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直轄市的路,如同蜀道,又陡又難。

葉明,1997年5月調重慶市電力工業局任局長的東北幹部,原在黑龍江省任電力工業局副局長。社會上對掌控電業的人曾稱其為電老虎,是因為電力行業屬於壟斷行業,權很大,時常財大氣粗。因為老葉的黑龍江工作背景,所以有人就認為他是張德鄰調來的幹部。老葉說,他的調動純粹是陰差陽錯,與張德鄰書記毫無關係。

當時黑龍江省委準備把我調到省計委任主任,可我幹了一輩子電業,不想挪窩。那時國家設有電力部,正在省裏為我的工作崗位動腦筋的時候,電力部的領導則一紙調令把我調到了新直轄的重慶。我是命裏注定與重慶有緣的……已經退休在家的這位江蘇老鄉,向我講出10年前調任重慶當電力局局長的真正緣由。

我是無錫人,大學畢業後分到了北方工作,過去連重慶都沒到過。可我的父親偏偏叫葉重慶,他葉重慶沒機會給重慶做點事,做兒子的我就擔當了這份責任。葉局長已經完全是北方人性格了,豪爽得很。

重慶電力局現在是重慶最牛的單位之一,你隻要看看他們在渝中半島上的那座高聳雲霄的重慶電業大廈,便可知他們的實力了。

可1997年5月我來重慶時的情況完全不是今天這個樣。老葉對當時的重慶記憶太深刻了,我是5月7日下的飛機到重慶報到。以前從沒來過,在飛機上往下看,覺得重慶很美,都是綠地,北方的5月份很少看得見地上有綠色。重慶不—樣,到處是碧綠碧綠的,5月份也可以穿襯衫了。第一感覺很好。可一到當時的重慶電力局,我就怎麽也適應不了。過去在黑龍江省電力廳,可以說牛大了,要啥有啥。

而我到重慶電力局局長辦公室一看,差點暈過去。40多平方米的局長辦公室,被一隔3小間,除了我局長在裏麵辦公外,還有一間是副局長的,再有一間是局黨委秘書的。這怎麽能辦公嘛!局長要有點人事方麵的事研究,就必須把另外兩位請出去。再到給我專門安排的招待所住處一看,更是了不得啊!辦公室主任指著一間小套間說,這是招待所最好的房間,說是特意為我這個新任局長安排的。我往裏麵一看,除了一張床外,再有一台十幾英寸的舊彩電和一對沙發。那天我有些累了,想往沙發上坐一坐,哪想到,屁股還沒落座,沙發套裏突然竄出好幾隻老鼠……這就是當時的新直轄市電力局和堂堂一位省市級電力局局長的待遇。

再往係統下麵看看,更是不成體統。整個重慶市區,電網破舊嚴重,電力供應處於完全的無序狀態。過去是四川省電力部門管著重慶的電,直轄市後重慶自己的電力係統基本沒有,重慶因此成為無電源供應之市。僅有的一個電廠,由於設備陳舊,一動就虧。1997年,全市電力係統虧損額是1.32億元。電業部門在其他省市都是有錢的巨富,要不社會上為啥稱其為是電老虎嘛!可在重慶,電業部門則是虧損大戶,說來別人不信。老葉回憶當年,一副哭笑不得之態。

重慶這麽可憐,是我想不到的。老葉說:當時蒲海清市長在剛修繕好的人民大禮堂內見他這位新任電力局局長時說的第一句話,不像張德鄰書記說得那麽直率,隻是告訴葉局長,我這人民大禮堂現在看起來蠻新的,就是常常停電。大禮堂在新直轄市成立時,一直是舉辦重大活動的地方,尤其是6月18日掛牌儀式也要在這裏舉行。管理大禮堂的主任,聽說電力局新任局長來了,哭喪著臉,乞求似的對老葉說:葉局長,任何首長來我都不怕,怕就怕您老突然停我電……老葉聽後一臉苦笑,說我哪敢停您電嘛!如果突然斷電,肯定是哪個地方的電路又出毛病了。

