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於舊的傳統勢力中發出的痛苦呐喊(譯序)

劉榮躍

在世界文學的大殿堂中,有許多猶如璀燦的明珠一般的名篇佳作,她們長久地屹立在曆史的長河裏,為一代代人閱讀欣賞,從中吸取知識的豐富營養。這樣的作品,是不會有“過時”之說的,無論同代人還是後代人,都可以從中讀出深刻的內涵——這就是經典名著與一般流行作品的不同之處。所以多讀點舉世公認的名著,這對於我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朋友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大有好處。人要想有氣質而不膚淺,就應該多讀點優秀的作品。

《無名的裘德》就是這樣一部經受住了時間長期考驗的世界名著。她是英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哈代繼《德伯家的苔絲》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作者小說創作的“封筆”之作,自1895年出版以來,影響巨大,在世界各國已擁有大量讀者。即便是在我國,目前也有了好些譯本,這說明一部真正有價值的好書是會受到讀者歡迎的。我為自己的譯本能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感到十分高興。我是1990年第一次讀到本書原著的,當時就被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後來經過努力用數月時間於1995年翻譯完,從1996年開始分別在數家出版社出版、再版。不過隻有這次才經過了全麵的修訂。

我們的生活中既有喜劇又有悲劇。誰都希望生活裏充滿喜劇,但現實中悲劇總是同時存在的,不管你喜不喜歡它。皆大歡喜,一帆風順,隻是人們美好的願望。悲劇的存在說明了社會生活中存在問題,人們認識到這些問題後才有可能予以解決,從而使社會向前發展。所以悲劇的存在不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一個辯證法。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說,悲劇更能反映出社會以及人性的本質,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人在逆境比在順境更能表現出其個性,就是這個道理。既然悲劇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麵對它,采取積極的態度去改變它,從而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本書便是一部充滿悲劇的故事。我10多年前讀完原著後,曾情不自禁在書上寫下“失敗者之歌”幾個字——這歌是痛苦的,這歌是辛酸的。主人公裘德從小到大,多麽勤奮好學,多麽有理想和抱負。他一心想上大學,以便今後被授予聖職當牧師。可是他出身於貧困的家庭,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盡管他刻苦自學各種知識,不斷努力——在馬車上的那種自學精神令人感動不已——但大學的門始終不為他打開,道道高牆永遠把他擋在外麵。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大學的門是為有錢有勢的人開的,盡管他們不一定十分珍惜;貧民百姓難以進去,不管你多麽勤奮刻苦。書中那些學校的圍牆很有象征意義,圍牆兩邊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僅僅是一牆之隔啊!求學無門,缺少必要的大學招牌,裘德的理想難以實現,精神受到極大打擊。麵對強大的舊的傳統習俗勢力,勢單力薄的裘德怎麽也無法抗爭。他向那些學院長寫信希望得到幫助,但不是杳無音信就是被勸告不要走這一條路。他讀了那麽多書,還自學了拉丁文,但又有什麽用呢!不乏偏見的社會是不需要他這種人的。

裘德不僅在事業上失敗,在婚姻上也不成功,所以他遭受了雙重的打擊。小說用了較多的篇幅探討愛情和婚姻的關係。照理說,有了深厚的愛情,便會有一個完美的婚姻,但現實生活中並非人人如此。這裏也同樣涉及到受社會習俗、觀念影響製約的問題。裘德先後與兩個女人生活在一起,即阿拉貝娜和淑,而她們兩個的性格截然不同。阿拉貝娜是個十分粗俗、講求實際、工於心計的女人,以裘德的個性而論,他並不應該與她結婚。但是正值青春年少的他缺乏自製力,一時衝動之下偷吃禁果;而狡詐的阿拉貝娜則以此欺騙他,在社會觀念的影響下老實的裘德隻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於是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便產生了。阿拉貝娜才不管什麽愛情不愛情,她注重的是實際,一旦對方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了她可以隨時撒手而去。所以她後來便去了國外與另一個男人結婚(而她並沒與裘德離婚!)。到最後,為了滿足世人的思想觀念,她又玩弄手段趁裘德酒醉之機千方百計與他複婚,但使她意想不到的是裘德後來的身體竟然每況愈下,她覺得他倒撿了個便宜——找到一個廉價的護士——於是置病危的裘德於不顧,自己出去尋歡作樂,還與那個江湖醫生維爾貝特關係曖昧。這就是阿拉貝娜。

