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支持
在從事心理谘詢之前,我有十年時間都在做基礎教育工作,接觸過很多家庭和孩子。一開始我也覺得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屬於技術問題,和很多家長抱著同樣的態度和想法,缺哪補哪。數學不好,給你找個好的數學老師講題,總該好起來了吧;英語不會說,找個能把英語教好的老師應該就可以了吧。
事實證明這樣不行。
孩子並不笨,為什麽在好老師的指引之下仍然學不好?很長時間裏,我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段時間,我看了很多教育心理學的書籍。我開始對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在和孩子溝通互動的過程中,我神奇地想起了很多我自己年少的事——青春期對未來的迷茫和青澀的情感。孩子開始跟我訴說他們的苦惱、困惑,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關係中的。
孩子很困惑,為什麽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遇到的困難也無法引起家長的重視,反而引起很多敵視。為什麽家長對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期待。
家長也很苦惱,為孩子付出很多,是真的想把最好的都給他,但是孩子為什麽不理解他們的苦心,反而讓父母這麽受傷呢?
所以大家都想合作,都想對方能理解自己,希望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可是溝通卻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到了青春期,這種困難尤為顯著。而我的工作一直都想促成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好的理解和溝通。
這件事情,我一開始覺得不那麽困難,認為隻要父母知道了孩子是怎樣成長的,不同階段的孩子會有什麽樣的心理特點和需求,他們不就會自動調整和孩子的溝通方法了嗎?同樣地,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的表達背後其實飽含愛意和關心,他們自然就會更加理解父母的心情,良性的溝通不就很容易達成嗎?
很可惜,事實證明我再一次錯了。即使父母和孩子都深愛彼此,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彼此之間要好好溝通,依然是非常困難的。
這種困難來自多個方麵。
以己之道,還施彼身
一位姐姐問我:“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好像出現了‘時差’?”
我問她什麽意思。
她說:“你看啊,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像大孩子一樣,聽話、懂事、乖巧、愛幹淨,能為大人著想,不允許孩子任性,也就是不允許他像個孩子;等他長大了,十幾歲了,我們又希望他像個孩子,什麽事情都依賴我們,沒有秘密,任何事情都願意分享,聽從我們的安排,而不允許他像個大人。”
我說:“這沒有‘時差’,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從來沒有變過——都是要聽話。我們對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在無差別地對待。”
這種溝通很困難,是因為當以我們的需求為中心的時候,孩子的需求就被忽視了。這種狀態下孩子是不舒服的,當孩子長期處在一種讓他不舒服的關係當中的時候,他一定會為這種不舒服做點什麽,明裏或者暗裏給我們添堵。我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往往我們特別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他都做不成;我們希望他有的品質,他偏偏沒有。
孩子好像特別會唱反調。其實孩子的感覺也是這樣,對於孩子的需求來說,父母也是特別會唱反調的人。
父母的做法是一個隱晦的示範:我們是怎麽被對待的,等我們長大了,我們就會用這種方式去對待別人。
金庸的《天龍八部》裏,有個人物叫慕容複,他的武功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己之道,還施彼身。用對手的武功招式打敗對手,不僅要贏,還要羞辱對方。
這就是我們青春期家長會麵臨的困境。當年我們對待孩子的那些招式,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統統還回來了。我們以前脾氣大,現在孩子的脾氣比我們還大;我們以前強勢,現在孩子比我們還強勢;我們以前冷漠,現在孩子比我們還冷漠。
青春期,基因突變?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像基因突變了一樣。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是童年和成年的過渡期,承上啟下。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既有孩子的特點又有成人的特點,需要個體去完成整合。