葉局長新來乍到,不想挨重慶人的罵,可電源供應量實在太可憐一重慶實際電力需求量應為400萬千瓦,而當時全市的電力資源隻有200多萬千瓦。重慶又是個老工業基地,那些老廠效益不怎麽樣,可用電卻像張著血嘴的老虎。再加上重慶又是個有名的火爐之城,一到夏天,拉閘停電成為家常便飯。別以為冬天就不停電了,冬天停電在當時的重慶也是常有的事,啥原因?還不是電路老化。

1998年的農曆大年三十,楊家坪一帶又鬧停電,幾千戶人家一片漆黑。本來市民們正等著在家看春節聯歡會,是個團圓喜慶的時間,偏偏我們的電線又不爭氣。我一聽下麵報告,便立即從值班室趕到現場,當時老百姓都鬧到街上了,我們的職工忙得滿頭大汗。本來遇上這樣的事,隻要電路暢通,調度室幾分鍾內就能解決問題,可那時重慶的電路水平做不到,得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讓大家重見光明。這時間一長,老百姓不幹了,圍著我大鬧。我當時也火了,對他們說,是啊,你們看不到春節聯歡會,有火氣,可你們還能闔家團聚。我呢,光棍一個,幾天來一直守在值班室,現在又跑到你們這兒來,為啥?不就是為了給你們解決電路問題嗎?你們有啥值得吵的?重慶的電路這個樣,是我這局長的責任嗎?是我們電力局一個部門的責任嗎?重慶的電路已經幾十年了,過去一直沒歇過氣地在為大家服務,就是一個壯漢子,幾十年不喘口氣,他能行嗎?最後我對他們說:今晚你們家裏燈不亮,我就不離開這兒一步!後來總算把電路事故處理好了,可我一個春節沒敢離開過值班室……

老局長給我講了上麵這則故事後,長歎一聲,道直轄之初的重慶,真的是非常艱苦。那時如果沒有一點敢於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是不可能有後來的飛速發展的。我們重慶電業的成長,就是一例。

創業的路,陡啊;創業的經過,難啊,有時真覺得像蜀道一樣,難於上青天。老葉感慨道:重慶缺電曆史由來已久。我剛來時重慶隻有30萬千瓦的機組,主要提供電源的重慶電廠又是個三天不出事,到了第四天人人都要嚇得頭發發直的企業。電廠一旦出事,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要想有電,就必須先有錢。新直轄市的重慶,偏偏又沒錢。怎麽辦,我憑著自己的老關係,跑到北京老朋友、老領導麵前求情去,國家計委和國家開發銀行及電力部給了我們貸款,於是我滿懷雄心壯誌地回來做電業,一是改造電網,二是建一個水電站。而那個時候恰逢全國電多了,國家對上馬新電站控製很嚴。可上麵哪知道,重慶偏偏缺電。在這種形勢下,我要上馬江口水電站,建3台10萬千瓦的機組。張德鄰書記和蒲海清市長他們都堅決支持這個項目,這樣我也就膽子大了。在嚴格控製的情況下上水電站這樣的敏感項目,是要冒風險的。我不怕,我想重慶建電站是符合重慶實際情況的。可在具體工作中,許多事是難以想象得到的。比如我們原來請了一個權威設計部門,他們搞了個30億元的工程項目預算。30億呀,成本太高了,我接受不了,就重新找了個設計院再給水電站預算規劃,結果通過科學、精確的預算和施工,18億元就能拿下整個項目了。

哪知,我們因此得罪了那個權威設計部門,他們見得不到利,就通過人找到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揚言要給我和項目曝光。記者來了,到我辦公室拿出攝像機要對準我采訪。我告訴他們,行啊,曝我老葉的光我非常榮幸,我老葉過去當臭老九沒有人認得我,現在我當了大局長,通過你們電視台向全國一播出,我感到無比光榮,揚眉吐氣了!這是其一;其二我要感謝你們的是,可以讓全國人民知道,我們重慶人民為了建設自己的新重慶,把一個原來要用30億元的預算項目,通過優化設計方案,現在用18億元就拿下了,利國利民,為化解重慶電力不足的矛盾做了功德無量的事,你們是該好好宣傳了!聽我這麽一說,那幾個別有用心的人,急得追著電視台的記者不讓他們再采訪我了。並不知情的記者,這下才明白是怎麽回事。老葉說到這兒,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那滿腔豪情,讓人敬佩和感動。

