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財富的由來

“你說這麽多,最終想表達的意思是,大唐想要真的富起來,就必須發展商業,提高對商人的稅收?”

話粗理不粗。

李明軒就是這麽個意思,點頭道:

“不錯,民富而國強,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隻是看國庫的賦稅擁有多少,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隻有藏富於百姓,大唐才能真正的強盛。”

“手工業的發展,對於大唐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可是自古以來,都是農為本,曆朝曆代都重視農事,怎麽可以到了本朝就發生改變。

若是壞了士農工商的基本,這天下豈不是要亂套?”

婉央的話讓李明軒有些無奈,這不是婉央一個人的想法,而是這個時代的大眾,普遍的想法。

李明軒坐直身子,接著調整臉上的表情,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接著道:

“自漢以來,士農工商的概念被儒家定下來以後,真正的受益者從來都不是皇家,也不是天下百姓。

二是在這個概念下麵,皇家認為百姓不需要太多的明智,隻需要種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因此百姓沒有了思想,隻知道一心種地,這也不是錯誤。

但是這樣的概念實際上荼毒的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使得民族和國家沒有了上升進步的空間。

曆朝曆代,都是文人受到大眾的尊崇,文人推動社會的發展,甚至文人覺得皇帝不仁,就可以號召百姓起義從而推翻皇帝的統治!”

李明軒的話使得李承乾陷入了矛盾。

以文治國,這是漢以後,各個朝代都在奉行的。

可聽了李明軒別具一格的分析,他甚至有些後怕。

“依你之見,這天下終有一天會變成文人的天下,到時候他們會變成國家的主導者,甚至去從帝王手中分走權力?”

“帝王講究權衡,對於帝王來說,他的意誌就是整個國家的意誌。

而文人,尤其是官員,他們信奉儒家思想,以治民,教化萬民為追求。

皇帝統治國家需要官員,而官員侍奉皇帝是為了施展胸腹才學。

兩者本身就是這樣的矛盾,他們需要對方,又製衡對方。”

李明軒盡量說得簡單一些,這樣幾個人聽起來也相較於容易。

由於有些話李明軒不能說出來,因為就算是朋友,後世那些先進的思想對於現在這個社會來說是驚世駭俗,甚至是大逆不道。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這張嘴最後把自己給弄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歎氣的李明軒繼續道:

“儒家文化影響著大唐,從人們的生活和習慣上都處處影響著。”

李少康對於李明軒的話不太苟同。

“習得萬卷書,賣於帝王家。

堂堂巍巍,壁立萬仞者多矣!

孟子所謂:

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禮記·儒行》謂儒有:

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諸侯。

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

對於事君,儒家是很有原則的,孔子所謂: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對君主是‘勿欺也,而犯之’。

大臣有時可以獨立行權。

綜上所述,儒家對於皇權是有益,並非堂弟所說。”

李少康也算是知識淵博,引經據典,張口就來。

李承乾看著爭辯的二人,當即也思索起來二人的道理。

身為太子,未來,大唐必將由他而執掌。

父皇說過,漢初的時候,大漢實行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

當時自己也不知道什麽叫清靜無為。

父皇講解過,他便明白,所謂清靜無為,就是國家不太幹預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讓農民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

黃老二字指的是黃老指的是黃帝和老子。

清靜無為是道家思想,道家認為他們的始祖是遠古時期的黃帝和春秋時期的老子。

黃老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

李承乾明白清靜無為的思想是與漢初實行的休養生息政策是一致的。

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秦朝雖然實現了短暫的統一,不久就開始了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戰爭使人民流離失所,使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因此,西漢建立後,最重要的就是修養。

對於西漢,父皇說過,大唐亦是如此。

西漢政府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國家輕徭薄賦,少幹預或不幹預農民的生產與生活,非常適合漢初的社會實際情況。

漢景帝時期,國家對農民的稅收實行三十稅一,極少征調農民服徭役,這對農業生產的恢複和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凡事有利也會有弊,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負作用。

國家出現了兩極分化,一些天災人禍或不善經營都會導致土地等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

經過六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國家經濟逐步繁榮昌盛,國力也已相當強大,但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嚴重了,一些豪強地主憑借手中的金錢,大肆吞並農民土地,使土地越來越集中,豪強地主沃野十幾裏,而農民無立錐之地。

這說明,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用其他的思想來代替。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思想應運而生。

李承乾聽李綱介紹過,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受統治階級的歡迎,孔子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到處推行他們的主張,結果處處碰壁。

西漢,儒家思想發生了變化,有人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統治階級的要求。

李綱推崇董仲舒因為作為儒家弟子,董仲舒是西漢大儒,為了使儒家思想被統治階級所采用,董仲舒揣摩漢武帝的心思,在儒家思想中加入了君權神授思想和三綱五常的主張。

李承乾知道,儒家思想經過董仲舒改造過後,非常適合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像是為漢武帝定做的一樣,與漢武帝的需要和主張不謀而合。

這也是後麵的曆朝曆代為什麽繼續沿用。

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由此開始。

在李承乾看來,這是對皇室有利的,民間的百姓事少了,皇室自然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