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度”,做一個“知止”的人

做人一定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如果不懂得選擇,即使自己再努力拚搏,也隻是在做無用功;如果不懂得放棄,什麽都想要,貪欲過盛,最終很可能落得個一無所有的下場。怎樣做才算是真正“會選擇,懂放棄”呢?事實上隻要能夠學會把握好一個“度”,成為一個“知止”的人,就一定能夠會選擇,懂放棄。

什麽是“度”,何謂“知止”呢?這兩組概念其實意思都差不多,表達的都是“不偏不倚,剛剛好,才是最好的”,否則就會“過猶不及”。李嘉誠是眾多中國企業家競相學習的楷模。在解答李嘉誠為什麽能穩坐“中國香港首富”寶座多年這個問題時,很多深入研究過李嘉誠成功之道的人都認為,他成功的核心秘訣就是他的座右銘。他的座右銘是什麽?是兩個字:“知止。”

“知止”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適可而止,適度而為;就是懂得什麽時候繼續堅持,什麽時候果斷放棄;就是知道什麽時候該提起,什麽時候要放下。什麽時候能夠做到“知止”,其實就是把握好一個“度”字。

李嘉誠是這樣理解“度”與“知止”的:“其實儒家中孔子說的‘過猶不及’,還有道家中老子講的‘知止不敗’。‘過猶不及’是說如果你過度擴張,容易出問題。任何企業和行業,過度擴張是不好的,所以什麽時候應該停止,什麽時候應該擴張……這都是一個大學問。”

李嘉誠經營企業期間一直踐行的著名的“100萬理論”,其實是他在用行動來詮釋什麽叫“度”,何謂“知止”。“100萬理論”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想賺到100萬,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你能夠賺到100萬,同時讓別人也能賺到100萬,於是大家平等發展。第二種是你總是找出一些理由來,讓自己賺到110萬,同時讓別人隻賺到90萬。第三種方式就是,明明你自己可以賺到100萬,同時別人也可以賺到100萬,但你自己不賺那麽多,隻賺90萬,讓別人多賺10萬也就是賺到110萬。

這三種方式的差別一目了然。使用第一種方式賺錢的人,能求得一時的成功,但是一旦合作者覺得別人比他更好,就會拋棄他,而去跟別人合作,於是他就很難求得更大的發展。第二種方式更不必說,沒有人會傻到跟他做第二次生意。第三種方式,是李嘉誠最常用的方式。這種方式其實最難能可貴,表麵上看似乎一時少賺了很多,可得到的卻是長遠穩固的發展,讓別人很願意跟他長期合作。所以,這種看似吃虧的方式,其實是真正抓住企業做大做久的根本。

當一位企業家懂得把握好賺錢的“度”,能夠做到“知止”時,他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作為我們個人,如果想讓自己的事業更快地發展,更早地取得成功,不妨學會把握好一個“度”字,懂得“知止”。這樣去做一段時間之後,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你的努力與拚搏所收到的回報更大,發展更好。

無論是“度”還是“知止”,都是一種大智慧,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並在現實中靈活運用,必將受益無窮。隋朝著名儒學家王道在他的《止學》一書裏有這樣一句話:“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意思是說:“擁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隻有小聰明的人才會不停地謀劃算計別人。”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中,很多人做不到“知止”,原因是他們貪欲太盛,不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如果不懂得把握好一個“度”,做不到適可而止,後果會很嚴重。

有一天,一隻饑餓的老鼠鑽進一口裝滿大米的米缸。看著白花花的大米,老鼠興奮不已,於是它每天在米缸裏跳進跳出,想吃就吃。然而,缸裏的大米被它吃得一天比一天少,缸口與米之間的距離隨之也一天天地變大。當老鼠所跳高度低於缸口與大米之間的距離時,老鼠沒能擺脫大米的**,仍像往常一樣跳入缸中享受大米的美妙滋味。但從此以後,它再也跳不出缸外了。當缸中的大米吃完後不久,老鼠便餓死在空空的米缸裏。

我們在努力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不但要懂得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還要能夠放棄那些對我們不利的東西。即使是我們很喜歡的東西,我們也要學會把握好一個“度”,懂得“知止”,絕不要過於貪求,欲望太盛。否則就會像過於貪吃的老鼠那樣,最終誤了卿卿性命。雖然說偷吃大米是可恥的行為,但如果這隻老鼠善於把握好一個“度”,懂得“知止”,在剛好能跳出米缸以後就不再去偷吃裏麵的米,它也不會被困在米缸裏直到餓死。

道理雖然簡單,要做到卻很難。隻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在生活中,把握不好度、做不到適可而止的現象比比皆是。例如,有的人暴飲暴食,過度進補,過度打扮;有的人為討好別人過度裝腔作勢、矯揉造作;有的人過於誇張地迎合領導,但又過於苛刻地對待同事、下屬;有的人在個人消費時貪得無厭,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甚至打腫臉充胖子。

做任何事情都要“知止”,都要把握好度,就像飯菜不可以吃得太飽,吃太飽就會撐到;水不可以喝得太多,喝太多腸胃就會不舒服,而且對身體有害;事不可以做得太絕,做得太絕就是堵住自己的退路……熟悉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勢不可以使盡,劍不可以用老,武俠中人對決,高手多蓄勢待發,力道最多用到七成,多則容易露出破綻。須知,物極必反,樂極生悲,事情做得過了度,便會走向反麵,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反而會招致不利於自己的結果。

如果你想要擁有快樂、寧靜,就一定要領悟好老子的這句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物欲沒有止境,隻有懂得把握好“度”,做得到“知止”,才會既讓你擁有你想擁有的,又不會讓你身陷危險甚至致命的境地。

處於奮鬥中的我們,不僅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吃苦、拚搏,還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讓自己成為一個善於把握好“度”、能夠“知止”的人,這樣我們在前進的路上,能盡可能少地招災惹禍,讓自己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長,最終成功到達我們理想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