青春期的孩子,成長迅速,身心變化急劇而廣泛,往往孩子自己都對自己的變化應接不暇。而我們很容易忽視這種變化給孩子帶來的難處,使得他的困難被輕視,也使得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被誤解。
青春期生理成長帶來的變化
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體開始發育,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意識和需求開始活躍。這是很多家長無法麵對和接受的一件事,好像昨天還是那個抱在懷裏的軟糯糯的孩子,結果現在已經開始對異性好奇,甚至對性開始好奇和向往了。
當我們看到孩子寫的日記裏思念某個女孩子,或者當他總是和你分享某個異性的信息,說起她就很高興、眉飛色舞,或者絞盡腦汁地為他心儀的女孩子準備生日以及節日的禮物,很多父母在這個時候感覺到了強烈的失落感。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就真的再也不是孩子唯一重要的人了。我們不可能再完全擁有這個“小人兒”了。
曾經有位家長跟我說,她遇到一件讓她難以啟齒的事情。
有一天她回家,看到孩子匆匆忙忙從書房出來,她就猜測是孩子趁她沒回來在書房玩電腦,看到她回來,就急匆匆地關了電腦,回到自己房間。
孩子走得急,電腦沒有關上,等她去書房的時候,看到了屏幕上正播放著一部成人電影。
她說:“我整個人從頭麻到腳,當場就哭了。我不知道我為什麽會哭,我也不知道要怎麽去跟他溝通這件事情,我也想不通他為什麽要看這種東西。我感覺我無法麵對這個孩子了。”
在這個家長心裏,性是羞恥的,年紀輕輕就對性感興趣,更是不正經、不務正業,是耍流氓。她沒有想到有一天她的孩子會是這樣。在她心裏,孩子還和小時候一樣,懵懵懂懂,無時無刻不需要媽媽的指引。
這是個很大的誤會。孩子到了這個年紀,自然就會對這些內容感興趣。尤其是我們有些家庭不開展性教育,那麽孩子就隻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和渠道去獲取性知識。
思慕異性本來不是多大的問題,但是我們對此嚴防死守、圍追堵截,甚至對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恥感教育,極大抑製了孩子原本屬於天性的表達。這種抑製會創造更多好奇和興奮。
青春期心理的變化
青春期的心理,變化迅疾而複雜。這要從好幾個方麵來說——
首先,這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
他需要整合一件事情:到底是聽別人的,還是聽自己的?心理學說的“自我同一性”,籠統點說,就是孩子將如何應對外界對自己的期待與自己的願望的關係,因為很多時候這兩方麵不是一致的。
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孩子一歲多到兩歲多這個年紀,是孩子最喜歡說“不”的時期。那個時候孩子開始很希望環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配合自己,所以他總會說“不”,希望自己掌控,自己做主。
如果這個時期過渡得不好,那麽青春期孩子還會再來一次,就是不斷地爭取自己的權利,爭取自己對事情的控製感,不斷地挑戰父母,不斷地說“不”。
孩子是想通過這些行為,學習自己拿主意,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獲得主宰自己的資格。但是他們的表達往往簡單粗暴,看起來一意孤行,這會讓父母很擔心,覺得這個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這種誤會使得父母很難支持孩子的想法,父母更多的是擔心孩子魯莽行事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造成損失或者產生嚴重的後果。
很少有家長明白,這是一個成長的標誌。孩子的核心目標不是為了和父母作對,而是想調動自己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感,他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這些嚐試除了是一種成長的需要,也是一種力量的象征。
但是這些信息很難在親子間得到充分的溝通。孩子橫衝直撞,父母圍追堵截。
我們內心會有很多恐懼的聯想:如果不管孩子的學習,他會就此放棄,不務正業;不管孩子的戀情,他就會沉迷於情愛,忘記自己最要緊的事情……
孩子需要試錯,但是父母不想孩子試錯,隻希望孩子一帆風順、一生無虞,健康而快樂、富足而美滿。這確實是美好的願景,隻是這種人在現實裏我一個都沒發現。
為什麽青春期需要試錯
養育過孩子的人都有機會觀察小寶貝是如何學會走路的。不是家長告訴他“先邁開左腿,站住,再邁開右腿,站住”,這樣就會走路了,而是他第一次走一步,然後腿一軟,跌倒了,下次再走一步,又跌倒了,再一次,他走了三步才跌倒……這樣慢慢地,孩子學會了走路。
家長做了什麽呢?我們會蹲在孩子前麵,向他招手,笑眯眯地對他說“寶貝,過來”。他跌倒的時候,我們會抱住他,還會高興地說“寶貝,你真棒”。這大概是人類所能擁有的最美妙的試錯體驗了。
每每看到這個場景,我都很感慨:這種試錯,被世界如此溫柔以待。
可是,就如同朱自清在《匆匆》裏寫的那句話:“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麽一去不複返呢?”