新重慶建設初期,百業待興。不抓住機遇,不靠一點闖勁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老葉堅持認為,雖然當時他們的做法有些不太符合上麵的規定,但他認為,這是在特定的曆史背景下所采取的特定做法,符合鄧小平理論的思想精髓,即求真務實。

江口電站3年建好,此時正值重慶大發展的時期。國內其他地方又開始缺電嚴重,而我們重慶由於及時采取建了江口電站和擴建了自鶴電廠,及重點完成了重慶電廠的改造等措施,新直轄市的電力供應一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全市電網線路隨之也煥然一新,新重慶不再缺電,無論城市和鄉村,電力供應充足。有了電,城市和鄉村就明亮起來,工業、交通、電訊和教育等等行業都活起來了。人民的生活也變得多彩了,現在重慶人的夜生活全國出名,是因為山城重慶的夜景太美,夜景靠什麽?當然要靠我的電嘍!葉局長十分自豪地站起身推開窗戶,讓我欣賞采訪當日的重慶夜景一一那真是燈的海洋,燈的世界,美輪美奐。夜色下的重慶,令我突然聯想起曾經到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想起紐約曼哈頓島以及上海新外灘的夜景

1997年,重慶主城區的拉閘限電是5821次條,到2000年時已經降至82次條⑷年為零次條葉明老局長最後給了我一個可以比較的數字。

從重慶電力公司提供的材料中,我看到了葉明老局長自己沒有講到的他在任期內創造的業績:他主持編製的重慶市電力工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使新直轄市在電業建設方麵有了第一個曆史性的綱要文件;他爭取到的100億元電力建設貸款和引進的165億日元貸款,從根本上改變了重慶直轄市電力建設缺少資金的局麵;他倡導企業就應該賺錢的思路,使原來的衙門式電老虎電力部門成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企業,先後租賃經營多家國有大中型困難企業,盤活數億存量資產,安置下崗職工4000餘人;多種經營收人從最初的8億元,增加到22億元;他積極推進農村的兩改一同價的農網改造與建設,使農村電價控製在0.6一0.1元1千瓦時,大大減少了農民負擔,尤其是10億元電力扶貧工程,對改變三峽庫區及貧困地區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項偉大事業的興旺,總是與那些開拓者的敬業精神連在一起的。葉明的繼任者、重慶電力公司現任總經理張春城則是以另一種風采讓重慶電業閃爍奇彩的人物。

我們的張總自2004年任職以來,通過科學決策,統籌安排,帶領公司係統28000名幹部職工攻堅克難、頑強拚搏,不僅完成了保障電力供應,而且使重慶電網建設躍上新台階。一說起張春城,重慶電力係統的幹部職工便會滔滔不絕。

張春城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積極促成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電網公司與重慶市政府共同建設重慶電網和重慶戶戶通電工程。為全麵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農電發展戰略,張春城親自主持全市農電工作建設,短短7個月內,圓滿完成11.14億元的投資任務,實現重慶市國家電網供區11.59萬戶、約32萬人的戶戶通電。而這項投資大、回收少的工程有人覺得很不劃算,張春城卻堅定地回答:光算經濟賬,肯定不劃算,但電力公司作為國有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讓沒有用上電的農戶用上電,這是電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最好體現。

在戶戶通電丁程實施過程中開展調查研究,張春城靠前指揮,悉心指導、親力親為,先後到巫溪、巫山、彭水等地,深人田間地頭,與廣大農民群眾促膝談心,親自扛工具,幫農戶把電線接到家裏。當初深入庫區調研時,張春城被當地一位山民家的貧困所震驚在巫山縣龍井鄉綠水村,一位叫曹先華的農戶給我上了沉重的一課。實在沒有想到,還會有那麽窮的人,而在那麽困難的環境下,他還能堅持供孩子上學,實在是難能可貴。那曹先華一家上有老母親,下有3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其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才幾歲,妻子因受不了貧困生活而離家出走,留下曹先華苦苦支撐著這個家。我們到他家時,曹先華最大的孩子正在煤油燈下看書學習,當時,我很震驚,一起去的所有幹部都很膜驚……