淑卻完全是另一類型的女人。不過她的個性由於受社會習俗的製約和影響,前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判若兩人,不像世俗的阿拉貝娜始終是一個模樣。淑最初出現在我們麵前時,是一個熱情真誠、性格樂觀、思想開放的女子,她對舊的傳統習俗曾具有勇敢的反叛精神。比如她把那些為社會所不容的小塑像帶回屋裏即為一例。她不顧學校反對,大膽地與裘德來往,成為一名與眾不同的女子。連裘德都說她“太具有伏爾泰精神了!”這對她是一個很好的概括。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他主張由開明的君主執政,並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但她也正如裘德一樣,是無法與強大的社會勢力抗爭的,因此她也受到一個又一個打擊。她處處遭人唾棄,被學校關起來,最後逃跑。但是她仍無法與裘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卻嫁給了並不喜歡的、比自己大許多的菲洛特桑——裘德的小學教師。這時淑已完全變成另一個人,非常拘泥於傳統守舊的東西了,她以前熱情、樂觀、開放的精神**然無存!所以淑同裘德一樣也是舊的傳統習俗的一個犧牲者。

滿懷理想和純真愛情的裘德卻被世人認為異想天開,道德不良——他是個有妻室的人卻去愛淑,盡管他與阿拉貝娜毫無感情基礎——因而不斷遭到排斥。在基督寺他處處碰壁,沒人願意接受他。他在教堂塗描《十誡》本來幹得好好的,可後來卻被趕走,原因是人們認為他的品行有與《十誡》相違背的地方,沒有資格幹這種工作。這從另一方麵又嚴重影響到了他的生存。連他去參加“藝人共同促進會”,在人們知道他的身世冷眼看他後,他也不得不自動退出……由於精神憂鬱,經濟困難,最後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真是貧病交加。在萬分絕望的情況下,他發出了震撼人心的痛苦呐喊:

“讓我出生的那天消失吧,讓據說懷上一個男孩的那夜也消失吧。”

“讓那一天成為黑暗吧;別讓上帝自高處看它,也別讓光明照耀著它。瞧,讓那晚冷落寂寞吧,別讓歡樂之聲在那裏響起。”

“為什麽我不在子宮內死去?為什麽我不剛出母體就拋棄那鬼魂?

……那樣我早已安然而臥,十分寧靜。我會已經入睡,得到安息!”

“……仆人已擺脫了主人的掌心。為什麽光明要給予那痛苦的人,生命要給予那悲哀的人?”

再一個值得注意的人物就是裘德的小學教師菲洛特桑,他的命運也很不幸。早年他同樣富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希望在教會或文學上有所建樹。可是若幹年後裘德發現他仍然像過去一樣在小學教書,並且以前那種崇高的追求根本沒有了。他甚至把時間用來研究起古跡來!——這不是說研究古跡不可以,而是表明迫於舊的傳統勢力,他是多麽無奈。他與淑的結合後又離婚,使他的社會地位、工作條件受到嚴重影響,因為離婚被人們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不管還有沒有感情基礎。後來淑離開裘德,他迫於社會的壓力隻好與淑複婚,結果他便受到了人們的尊重,一切條件便開始好轉。真是具有極大的諷刺意義!裘德比他年輕,裘德的悲劇實際上是在步老師的後塵——在那樣的社會環境條件的束縛和壓製下,可想而知不幸者有多少,而裘德他們這樣的人不過是一些典型的代表罷了。作家通過這些故事,是在強烈地抨擊控訴腐朽落後的社會,呼喚著社會的進步。

