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工作是你的新資產

曾幾何時,股市、樓市把許多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辦公室可以不進,但交易廳不可不進”成為人們的最好寫照。但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股市、樓市相繼“變臉”,越來越多的人從不屑於談論工作、整天談論股票及地產投資的發財夢裏醒了過來,重新審視工作的價值——隻有工作才是家庭財政真正穩定的來源。

2009年5月號總第37期《職場》雜誌提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投資”的概念就很好。在這一專題裏,王舒婧明確指出了什麽是“工作資產”,著名商業觀察家、出版人陸新之先生參與了評論。

工作資產是個體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形成的,存在於個體本身,它能夠為其帶來持續性的收入。

嫌這個描述太複雜,好吧,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小王大學畢業時,用人單位普遍開出了每月1500元的工資標準,這1500元就是小王十幾年學習的人力投資形成的資產價值。工作五年後,小王跳槽,新單位開出了每月5000元的工資標準,5000元就是他全部學習和工作實踐累積形成的資產價值。而5000元減1500元所得的3500元,則是他工作五年累積形成的新增資產價值。

是什麽決定了小王在職場中達到5000元的資產價值,換句話講,是什麽決定了小王可以拿到5000元的月薪?這個決定性因素就是工作資產。

這下你徹底明白了吧,所謂“工作資產”,就是你在職場中值多少錢。用陸新之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它表現為你在工作中展現出來的勞動價值及以此獲得的收益”。工作資產最大限度地決定了你在裁員潮襲來時處於什麽位置。

無獨有偶,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推出“改變世界的十大新觀念”專題文章,勾勒出人類社會未來大發展的美好願景。其中一條就是“工作是你的新資產”。

我們不僅可以從房子和投資組合中提取價值,還可以從自身提取價值。提取這種價值的途徑是什麽呢?——工作。“從工作中獲得的收入,類似於證券投資的收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家克裏斯托弗·卡羅爾說,“把工作當作個人資本的一份紅利。”

總體來說,“工作資產”主要包含兩個方麵:一是有形資產,即我們通過工作按時按點領取的薪水和公司根據我們的表現不定期發放的獎金等以貨幣形式給予我們的勞動補償;二是無形資產,即無法用實物衡量的那部分所得,比如工作中認識的重要的人、提升工作技能的培訓、你在公司裏的職位等,雖然可能無法立即變現,但它們是屬於你個人的隱性資產。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活在一個不進則退、隨時隨地把競爭力掛在嘴邊的時代,一份卑微的薪水追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所以說,無形資產比有形資產更重要。但無論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都涉及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更快更好地獲得工作資產?

《職場》雜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個被我們稱為“4+4=3”的模型,即人的四種內在積累“興趣、技能、價值觀、個性風格”和四種外在因素“職業機會、工作生活經曆、學習經曆、遇到的重要的人”相互作用,結果最後會通過“自我認知、同理心、審時度勢”這三方麵表現出來。《職場》認為,這個“4+4=3”的模型將決定你的工作資產,以及你在職場上可以成為誰。

四內因、四外因通過一定比例勾兌在一起之後表現出來的三方麵,即是影響我們工作資產的三大要素。第一,自我認知——明白“我”是誰,清楚“我”的職場核心競爭力是什麽、“我”能做什麽、“我”希望在什麽領域獲得長久發展、“我”在這個領域工作是否有優勢。第二,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明白對方是誰,了解對方的優勢在哪裏、對方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麽、對方的顧慮是什麽、對方和我之間有什麽優勢互補。第三,審時度勢——了解大環境。除了知己知彼之外,還要了解大環境的變化和走向,包括公司的大環境如何、大多數人的意見和觀點是什麽,等等。

事到如今,工作還不配充當你與友人的談資嗎?關於“工作資產”這麽重要的人生探索,越早開始越好,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麽,以及自己所追求的存在價值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