張春城回到公司後對職工們說:我們與曹先華同在一個直轄市,如果不能讓千千萬萬個與曹先華一樣的農民家庭通上電,那就是一種天大的失職!回到公司以後,張春城個人拿出3000元錢,委托在區縣分公司工作的員工,親自送到了曹先華和另兩位巫溪的特困戶手中。

重慶的電業在葉明和張春城幾任開拓者的領導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如今的重慶用電狀況有了很大改觀,基本保證了生產和百姓用電需要。山城的美麗夜色因此而誘人,廣大農村和山區也到處是光明的世界。

與電力產業一樣,直轄市成立初期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在突飛猛進。比如通訊投人,直轄頭5年的總投資達207億元,平均年增長40,大大超出全國同行業增長的速度,以至王鴻舉市長在以重慶直轄10年為主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重慶幾大亮點之一的通訊光纖發展,他非常自豪地說我們的通訊網絡覆蓋麵已達10萬多平方公裏,而重慶的麵積是8.23萬平方公裏。作為一個城市而言,這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高水平的。我們已經做到了每一個鄉都可以上網、每一個村都可以通電話。在重慶,手機無肓區!

王市長能自豪地向世界宣布這樣一件事,在旁人看來可能不以為然,可重慶成為直轄市後,幅員麵積增至8.23萬平方公裏,人口達到3000多萬,其中農民占了819,是世界上農民最多的城市。即便是直轄市成立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裏,許多山區的農民仍然生活在原始式的生活環境中,相互之間的聯絡,靠的是兩條腿或吼一嗓子。然而直轄市成立之後,政府利用現代通訊的優勢,一下從髙起點的移動通訊開始,先後通過掃盲工程、暢通工程、深度覆蓋工程等一個又一個措施,使龐大的重慶移動網絡覆蓋了整個巴渝都市發達經濟區、渝西經濟走廊及長江三峽生態經濟區和所有偏遠山區……奉節野茶鄉有上百戶長毛兔養殖專業戶,每年要剪優質兔毛數十噸。以前,農民們不知外麵的行情。有一回,來收兔毛的老板給我說的價格和後來別人從城裏帶信回來的價格每公斤相差了整整兩元多錢,那一次我上百公斤的兔毛就少賣了幾百元錢。現在好了,打個電話就曉得外麵的市場價格,再也麻不到我了。農民老周逢人便說他的經曆。通訊拉近了山村農民聯結世界的通道,讓他們在致富的趕跑路上加快了速度。

何止是電力與通訊,空中港口和黃金水域碼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短時間內舊貌換新顏。奧體中心、圖書館、大學城和彩電中心廣播電視地球站、廣播發射台、三峽博物館和大都會廣場及沙坪壩綠色藝術廣場等大型公共設施也紛紛建起。至2002年4月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在重慶召開,使重慶直轄市有機會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風采。與會39個國家的代表們對誕生才幾年的中國新直轄市的驚人發展,讚歎不已。

亞洲議會和平協會年會在重慶的召開,預示著中國新誕生的第四個直轄市開始向世界展現自己獨特而充滿光芒的風采……

不知重慶人自己是否感覺你們身在一個什麽樣的城市?這個城市確實太美了!美得讓我們這些外地人心頭久留著一份羨慕和向往。

30年前我第一次到重慶時,沒有什麽感覺,那時隻覺得生活在這個城市會很累一不是爬坡就是走石梯。第二次是5年多前來的那一次,我吃驚地感覺重慶怎麽完全不認識了!而今天再來重慶時,我所有的隻能是激動和感歎:中國竟然會有如此美麗的山城嗬!而在這之前我隻覺得香港才是美的,再就是紐約的曼哈頓才可以算作是城市。如今我要說的是:我們的重慶像香港一樣美麗,而且比香港更有活力、更流光溢彩;我們的重慶也有如曼哈頓那樣多的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豪光四射、縱橫交錯的商業大街,而且比曼哈頓有更多的綠蔭、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張力和更多的立體感。似乎可以這樣認為:即使將香港和曼哈頓組合起來,也未必能有今天的重慶之美,何況香港與曼哈頓永遠無法組合起來,而重慶則早巳天然地將香港的濱海之美和紐約的現代都市之美渾然地融合在一起,並不斷彰顯出自己個性的山水美城。