這篇小說以大量篇幅談到愛情與婚姻問題。什麽是愛情與婚姻?兩者的關係如何?世上有沒有真愛?等等這些問題,從古到今人們探討了不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裘德和淑追求真愛,但在他們所處的那個社會卻愛得相當困難和痛苦。他們認為有了真愛法律上的婚姻並不重要,但這為社會所不允許。阿拉貝娜是絕不相信也從不去追求真愛的,她是一個注重實際的人,結婚隻是為了對自己有利而已,毫無感情可言。而她這種講求實際、缺乏感情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會裏也有很多,所以說她很有代表性。我是相信世上有真愛的——這是人類生活中一個多麽美好多麽可貴的東西!我認為婚姻總應該以愛情為基礎。的確,當每個人麵對愛情與婚姻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現實的問題,而處理它們的方式正是取決於我們各自對待二者的態度。

小說雖然大量描寫了愛情和婚姻,但其真正的主題意義和思想要廣泛得多。它深刻反映了以裘德為典型代表的勞動人民在當時那種道德和宗教偏見以及法律和教育體製下的社會悲劇。在哈代看來,這似乎是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但實際上是受壓迫的勞動者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隻有解決了這個矛盾社會才能更好地向前發展。

本書之所以成為不朽的世界名著,除了它內涵豐富,思想深厚,主題重大外,深刻細膩的描寫刻劃也是一個重要方麵——這大概也是名著的一個共同特點吧。名著不是完全靠故事情節取勝的,盡管它也反映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它靠的是深刻的內涵,而這內涵就需要經過細致入微的描寫。所以名著是需要慢慢“品味”咀嚼的,不能像讀流行小說那樣可以囫圇吞棗,隻要抓住情節即可。唯有細細品味那些語言,你才會品嚐出其中不同尋常的地方。本書就是這樣,開頭也許一時讀不出它的可貴之處,但隻要耐心一點,越往下讀就越有味道,到最後簡直讓你回味無窮。我從10多年前第一次讀它,到後來翻譯它,再到現在修訂它,從來沒有感到枯燥乏味的時候,而是每讀一次都仍然還能體會到其中的新意。象征手法的運用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前麵說到的道道圍牆即如此,它們既是具體的實物,把裘德擋在外麵,又是抽象的概念,象征裘德無法跨越的障礙。裘德在貧病交加之中,“幾乎近30年的心跳已經停止了”,作者寫出他快到30歲時死去,也很有象征意義。常言道“三十而立”——這個年齡段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應該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可是裘德卻沒能立起來,令人惋惜之餘會感慨良多。裘德一生無法實現理想和抱負,曾寄希望於自己的孩子,可是他們竟出乎意料地死得如此悲慘——那一幕情景令我震驚不已——他們的死不也象征著裘德希望的破滅?所以一部名著所蘊藏的思想的確相當豐富深刻。裘德所向往的基督寺,他小時候常常遙望的基督寺的光輝,都能讓我們體會到其中包含的象征意義。此外哈代塑造人物性格鮮明,寫景具體生動,且景物有其獨特個性,情景交融,對情節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以上隻是筆者個人對該書的解讀,不一定恰當。讀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想,而我作為譯者也隻是參與到大家的討論中罷了。讀了一本好書,難免會產生很多感受,更何況自己翻譯它,修訂它,與它有了10多年的“不解之緣”。