被鼓勵、被欣賞的試錯,這樣的待遇,青春期的孩子依然需要。可是,他們很少得到。
是什麽偷走了我們對孩子的耐性?
有時候,我們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否定他。
孩子問:“我為什麽不可以學藝術,而必須去當個醫生呢?”“我想學文,我就是喜歡曆史,以後想做文物修複,為什麽必須按照父母意願去做老師呢,就因為好就業?”“我真的不喜歡學習,我不想上大學,想做蛋糕師為什麽不可以呢?”
父母的回答是:“當然不行,要是找不到工作怎麽辦?你以後怎麽養活自己呢?等我們都走了,你要靠誰呢?”
有時候,我們因為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而否定他。
很多父母苦惱於自己的孩子不會做選擇,不知道什麽是好的、對的,所以一直都是父母在操心安排,小到吃東西、買衣服,大到選專業、買房子。然後家長會覺得孩子太沒有責任心了,什麽都不承擔,讓大人感覺很辛苦。
孩子為什麽不會呢?因為缺少練習的機會。
一開始做的時候,結果不那麽完美、想法不那麽成熟、考慮不那麽周全,所以需要練習。練習就是一個從笨拙到嫻熟的過程。
但是我們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急,開始代替孩子處理、代替孩子思考。時間久了,孩子既不願意動手,也不願意動腦。
因為不能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得令人滿意,家長就剝奪了孩子很多做事情的機會。
不跌倒幾次,孩子怎麽能學會使用自己的腿呢?
不給試錯,等同於封鎖智力。一個沒有想法的人不需要試錯,他隻要順從就行了。
孩子如果希望自己做主,就一定需要試錯的空間,而這個過程又非常需要成人的信任和耐性。成人應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嚐試,不總是要求孩子去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並且允許他一開始做得不是很好。
因此,青春期孩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對孩子來說很不容易,全程充滿了跌跌撞撞的跌倒、試錯和重來,這件事情對父母的挑戰也很大。
了解這些,也許能幫助我們理解一個孩子想成為自己,是一件多麽艱巨的事情。
青春期需要進一步被社會化
社會化的一個明顯標誌是:學習的壓力變得更為明顯。家長們會更多跟孩子們談以後、談學業、談錢。“你以後要幹什麽”已經變成孩子不得不麵對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高中生,社會身份的思考更是迫在眉睫。
我是心理動力學派的谘詢師,動力學的理論是:一個孩子的早期經曆,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礎和行為模式。但是我們的教育,也具有再造之力。
我們目前處在一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曆史時期,大家最為熟悉和感受深刻的一句話是“歲月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因為太快了,而很多人沒有找到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方式,從而滋生了大量的恐懼。
擔心孩子以後找不到工作,擔心他以後賺不到錢,擔心他以後生活艱辛,擔心他在社會上受人欺負……這些擔心哪裏來的?這是我們家長正在經曆的事情。
而這些恐懼,家長怎麽表達呢?
