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編纂氏族誌

上過戰場的原因,李明軒對於現場的血腥還不抗拒,但是李少康和李崇信兩兄弟就不同。

兩人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殺戮場,一時間捂著摳鼻麵露蒼白之色。

李崇信相比李少康要好上許多。

李崇信身邊的衛隊施斌看著李崇信的表現誇獎道:

“不錯,第一次經曆這種場麵,竟然還能站著,是個漢子。”

另外一邊,李少康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嘔吐,到現在他看著肉泥一樣的屍體還是忍不住發嘔。

“唔……”

旁邊的太子衛隊士兵勸說道:

“公子,要不您還是先回去,我看您的樣子實在是撐不住了。”

想要繼續堅持的李少康搖頭道:

“不行,我還想堅持一下,以後遲早要麵對的!”

李少康堅持的樣子讓士兵有些動容,士兵看著李少康道:

“公子要不我先扶著你,等你適應了咱們再往前走?”

李少康看著左右的人越來少,看著一番好意的士兵點頭道:

“好,謝謝你了!”

李明軒總覺得這件事情透著那麽一股子不尋常,甚至這次襲擊崔三的就是背後的清河崔氏,也隻有清河崔氏才有這樣的能力辦成此事。

“崔三死了對誰最有利?”

答案顯而易見,死了的崔三不管是襲擊河間郡王的兒子,還是家族被滅門,叛國將國家機密交給羌族的事情全都沒有了對症。

想到這,李明軒心中越發地堅定了起來。

自從清河崔氏對他們家動手,兩者就是處於對立麵,李明軒一天不死,崔氏就不會放過李明軒一天。

“想讓我死?

小爺我偏偏不讓你們如意,我就是要活著,要和你們作對,總有一天把你們連根拔起。

什麽千年的世家,就算是千年的王八,殼子我也要給你們掀了。”

李明軒說著心裏的動力更足,對著身邊的士兵道:

“跟我上山看看,對方剛剛肯定不會把線索留在路邊。”

李明軒說完,訓練有素的太子親衛便按照李明軒的命令開始四散著在周圍的山頭樹林裏搜了起來。

就算天上懸掛著太陽,但是西北的寒風依舊不給太陽的吹打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李明軒忍著打擺子的身體,仔細檢查著腳下的每一處地方,至於忍著寒冷堅持著的意義是什麽?

李明軒腦海揮之不去的記憶,一家上下近百人被殘忍地虐殺,這就是答案。

隨著隊伍散開,搜尋的軌跡越來越遠,終於在一些地方發現了線索。

首先看到線索的不是沿著官道先前搜尋的李承乾,也不是適應了血腥氣的李崇信,而是在原地強忍著惡心的李少康。

李少康撿到了一片血衣,本來是想扔出去的,但是上麵的血液明明是某種符號,李少康便拿近檢查了起來。

“清河崔氏,殺人滅口。”

八個字很快讓李少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李少康估計,這就是清河崔氏在金城商行的掌櫃崔三所留。

對於崔三此人李少康並不是沒有了解,反而當初接觸過。

當初的崔三和李少康見麵是在狄道縣的李氏祖宅裏。

五姓七望一家,雖說隴右李氏不是最親密的一家,但是同屬於五姓七望,加上崔三來金城,這裏是隴右李氏的地界,他作為外來者,想在隴右李氏的地盤上做生意,當然得拜訪一番。

當初接觸的時候李少康對於崔三此人最大的認識就是典型的笑麵虎,但是他眼神中透著一股子精明,不是那種商人的精明,而是小人的精明,好像隨時準備著算計別人。

正是因為這個特殊印象,李少康對於崔三這個清河崔氏在金城的小頭目還算了解。

現在崔三遭到清河崔氏滅口,不用想,這種精明的人一定留下了線索,不可能就這樣死去。

崔三留下線索對於他來說是好事,至於崔三臨死也要背叛清河崔氏,即使五姓七望同氣連枝,如同一家,但是李少康可不管。

他現在是太子李承乾的嫡係,未來進入東宮六率,他的身上就打上了太子黨的標簽。

和別的七望子弟不同,隴右李氏本就是皇族的一份子,所以李少康不是以家族為先,而是成為李承乾的嫡係以後事事以李承乾的利益為先,這是作為嫡係手下的覺悟。

至於清河崔氏的所作所為,聽聞過的李少康甚至有些厭惡。

清河崔氏,源自薑姓,是齊太公的後裔,崛起於漢末時期,族中有兩個較為出名的人,一個是崔林,一個是崔琰。

熟讀曆史,李少康知道,崔氏祖上最有名之人就是兩人,他們都在三國誌上有過記載。

東漢末年,崔琰是漢末三國最為德高望重的名士,成了曹魏上層統治集團的一部分。

崔氏走向繁榮的是崔宏父子,更甚者為崔浩。

北魏的官製,禮儀等都是由崔浩製定的,足以看出政治才能與地位。

他受到了統治者的支持,這也使得清河崔氏走向輝煌。

驕兵必敗,受到大多數人推崇的崔浩,開始忘乎所以然,大力激進的推行改革。

他頒布實施的措施觸犯到了一些鮮卑貴族的利益,引起了貴族的不滿,受到了強烈的打壓。

並且在編纂史書時,還描寫了大量鮮卑祖先的醜聞。

這也使得他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

前朝科舉製的出現代替了九品中正製,選官的標準由門閥士族轉變為品德與才幹,進行考試選舉,能者上任。

這對許多門閥士族造成了威脅,其中就包括清河崔氏。

當然,千年的世家不是吹的,清河崔氏並未銷聲匿跡,在社會朝堂之上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太上皇建唐之時,拉攏清河崔氏使得崔氏借著這個機會複興了起來。

陛下對於崔氏不滿要從編纂《氏族誌》說起。

朝廷要求編撰的《氏族誌》清河崔氏居然位於首位,並且壓了皇姓李一頭。

陛下與皇親國戚都十分生氣與忌憚。

細數大唐朝堂,崔氏既沒有擔任高管的人,又沒有什麽曠世奇才,為什麽會是第一?

難道李氏貴為天子比不上一個氏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