即將麵對的仍是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
波斯王每年可以從埃及行省獲得700塔蘭特(1)白銀的貢金,這還不包括12萬蒲式耳(2)的穀物以及亞麻布、紙草等其他物品,而埃及行省在波斯所擁有的20個行省中賦稅額不過排行第三。反觀雅典,即便後來因為擊敗波斯成了提洛同盟事實上的盟主,它從上百個城邦中獲取的全部貢金也不過460塔蘭特,大概隻比波斯帝國一個行省貢金的2/3略少,而這筆錢已經足以讓雅典維持自身地位,擁有東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02
麵對來勢洶洶的薛西斯大軍,各希臘城邦以當時實力最強的斯巴達為首,組織起1萬步兵外加大量色雷斯騎兵組成的一支軍隊,做最初的抵抗。
希臘人一開始駐紮在奧林波斯山和奧薩山之間,但當時還是馬其頓國王的亞曆山大勸他們不要駐守在這裏,並且透露了波斯軍隊龐大的數量。希臘人聽聞消息選擇撤退,來到溫泉關。
因為對波斯的恐懼,這時的希臘軍隊人數已經急劇減少。按照希羅多德的記載,溫泉關內的希臘軍隊隻有3100名士兵,但根據古希臘曆史學家狄奧多羅斯的記載,應該另外還有1000名拉西代蒙士兵,而後來考古所得的銘文證據表明,此時的溫泉關有4000名希臘士兵。
鑒於希臘軍隊已經士氣大降,希臘聯軍的統帥、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決定不再後退,就駐守在易守難攻的溫泉關。溫泉關的關口地形狹窄,守住這裏,能讓波斯軍隊無法發揮兵力優勢,也能限製波斯騎兵的活動。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列奧尼達開始重新修建溫泉關的原城牆。這也就是說,溫泉關之戰並不是後世人們印象中的野戰,而是一場守城戰。
03
既然不能發動大規模進攻,騎兵也派不上用場,波斯王薛西斯選擇采取步兵輪番衝擊的方法進行強攻,打消耗戰。在大戰第一天,他派出的是附庸國米底人和薩卡人。雖然現在似乎有所謂“波斯人隻敢射箭不敢肉搏”的說法,並認為當時米底人和薩卡人是在射箭之後才去近戰肉搏的,但在希羅多德的原文中實際隻寫了這樣一段話:“米底人衝上前去,向希臘人發起進攻,許多人倒下……”到底是射箭還是肉搏,並沒有說明。這種程度的戰鬥細節,看來隻是後世人們的腦補。
盡管有不少傷亡,波斯軍這一天的進攻還是失敗了。希臘聯軍反擊激烈,最終波斯軍不得不退回待命。
第二天戰鬥繼續,這一次,薛西斯派出了帝國的精銳部隊“不死軍”。希臘軍沒有硬碰硬,而是用了些計謀。希羅多德寫道:“他們轉身佯裝逃走,異族人不知是計,就大喊著衝上去。”顯然,斯巴達人是有準備地出城野戰,假裝敗退引敵人上鉤。
波斯人真的上當了,以為斯巴達人已經被擊敗,開始發動衝鋒。戰鬥講究隊列,依仗地形,而波斯人處於追擊狀況下,隊列形態本就不是很好,等衝進溫泉關,狹窄的地形更是讓他們無法展開陣式,前後軍不能相互配合。結果可想而知。斯巴達人依托城牆,突然轉身重整隊列,猛地撲向敵人,波斯軍再次被打退。
第三天,波斯人再一次全軍出動。雙方攻守地點是溫泉關的城牆和城門。雖然不知道具體戰鬥細節,但是按照希羅多德的記載,“希臘按城邦列陣,依次輪流出戰……因此,當波斯人看到希臘人和前一天的表現毫無二致時,他們就再次敗退下來”。
事不過三,這一次失敗之後,薛西斯決定換一種方法。他用金錢收買了一名願意為波斯服務的本地人,從他口中得知可以從一條小路繞到希臘聯軍的背後去。薛西斯大喜,派出軍隊抄希臘人的後路,準備合圍希臘聯軍。
探知消息後,為了給之後的決戰保留實力,一部分希臘軍隊開始撤退。留下來掩護他們的是以列奧尼達為首的斯巴達人、其他一些希臘人,還有數量不少的扈從與奴隸。這些希臘戰士最終全部英勇戰死,波斯人拿下了溫泉關。
列奧尼達和他的部下做到了斯巴達社會對斯巴達人的要求,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當時的斯巴達人對逃跑和投降都是零容忍。這種麵對強敵永不後退的大無畏精神掩蓋了溫泉關戰役中希臘人的失敗與失誤,也為希臘聯軍重振士氣贏得了時間,並激勵著希臘人繼續作戰,最終取得此次希波戰爭的最終勝利。
斯巴達人的英勇讓人欽佩,他們的故事被許多人傳誦,後來甚至流傳出“斯巴達300勇士大戰百萬波斯大軍”的故事。不過,這就隻是後世人們為紀念列奧尼達們的精神而做的藝術加工了。
(1) 1塔蘭特約26千克。
(2) 按英式算法,1蒲式耳約為36.3688升,按美式算法則為35.238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