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提琴女孩在一起的六月

憂鬱的人往往把自己關在內心的角落中,看不到天空中的雲散日出,自然界的花開花落,隻是自怨自憐地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孤獨中。

告別憂鬱則要打開心靈的窗子,去聆聽世間的樂曲,去體味生活的美麗。就像下麵故事中的男孩一樣。

謝輝可能患有青春期憂鬱症,一點小小的失意都會在他心裏激起傷感的波瀾,追求完美的少年心性對於複雜的現實世界不免常常感到不如意的痛苦和失落的惆悵。他十分孤獨,找不到知心朋友,對集體活動也不熱心,既然無人理解他的憂傷,那他情願顧影自憐獨往獨來。

課餘時間,他總愛騎車到一所師範學校,學校一麵臨江,另三麵都是大片大片的竹林。

長長的江堤綠草如茵,他或坐或臥,有時看看書,書無非是三毛、席慕容之類的帶感傷色彩的書籍;有時看看水,水流無聲,於是他感到空曠和憂傷。有一次他坐在一張石椅上,看池塘裏零落的枯荷,忽然聽到一陣琴聲,往複纏綿,回腸九轉。他起身尋去,隻見幾株夾竹桃邊,有個女孩正在拉小提琴。女孩拉琴的姿態優美舒展,就像是美麗的彩蝶在花蕊上微微振翅。女孩沐浴著斜陽,她的長發泛著柔和淡黃的光澤,她的提琴也閃著光。女孩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目光幽遠,仿佛在看著遙遠的某個地方。那個地方一定非常美,要不然女孩的唇邊為什麽會浮現出淡淡的微笑?

那之後他每天傍晚都去那個地方聽女孩拉琴。女孩長得很美,她的琴聲也委婉動聽,所以看她或者聽她拉琴的人不少,可持之以恒的隻有謝輝一個,他沒有發現還有誰像他這樣聽女孩拉琴,聽了一個秋天一個冬天和一個春天。也許女孩的心裏並沒有半點謝輝的印象,她是那麽專注於她的琴,但他並不惆悵,他感受到了一種美,這本身已經非常幸福了。

六月過後,女孩不再來拉琴了,她畢業走了,是去當一名音樂教師了吧。

謝輝覺得自己的性格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女孩的琴聲裏他告別了憂鬱,感受到了大自然和人生的美,是女孩在琴聲裏表達的對生活的熱愛感染了他。

3月1日 幸福日誌

生活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隻要你走出自我的角落,去體味世界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快樂,自然就告別了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