重慶之美,帶著山城特有的偉岸之美和雄性之美。假如你佇立在長江和嘉陵江交匯之處的朝天門的底足往上仰視,那巨輪般的渝中半島上起伏宕**、直聳雲霄的樓群與車水馬龍的彩虹般的快速道、輕軌和左右兩江碼頭上鳴笛起航的輪船,你會感覺這是天和地一起在旋動的世界;假如你再回頭向渝中半島對麵的南岸望去,那疊層盡染的青山綠岸,那多姿多彩的食坊茶閣,那繁星落地的江邊街燈,又使你仿佛進人了另一個風光騰旎、美輪美奐的詩両仙境之中……

江濤拍城堞,高樓聳中流。

重慶城之美,不是上海的南京路和黃浦外灘,但重慶有與上海南京路一樣繁華的解放碑商業區和更加別致的朝天門碼頭風光;重慶城之美,不是北京的長安街和天安門的那種人流車馬潮流般湧動的大街和寬闊厚重的皇家氣派,但重慶有比長安街更令人激動和振奮的江岸接樓宇、碼頭連天涯的大橋飛虹與城市快速列車……總之,重慶有世界上許多著名大都市所有的壯美與華麗,重慶又有世界上許多著名大都市想營造卻又無法實現的巧奪天工的俏麗之美。

直轄10年,也是最讓人感覺重慶美的10年。正是因為她的美,讓重慶每一個人感到自信和自豪。

而我說重慶之美,完全是一種波瀾壯闊的、奔騰不息的飛速發展之美一一這美,簡直不可思議。

在建設直轄市的興奮之餘,重慶人開始看著擁擠不堪、到處都是那些扛著扁擔的棒棒軍和行速如牛的公交車時,不免有些迷茫和失落……

重慶落後了幾十年,現在能趕上其他直轄市嗎?如果成不了長江上遊的第一大城市,又怎能擔當起經濟中心的重任呢?站在幹裂的朝天門江灘上,重慶人三三兩兩地簇擁在一起長歎短籲著。望著破舊的碼頭和無法與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擬的幾幢參差不齊的大樓,他們甚至懷疑重慶什麽時候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直轄市……

直轄市不是中央一紙批複就可以讓世人所信服的,直轄市必須是人們觀感後共同認可的城市和規模。重慶城市麵貌離人們心目中的直轄市距離真的太大、太遠。

新直轄市真的很大,3002萬人,僅此人數可以稱得上世界第一大城市。這3002萬人口中真正有市民身份的僅占19.19,有803的人口是農村人口,而且大多數是山區貧困人口!這些直轄市新市民有的是一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的農民,他們出門還要坐馬車,住在山洞和牛圈式的草棚甩……這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直轄市市民嗎?

直轄市建立後的重慶人,在興奮和激動的熱情退潮之後,在而對現實和家底時,漸生出一種自信的失落和迷茫感來,他們有些懷疑自己的城市能否有一天也會像上海和深圳那麽現代一從長遠看這當然是可能的,但你在發展,人家不也在飛速向前嗎?

重慶何時能趕上別的直轄市水平,一時成了壓在重慶人心頭的千斤重擔。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財富的大小和雄厚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和一個城市的發展。重慶人知道盡管國家對新直轄市給予了種種優惠,可發展一個城市僅靠恩惠得來的幾個億、幾十個億的資金支持絕對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大的發展問題。

重慶內己沒有錢。重慶的財政收人因為國有企業的大麵積虧損而寥寥無幾,能解決政府公務員和教師等行業的丁一資就巳經阿彌陀佛了。

新直轄市的政府領導如無米之炊的巧婦;新直轄市的市民們期待山城之地生長出金疙瘩來。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

1999年6月,從福建調任車:慶的新市委書記賀國強來了,他帶領新一屆市委和市政府製定了負重自強的新富民興渝戰略決策,殲啟了直轄市建設的真正大手筆時代。時任常務副市長的王鴻舉躍躍欲試,大有一番改天換地的雄心壯誌。這個時候,一位來自上海的城市經營能手、經濟學者型領導幹部來到重慶任職,他就是後來任副市長的黃奇帆。