作者托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國著名作家。他8歲在村裏上學,16歲當建築師的學徒。他希望當牧師,自學了希臘文,研究了許多神學著作。22歲到倫敦學建築,旁聽大學文學課,研究文學、神學和哲學。27歲學成回到故鄉,當了幾年建築師後便專事創作。一生基本在家鄉度過,對農村的景物、習俗,農民的生活、語言、性格、思想感情和愛好,無不熟悉。從這部小說中,可以看出它頗具有自傳的性質,隻是作品經過了高度的提煉和概括。哈代認為,世事多艱,幸福快樂是偶然的,痛苦憂患是經常的,這種狀況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宇宙間缺少一個全能的主宰;人們即使百般掙紮也是枉然,這表現了宿命論的觀點——而這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始終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隻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要決定自己的命運相當艱難,這是實事。但我們不能就此而認命,那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由於有了宿命論的觀點,哈代的作品在現實主義地描寫人物性格環境,提示悲劇產生的根源時,又在情節結構的安排上暗示主人公悲劇的每一個步驟,或是陰差陽錯,命中注定;或是神意安排,不可避免。

哈代的作品分為4類:浪漫與幻想故事、愛情陰謀故事、環境與性格小說和詩歌。第3類環境與性格小說是他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由於對現實的深刻揭露和嚴正批判,遭到資產階級批評界的抨擊和非難,特別是他的兩部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觸到了資產階級的痛處。凶狠的批評、詆毀迫使哈代放棄了寫小說,轉入詩歌創作。他的環境與性格小說有《綠蔭下》、《遠離塵囂》、《還鄉》、《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後兩部小說表明作者已經意識到悲劇產生的根源在於社會環境。

哈代的兩部代表作既有共同又有不同之處。它們都是悲劇,反映窮苦的勞動人民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製約的不幸遭遇。主人公都是青年,希望在世上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道路。兩個故事都較多地涉及到愛情與婚姻問題。所不同的是一個女主人公另一個是男主人公。苔絲始終處於一種被動地位,被動地受欺侮和壓迫,而裘德則處於比較主動的地位——他積極主動地去為生存和理想拚搏,隻是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哈代生前人們對他毀譽都有,死後一度遭到冷遇。但近些年他再度引起重視,其作品大量再版,拍成影片和電視劇,研究者、關心者越來越多。就目前從網上查到的情況看,人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對它的討論也是很熱烈的,可見它受人喜愛的程度,因為它反映的問題非常真切而深刻。這裏不妨引用兩則讀者的評論,也感受一下作品的影響:

可怕的震撼人心的小說!很佩服作者,一個世紀前就寫出這麽具有超前意識的作品。裘德和淑的悲劇在21世紀不會再重演,但是他們對於愛情和婚姻的疑惑依然困擾著當代的男男女女。相對於隻是一紙肮髒契約的婚姻,心心相印的愛情為什麽那樣為世所不容?

讀到本書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故事讓我感到那麽震撼。我就是裘德,又是淑。我有他們的弱點,我懂他們的心情,所以我那樣深深地同情他們,就像同情自己。最早聽說這本書是在一堂文學欣賞課上,老師講到哈代時,介紹哈代的代表作,提到了這本《無名的裘德》。光是他的簡介就已經吸引了我,第2天我跑到圖書館找到了這本書。不記得幾天讀完了它,感動的心情已經無法抑製。

讀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名著,不能不使我們聯係到自己所處的現實社會。一本好書總是具有其現實意義的。在《無名的裘德》這本寫於100多年前的書中,讀者不難找到自己所熟悉的影子,不難體會到自己所熟悉的感情——這就是名著的偉大與可貴之處。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所處的社會比裘德所處的社會先進多了,優越多了。尤其是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們的教育體製也越來越進步,使廣大青少年都有了良好的學習機會。中國在不斷走向世界,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也越來越高。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中國加入WTO,2008年中國將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中國人,的確是感到非常自豪的!可以說我們當代人正逢盛世,我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很多很多,不像裘德的命運那麽悲慘。但機會還要靠我們去把握,去努力才行。裘德很努力,可在那樣的社會他是報國無門的;我們所處的社會不同。所以讀此書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生活條件,切不可辜負了自己幸運地所處在的這個美好時代!

2003年1月於四川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