很多人表達這些恐懼的方式,都是希望孩子通過一個好的學習成績,獲得對未來的確定感。
我需要確定我的孩子成績好,以後能考上好大學,能找到體麵且收入高的工作。所以他不能犯錯,成績不能波動,要一心一意地學習,未來的職業最好是醫生、律師、公務員……社會快速變化給集體帶來的壓力,家長就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給了孩子。
當我們把這個社會介紹給孩子時,如果傳遞的信息是你要小心,不能行差踏錯,否則將追悔莫及,那真是一種很令人沮喪的引薦。這種引薦會讓孩子社會化的過程變得困難。
一方麵,這種引薦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成績患得患失。很多孩子考前焦慮到了病態的程度:失眠多夢、心悸、拉肚子,甚至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症狀。因為孩子不堪重負,生病至少可以讓父母降低期待,關心一下自己,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
另一方麵,因為這種引薦,孩子需要用大量的精力來應對外界的要求。外界的力量如此巨大而可怖,這樣一來,他就沒有什麽精力去照顧自己的需要,而環境也不太能夠照顧他的需求。時間久了,孩子對自己想要什麽就變得想法模糊。他自己的理想和願景,慢慢地就消失了。
我的一位來訪者是大三的學生,他在糾結到底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抑或參加工作。他說出了自己的猶豫:“我媽希望我考公務員,以後工作穩定,我不是很想考;找工作,又擔心我的學曆出去找不到好的,好像很多單位都隻招研究生;但是考研我又擔心自己考不上,考不好。”
這些猶豫,都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麽。他知道父母要什麽,他也知道社會要什麽,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麽。所以在他的感覺裏,他好像隻能被動適應外界的需要,而不是主動為自己的需要做些什麽。
他對於融入外麵的世界也是擔心的、害怕的、沒有信心的,感覺外麵的世界對他充滿了挑剔和要求,不覺得自己的想法可以實現,不覺得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滿足。抱有這樣的擔憂,他當然會躊躇不前。
孩子社會化的另一方麵,表現在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會更多地對外界產生好奇,希望在同伴、群體裏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是孩子融入社會集體的一個重要時期。
孩子與他人的關係變得複雜。他開始更多關注朋友之間的友情,希望自己被集體接納,所以他和朋友會買很多相似的東西,參加一樣的運動,會私下安排活動甚至自己組織外出旅行。
但是這個過程中,孩子很容易遇到困難。他會開始觀察老師是不是喜歡自己,喜歡的同學是不是跟自己關係最好,跟朋友講的事情他是不是在意、有沒有說給別人聽……任何一件風吹草動的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心裏的漣漪,甚至演變成滔天巨浪。
這個時期的孩子,因為前額葉功能還未發育健全,所以他們對自己行為的覺察和控製能力都不夠。一方麵其行為衝動、欠考慮,另一方麵他們又很敏感、脆弱、易受傷。
我的一位來訪者14歲,她有個很好的朋友A,她希望A能把她當成最好的朋友,可是她發現A約了另一個同學周末去逛街,卻沒有約她。她感覺到被背叛、拋棄,很憤怒。所以後來她就和另一個同學說A虛假、虛榮。
她跟我說:“其實我是感覺到很傷心,我把她當成最好的朋友,希望她也能把我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但是她不跟我打招呼就約了別人,還不叫上我,我覺得自己對她來說好像不重要。”
但是她又不知道該怎麽告訴對方這種心情,同時她也不能安撫自己的情緒。原本是在乎這個人、想靠近這個人,行為上卻變成了敵視和仇視這個人。幾番錯誤的表達、互動之後,誤會就越來越深。
在小學的時候,孩子雖然也有群體規則,但那主要是為了適應學校和老師而給學生製定的規則和行為規範。因此在小學,與其說這是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不如說是孩子被教育、文明化的過程。
到了青春期,事情變得不同了,孩子知道如何應對學校和老師的規則,轉而開始注意屬於他們自己的群體隱性規則。他們需要學會去適應這些隱性規則。
有個孩子,她有個朋友,兩人從幼兒園玩到初中。初中的時候,朋友的成績一路飆升,而她的成績卻一直表現平平。後來她發現,朋友過生日請的都是“學霸”,沒有請她。從此以後,兩人持續了十幾年的友誼就變質了。
她說:“我好像一夜之間就明白了很多。我以前不懂為什麽總有人說,長大是一瞬間的事情,經曆這件事情之後我就懂了。”
這些隱藏的真相帶著青春期特有的直接與殘酷,都需要孩子去適應,對孩子來說,談何容易!一個孩子,他是否能夠整合善惡是非,同時又維持住自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又愛自己,並發展出足夠的靈活性?這些困難,父母是否能夠理解,同時給予支持和引導,幫他完成這個社會化的進程?
