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戎與世界讀書日

“我已經在這荒漠之地奔跑了幾個晝夜,為了尋找一條光明大道。我身後揚起滾滾紅塵,遮蔽著許多和我一樣迷惘的身影。我知道那飛揚的沙土不可能是正常的人類奔跑時所能造成的,於是我不但迷惘而且越發羞恥……

“我是人馬喀戎的後代,我對此原本有種隱秘的傲慢。可是我妻子告訴我這是一個人類的時代,我這樣的不同尋常是可恥的,所以我隱去了馬的身體。但這又使我感到自己像是潛伏在人類中的奸細,後來我漸漸分不清我的馬身體可恥還是我隱去馬身體可恥……”

在世界讀書日的前幾天,我班上的一名女生怯怯地交給我一篇她寫的小說,題目是《恐怖》。她一向坐在第三排或第四排,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劉筱。她的小說寫出了她這一代人成長期的煩惱和苦悶。當他們的煩惱和苦悶與太多的對錯是非糾纏在一起,並且對自己得出的結論那麽缺乏自信,對別人給出的結論又那麽懷疑時,其煩惱和苦悶便確乎有幾分恐怖了。在他們還非是大學中文學子以前,他們還不像現在這麽敏感。故以前的煩惱和苦悶是較單純的、普遍的那一種。現在,變得複雜了,因為他們麵對麵遭遇了文化。而開始文化了的人,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都將麵臨新的檢驗……

劉筱是具有文學才情的女生,這一發現使我欣喜。她在修辭方麵的良好感覺是不容置疑的,她缺少的是人生經曆和睽注別人人生的視野。但是我確信時間和年齡會替她補上那一課,這是我力不從心的。進言之,我確信她具有成為作家的潛質,隻要她日後對寫作這件苦行僧似的事甘願堅持下去。我想,我當鄭重地告訴她這一點。並且告訴她,我的話非是一般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之詞。

隔日我出席某大學的校園文化節,我將回答一個我一直未能說明的問題,即我們人類為什麽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婦女節、兒童節、勞動節、世界環保日、各種宗教活動日後,還要確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世界讀書日?書籍和人類的關係真的如此不容忽視嗎?

我的學生的小說給了我啟發。

依我想來,我們全人類都曾是喀戎的後代。某類古猿是我們的祖先,達爾文的這一觀點已經基本上被接受。而我們也曾是喀戎的後代,則要由人類的文化史來證明。

喀戎,這希臘和羅馬神話中人麵馬身的怪物,在許多方麵多麽像我們啊!它有我們的臉,有和我們相同而比動物高級的種種欲望,所以它不是徹底的獸。然而它那馬的身體,它那幾乎沒有理性可言,終日隻知一味順著欲望的支配行事,一旦受到阻礙便易怒,於是狂暴危險的性情,又使它與人有著太大的區別。

這怪物也曾希望進化為人嗎?

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都沒有這方麵的記載。

但有一個人肯定地說有。並且,在古猿和喀戎之間,他似乎也更願意承認自己是喀戎的後代;他卻不是一個中國人,而是一個法國人。他的名字曾享譽全球。他是偉大的雕塑家羅丹。如果他仍活著,該有一百六七十歲了。

羅丹雕塑了喀戎,它是他唯一的一件非人物作品,這是耐人尋味的。

羅丹雕塑的喀戎是特別的,也可以說是令人震撼的——從那怪物軀體中,正在向外,同時也顯然是向上,掙紮出一個人的軀體來。呈現出一種力、一種痛苦、一種夙願和一種希望。如果成功,是人類在精神方麵的進化;如果失敗,是人類在精神方麵的退化。那力是必須向上的,隻能向上的。倘非向上,掙紮注定是徒勞的……

結果我們都知道的,當初的我們那個遠古祖先,他成功了。如果說人類真正的是從公元前三千五百多年楔形文字產生以後算起,那麽迄今為止,他用了五千五百餘年完成了他終於不再是半人半獸的怪物,而是一個完全的人的過程。

這是比羅丹的雕塑更偉大的。

一個問題是——人靠什麽具有那一種持久的、伴隨著痛苦而又無比虔誠的力?

後來人類的曆史告訴我們——靠的是書籍。

書籍不是上帝賜給祖先的,是祖先在那一精神向上掙紮的過程中記載下的日記。

那麽,現在我們差不多可以這樣說——全部的書籍,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記載著我們的精神向上的歡欣,以及為最終實現目的所必備的智慧;另一類記載著我們掙紮過程的痛苦和經常麵臨的迷惘,並將人類喀戎時期的行徑呈現給自己看,以鼓勵我們繼續向上,誡示我們不要在精神方麵再退化為人馬。因為人馬實在不配是人,甚至連良馬也不配是,而隻不過是——地球上半人半獸的怪物。

這就是我們要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年中確定某一個日子為世界讀書日的理由吧。

喀戎是不知感恩的。

現在我們已經是人了,我們已意識到感恩對於人類是多麽的必要。

四月二十三日,這是我們人類對於書籍的感恩節。

那麽,我們也差不多便同時回答了另一個相關的問題——什麽是好書?什麽又是不好的書,抑或壞書?

如上所述,舉凡一切引領我們繼續在精神方麵向上,繼續保持美好人性美好情操的書(想想吧,人類修成人性是多麽的不容易,五千五百餘年的過程啊,難道不值得保持嗎),皆好書。褻瀆此點的書,恐怕就不那麽好了。褻瀆是快事,有時我們竟享受這種快感。那是喀戎的能事。我們身上畢竟還有著喀戎的基因。但我們又畢竟已是人,通常現象是,褻瀆之後,我們每人反省。淋漓盡致地呈現假惡醜的書也不一定便是壞書,因為作者完全可能是出於告誡的意圖——呈現我們身上的人馬基因的活動狀況給我們看,使我們因羞恥而不願再生出蹄子和尾巴。

那對人馬行徑極盡炫誇賞樂之能事,意在引誘我們退化回去的書,全世界到處可見,自然是不好的。

因為做人馬絕不會比做人好。

分不清告誡的意圖和引誘的居心怎麽辦呢?

那就先看已有定論的好書吧。

對於好能識了,對於壞也就善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