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

因為上述原因,1411年,無論是對於勃蘭登堡,還是霍亨索倫家族,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即使對於普魯士,1411年也是同樣關鍵的一年,因為雖然這位新的選帝侯跟普魯士毫無關聯,但就在一個世紀之後,就像他現在繼承勃蘭登堡那樣,他的子孫也將繼承條頓騎士團在東普魯士取得的所有成就。在長達三百年的時間裏,普魯士和勃蘭登堡一樣,一直都是德意誌人的殖民地,被德意誌文明同化並皈依基督教。

普魯士位於維斯瓦河和普雷格爾河中間的沙質平原,靠近波羅的海沿岸的地方淤積成許許多多的小潟湖或河口,它被一望無際的森林所遮擋,被無數的沼澤和湖泊所包圍。生活在這裏的普魯士人是一個並不信仰基督教的斯拉夫部落,他們與分布在尼曼河和布格河的立陶宛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普魯士人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裏,有著粗獷堅韌的性格。在他們眼中,那些越過海洋來尋求琥珀的丹麥人、西方的波美拉尼亞人以及南方的波蘭人,都是來剝奪他們獨立和信仰的敵人。不管是997年殉道於此的聖亞德伯,但澤熙篤會的“奧利瓦的克裏斯蒂安”,還是1228年的十字軍,都沒能在這裏留下什麽長遠的影響。

波蘭當然想征服這塊蠻荒之地,這樣它就可以把版圖擴張到波羅的海沿岸,並控製維斯瓦河幹流,穩固波蘭王國的根基。如果德意誌或者德意誌教會想征服普魯士,他們就必須派軍隊穿過叢林。裏加主教成立寶劍騎士團,成功使得利沃尼亞人皈依基督教,這種通過騎士團征服土地的做法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