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是孩子處在這個時期,的確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當他不是所在群體規則下的“寵兒”的時候。我們要幫孩子保衛自尊,保護他的人格不被打散。
這個時候不得不提曾奇峰老師的名言:唯有溫暖禦風寒。
青春期的困境
孩子到了青春期,一係列成長的煩惱就紛至遝來。
青春期的孩子,在我們眼中的形象常常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知道為什麽每天心事重重,或者不知道怎麽就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於懷。家長經常會感慨:“今天是唱的哪一出啊!”
昨天和孩子一起出去玩還開開心心的,今天回到家裏他就陰沉著臉,不說話,門一摔進屋了;和他約好了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一天都沒有做到,家長去收手機,他不給,想搶下來,他把家長推到門外;天氣冷了,千叮萬囑地讓他加衣服,可他穿得很單薄就出門了;下雨了讓帶傘,可他穿上自己的衝鋒衣,戴上帽子就走了……
陰晴圓缺、喜怒哀樂,隨機播放。
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有這麽多煩惱。這些煩惱會給他帶來很多情緒,這些情緒又給他的溝通表達造成影響,給他的處境帶來進一步的困難。
我們這本書落在情緒溝通上,也是因為青春期孩子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從而很容易被誤會。誤會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矛盾升級,彼此之間的合作變得更不可能。
和這個時期的孩子溝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情緒。不僅僅要注意到孩子在這個時期的敏感、脆弱、多變,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孩子這些變化要保持心態平和。
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適應自己的變化,更好地發展自己,那麽這個時期,家庭作為一個子係統,需要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內部問題需要擺在第一位。
天天想著通過什麽方式把孩子變成“學霸”,想著學一些什麽技巧和方式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想得頭發都白了也無用,因為“內戰”沒有結束。當我們和孩子的關係“硝煙彌漫”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看到彼此敵對的那一麵,而很難感覺到彼此的心意和合作的誠意。
戰場之上,敵人會聽你的話,告訴你他的城防布局嗎?會為你打開城門,任你**?會乖乖繳械投降,被你收編?當然不會。很多時候,親子關係的局麵就是如此。
父母的挫敗,在所難免。
很多家長也因為養育過程中的困擾,學習了很多親子課程和心理學課程,這是一件特別棒的事情,這為我們理解孩子提供了大量的理論基礎。我們可能因此更加明白孩子是怎麽成長的,以及每個年齡段孩子的需求是什麽,他會有什麽樣的表現。這會促使我們思考和覺察自己的想法和行為。
而溝通是轉化這些知識的最佳途徑。我們如何調整輸入和輸出,這些都將通過溝通去實現。也許我們能理解孩子不是故意跟我們作對,但是這種理解是否可以順利地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接收到?
