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尷尬中複蘇的文藝

經過了10年的文化饑荒之後,中國的愛好讀書的人們突然間可以買到多年來列為禁書的四大古典小說和唐詩宋詞了。官方還宣布今後會再出版其他5部作品。這些禁書獲得平反是反對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運動的一部分。在北京1977年11月底舉行的一次文學座談會上,包括作品最近才被平反的作家在內的20位作家痛斥了“四人幫”,說他們“肆意地破壞了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

現在“四人幫”都被關在監獄裏,這些作家們宣布,中國的文學可以自由地闡釋“複雜、變化且多彩的現實”——但真正的社會主義藝術還是應當反映“革命生活的現實”。貫徹這一文學政策,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經重新出版了巴金寫於1931年的著名小說《家》,這部小說講述的是關於解放前中國的一個專製家庭的故事,有些像“中國的《飄》”,以前這部小說曾成為許多電影和話劇的腳本,但在1965年停止出版發行。在新版的序中,73歲的巴金先生恭敬地為該小說中的政治錯誤進行了辯解:“我認識到了舊社會的一些罪惡,但是我卻無法給出醫治的方法。”

計劃重新出版的另外一部作品是《子夜》,這是沈雁冰創作於1933年關於罪惡、貪婪的資本家的一部小說。他也許非常恰當地選用了一個筆名“茅盾”。在1949年以後,茅盾放棄了文學創作,開始從政,最後擔任了文化部長。但是他在1965年被撤了職——並且他早期的小說也被禁止出版銷售了。11月,這位81歲的作家在經曆了十多年的沉寂之後,其作品又重新開始印刷出版。

最近剛被平反的最出色作家之一就是老舍,西方對他在1936年創作的小說《駱駝祥子》非常熟悉。在“**”期間,老舍受到了狂熱的紅衛兵的殘忍攻擊。他開始恭敬地努力去寫一些與當時路線相一致的革命詩篇,後來他告訴妻子出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67歲的他走到附近的太平湖,跳湖溺水而亡。後來,他所有的小說、戲劇、詩歌和幽默短劇都被查禁了。現在,《人民文學》雜誌刊登了老舍後期創作的兩首詩歌。其中一節這樣寫道:“沒有中國共產黨/將會是群魔亂舞的局麵。”

不幸的是,有些知識分子盡最大努力來緊跟形勢,但因政治的起伏變幻莫測而常常走錯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在世的最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現已83歲的他在事業上第三次蒙受屈辱。1957年,在毛澤東結束了“百花齊放”運動之後,馮就被打成了右派。受形勢變化所迫,這位在哥倫比亞大學受過教育、享有盛譽的《中國哲學史》(兩卷裝)的作者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作品。“文革”期間,馮被打成反革命,再次悲慘地承認了罪行。經過那場折磨後,他被恢複了北京大學哲學教授的職務。現在,馮又一次成了批判四人幫運動的受害者,他的罪名是: 1974年他曾寫詩讚揚江青,把她與7世紀的武則天女皇相比。這位年老的哲學家被批判為“四人幫”的“顧問”,“欺騙了民眾”,“惡毒地攻擊無產階級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