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渭水之盟

活著的羌人早就成了唐軍的俘虜,剩下的隻有羌人漫山遍野的屍首。

看著堆積起來的屍體,宛如屍山血海一樣的場景,李明軒盡管捂著鼻子,還是在一邊吐了起來。

李明軒吐著吐著習慣了,才適應了當下的場景。

“嘔……”

李明軒用手絹擦去嘴角的嘔吐物,接著對身邊的王醫正道:

“王醫正,這些屍體堆放在這裏,遲早要弄出來疫病來,還是讓用火燒了好。”

王醫正點頭,看著拿著手絹捂著嘴巴的李明軒道:

“李校尉,既然你要回長安,要不再考慮考慮去太醫署?

到時候我把你的功勞上報朝廷,以您的本事,在太醫署當個太醫絲毫不成問題。”

當太醫?

這不是王醫正第一次邀請自己了,李明軒從來沒有這方麵的想法,搖頭的李明軒道:

“ 王醫正,你的好意我就在這裏謝過了,但是當太醫這種事情,從來都不在我的考慮之內。”

處理和交代完一些戰地救護上的事情,李明軒檢查過程處默的傷口恢複的不錯之後,便跟著浩浩****的車隊出發了。

坐在馬車上,李明軒手上拿著圖紙用自己製作的炭筆正在研究著。

“明軒兄弟,你在看什麽?”

李明軒把手上的東西放到一邊,然後看見進來的是高明公子,就道:

“這幾天騎馬作戰,我幾次都從戰馬上摔下來,你也知道我的腿之前受了箭傷,本來就不利索,這騎在戰馬上,兩條腿隻能吊著,實在是受不了。

我就想著,這趕路的時候能不能研究一下怎麽騎馬舒服。”

聽到李明軒要研究怎麽改變騎馬的鞍具,李承乾來了興趣。

“明軒兄弟,你這研究倒是有意思,能不能給我看看?”

李明軒大方地給李承乾道:

“看吧,也沒有什麽神秘的。”

李承乾接過李明軒的圖紙,看著上麵的畫麵驚訝道:

“明軒兄弟,你這是什麽方法繪畫的?”

李明軒指著上麵的炭筆道:

“就是把燒黑的木棍削尖,這樣就能用了。”

李承乾震驚了,沒想到燒黑的木棍還能用當筆來使用。

在李明軒的圖紙後麵,李承乾寫寫畫畫,看著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古人像是個小孩子一般。

覺得李承乾像後世小學生的李明軒強忍著笑意道:

“高明兄弟,你先不要玩了,你看看我研究的這個鞍具怎麽樣。”

回歸正題,因為李明軒特意在圖紙上標注了馬鐙的作用,李承乾一眼就看出來了馬鐙的作用。

馬鐙說白了就是用一根繩子綁著一塊三角形的鐵棍,這樣可以使得騎馬的人把腳放在馬鐙裏麵,在騎行的時候可以更好地發揮騎術。

激動地李承乾抱著李明軒誇讚道:

“明軒兄弟, 你實在太聰明了,就這麽一個簡單的辦法,絕對有效。”

說著李承乾不禁想打開李明軒的腦袋看看,裏麵到底裝的什麽,為什麽這麽簡單的辦法隻有他能想出來?

李明軒發現唐朝人很奇怪,怎麽動不動就喜歡大男人之間摟摟抱抱的。

之前牛進達是這樣,現在高明也是這樣。

急忙和李承乾拉開距離的李明軒道:

“高明兄弟,這東西實驗起來也不需要什麽準備,正好咱們這裏就有戰馬,要不試試?”

聽到李明軒要試試,繩子和鐵棍這些東西車隊中也好找,當即李承乾就安排手下去準備了。

寒冬臘月,婉央的身上裹著裘衣。

透過藍天下,李明軒看著婉央,一時間竟然癡了。

“你看什麽,快點弄啊!”

李承乾的催促聲才使得李明軒回過神來,李明軒拿著繩子和鐵棒簡單的組裝在一起,接著對旁邊的騎兵道:

“來,就把這放在你的馬鞍底下就行。”

士兵按照李明軒所說,將手上的馬鐙裝到戰馬上。

緊接著李承乾站出來,走到戰馬邊上的李承乾一步跳上戰馬,接著問李明軒道:

“明軒兄弟,接下來該怎麽做?”

李明軒指揮著李承乾將腳放在馬鐙裏麵,接著李承乾覺得自己一下子找到了那種在地上的重心感。

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接著適應了以後的李承乾不斷做著各種高難度的動作,讓身邊看著的婉央也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喻……”

將戰馬也停下,拽著韁繩的李承乾從戰馬上跳了下來,接著對身邊的士兵道:

你上去試試,然後告訴我感覺怎麽樣。”

士兵得到李承乾的命令,當即開始試驗了起來。

李明軒則是趁著這個機會問起了李承乾剛剛的感覺如何。

李承乾高興道:

“明軒兄弟,我說實話,你真是有大才,剛才騎行的過程中,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若是這馬鐙能在我們大唐軍中普及開來,到時候我大唐的騎兵肯定無人爭鋒。”

騎兵在古代一直都是最致命的武器,無論哪一個國家,都盡可能地將所有的利器裝備到騎兵身上。

騎兵的發展一度從開始的輕騎兵發展到重騎兵。

曆史上,宋朝時期金人的鐵浮屠還有西夏的鐵瑤子都是古代重騎兵的代表。

李明軒這邊問著李承乾的感受,接著又回憶一些後世關於鞍具的一些細節的地方,在沒有發現問題以後,李明軒道:

“高明兄弟,現在這馬鐙就沒有任何問題了,不過我的建議是不要讓那些異族的人知道它的存在。”

“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可以說是每個大唐人臉上的恥辱,當李明軒說完以後李承乾就明白了李明軒的意思,當初就是因為新皇登基,一切尚未穩定,突厥在他父皇繼位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帶著二十萬大軍直入長安。

看著高明臉上的表情突然變了,李明軒歎氣道:

“一年前,頡利可汗親率二十萬大軍,短短十天時間就打到了長安城外四十裏不到的渭水北岸,強行向陛下討取喜錢,大有一言不合,就率兵直取長安之勢。”

李承乾是此事的親身經曆者,當時長安兵力空虛,大唐根本無力抵擋突厥兵鋒。

長安危在旦夕,如果任由突厥繼續進攻的話,屠城的悲劇很可能上演。

危急關頭,父皇被迫單刀赴會,隔著渭水與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喊話談判。

最終雙方達成了口頭協議,內容是什麽李承乾也不知道。

三天後頡利可汗和父皇在渭水殺白馬結盟,突厥軍帶著新皇帝送來的禮物滿載而歸,這就是渭水之盟,也是大唐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