這需要家長與孩子之間重新磨合。
這一磨合過程涉及我們如何在關係中創造一個氛圍,讓彼此可以充分而又真誠地表達自己——無論是想法還是感受——從而更大程度地獲取對方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信息能自由來去,情緒可以自由流淌,協商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孩子的愛好,就是他的自助途徑
我記得有一年,好幾個家長跟我抱怨自己孩子太幼稚、不成熟,天天沉迷於動漫。家長覺得這些東西沒有營養,純粹就是浪費時間,讓我規勸孩子不要多看動漫,適可而止。
我想,我勸孩子別看,我得有理由,於是我就讓孩子推薦了一些動漫給我。然後我在那一年看了1000多集動漫,看到無法自拔。
動漫吸引孩子,幾乎是必然的啊!內容健康的動漫要麽輕鬆可笑,讓人愉悅開心;要麽邏輯嚴謹,推理環節絲絲入扣,讓人覺得腦洞大開,滿心佩服;要麽裏麵的人物熱血沸騰,為了目標,勇往直前;要麽主角在愛的氛圍裏,雙雙成為最好的自己;要麽就是受傷的人如何被同伴接納和鼓勵,從而學會愛自己,有了認真對待自己的力量……
如果家長看過很多動漫,一定不會那麽害怕孩子看動漫,因為並不是所有我們不了解的東西都在把孩子帶向歧途。
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麽當我們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不要看動漫,這些東西都不現實、很幼稚,純粹就是浪費時間”時會沒用。因為孩子知道你根本不了解,純粹就是瞎操心、瞎指揮,他也懶得再溝通。
很多時候,孩子的嗜好都和孩子的心理需求有關係。看書、看動漫、看電影往往有同樣的目的。這些愛好和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為什麽不會輕易改變這些習慣,因為這是釋放的途徑。我們可以把這些行為理解為孩子自己摸索出來的幫助自己的方式,所以如果這些方式再被我們喝止阻斷,那麽他一定會表現得更為糟糕,或者他和我們的關係將進一步惡化。
如果我們創造一個足夠包容的環境,並且願意認真地聽孩子說,這本身就是最有用的溝通。
很多家長說,如果我知道他是這麽想的,我是願意理解他並且支持他的。但是孩子往往很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也不能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資源。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任性、倔強、情緒化,但是這些並不代表他不需要父母的引導。恰恰相反,父母最需要承受住青春期孩子的“作”,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任,給予孩子支持和引導,堅定地愛護他。
反思不容易,但很必要
我們學習新的知識,想和孩子的關係變得更好,希望能幫助自己和孩子,重新調整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學會聽、學會說、學會理解。這都是難事,很容易難到我們中途就想退出。
話說回來,不變化就容易嗎?
一直爭吵容易嗎?一直和孩子做“敵人”容易嗎?一直看著孩子不開心,風雨飄搖都入他的心,今天為學習的事情緊張,明天為了關係焦慮,容易嗎?自己一直處於擔心害怕的狀態,感覺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懂,容易嗎?
過得糟糕一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隻要一切照舊,也許我們就可以一直很糟糕。
我在後麵的文章中會有相關介紹。我們一直用自己特定的方式和孩子互動,雖然很多年都無效,但我們還是會繼續。這些讓彼此都難受的溝通,居然曆時多年從未改變。
我們不是不能識別自己的想法,我們能識別,我們也很願意接受新的知識和理論。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想把孩子變得更好,我們想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
難的是,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的情緒可能比孩子的情緒還要多。但是我們的情緒會被一些合理化的理由掩蓋:我是為你好啊,我是被你氣的,我是為你擔憂。我們很難識別的是這些情緒和我們自己的關係。
可實際上,我們的情緒是很值得放一個慢鏡頭去仔細觀察和琢磨的事情。區分這種情緒到底是誰的、來自哪裏很重要,這會直接影響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影響我們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會影響我們輸出信息的方式。
當我們覺得一切都是因孩子而起,我們就不再需要審視自己,不再去覺察和反思我們是如何聽,又是如何說的。因為無論我們怎麽做,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對孩子來說,實在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著,他說什麽、做什麽都是錯的。
如果父母始終相信自己的歸因方式是對的,那麽孩子就隻能接受這種視角:都是因為我不好,我父母才會這麽生氣,才會這麽對我,都是我的錯。他真的就會覺得,他麵對的這些情緒原本就是他應得的。這就是一種心理創傷的植入。
反過來,當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的情緒,我們就有可能發現,我們在為孩子好的時候,情緒夾雜了“私貨”。為什麽孩子成績一有波動,就可以把我們搞得很崩潰?我們處理這件事情的能力在什麽段位?
而這本書,正是通過審視、剖析我們的溝通方式,去發現隱藏在一些司空見慣的溝通模式後沒有被看見的情緒和需求。是這些隱藏的部分,破壞了我們的溝通,讓我們沒有得到期待的結果。
這就像一場探秘之旅。希望大家在這本書的陪伴下,對自己的溝通方式多一些理解和思考,這樣才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