到底是上海來的人說話也不一樣。重慶的幹部對初來乍到的黃副市長所說的話記憶猶新。黃奇帆大體這麽說:重慶城市建設要趕上其他直轄市的水平,每年至少得拿出1000個億到2000個億才能有所作為,而我們現在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和目標努力去。

上海人真牛,牛皮能吹到天上!對新來的黃奇帆副市長不屑一顧的大有人在,但事過幾年後,人們發現這位曾經把浦東建設得漂漂亮亮的上海人所說的一切都變成了重慶的現實:新直轄市真的完全變了樣!短短幾年,一個全新的重慶讓重慶人自己都目瞪口呆……

如果說重慶的變化讓重慶人自己目瞪口呆的話,那麽外界看到重慶這些年如此發展的速度隻能用無法想象來形容了。

麵對如此的巨變,人們立即會聯想一個問題:重慶哪來這麽多錢建設如此漂亮美麗的城市呀?是國家把全國各地的錢都弄到重慶來了?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那麽重慶的錢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

今天,當這樣的問題被提到市長王鴻舉和副市長黃奇帆麵前時,他們會很開心也很得意地告訴你說:那是因為我們比較成功地推進了城市建設投資融資體製的改革,並且有了八朵金花的真千實幹的具體運作措施。

新的投資融資體製?八朵金花又是怎麽回事?

別著急。你要認識重慶,你必定先要看足了重慶之美才會認識得透徹與深刻一言不盡的重慶之美,她是可以俘獲你所有的想象和傾情你所有激動的一個精靈。這精靈,她嫵媚,如萬般豐韻的婦人款款出現在你麵前;她溫婉,如剛出閨的少女,處處透著令人心醉的濃香與嬌滴;她迷人,如洞房的新娘,容易帶你人變化莫測的軌跡,甚至是簡約的瘋狂和野性的歡悅之中……但我感覺中的重慶新城,其實更像舞動的彩虹,她流暢灑脫,婉轉有致,端莊靈秀,生動活潑,風情四溢,炫目光亮,充滿內容,又最具動感和變幻……

這彩虹式的美麗,源於重慶的橋。

重慶的橋,是因江城和山城的特定地理條件所致。山城和江城如果沒有橋,那這個城市將是被大自然切割成片的一塊塊獨立而互不關聯的死水、死地,讓人勞累不堪。過去在重慶生活的人都會感到累,是因為出門費腿力太多。現在的重慶充滿活力,人人願意到外麵瀟灑,這是橋的功勞。橋把那一塊塊原本獨立而互不關聯的江水與山地連在了一起,讓人隨意行走,隨意灑脫。

到重慶的人都會有種特別的感慨:這裏的橋太多!簡直是個橋的城市,橋的世界!

重慶確實是橋的都市,橋的天地。這兒的橋多得無法數清,因為天天都有新橋在建……不過今天的重慶之橋對人而言,已經沒有什麽腿力上的感覺了,因為所有的橋與這個城市的每一條街、每一條路、每一方土地都在相通相連中如履平地,已無多少落差一隻有橋與江、與山之間尚存的誘人的空間,這空間其實恰恰勾畫出了這個城市婀娜多姿的立體之美、光感之美和動感之美。橋在山間穿行,橋在江上飛渡,橋在人中走動,橋將整個重慶聯結成一個沒有阻礙的生機勃勃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的橋,大的有跨江越海之氣魄,小的有穿針引線之精致。重慶的橋,都被張燈結彩地裝點著,因而美不勝收,特別是在夜色中宛如一道道彩虹。即使是白天,在雨霧或者陽光下的這些橋也能給人一種生動的表情,它們忽隱忽現著仿佛如戲院的幻影圃片,叫你癡癡地著迷留戀,觀賞著,直到你的頭頸有些發酸,也不想放棄。

怛重慶的橋,更像彩虹,更像永遠掛飄在直轄市上空的一道道不息的彩虹。

重慶變成橋都,是直轄市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印證。

被稱為重慶八朵金花之一的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老總華渝生,正是重慶橋都建設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