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養浩然正氣中的人格美
孟子對美的解釋主要是以人格美來貫穿的,他以其性善論觀點為基礎,對人格美進行了討論,表現出了自己的美學思想,這不僅對美學研究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且也成為後世人們在個人修養方麵的標準。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孟子的思想和言論保存在《孟子》一書中,是儒家經典之一。
首先,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並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具有革命性的偉大思想。與這種仁政思想相對應的是以“德”治國,以“禮”治國。他提出了“性善論”的觀點,認為人本性善良,通過對人們進行道德和禮儀的教育,就可以達到治國的目的。對人性的理解使兩家學派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治國策略,不同的哲學思想,同樣,孟子的“性善論”也影響了他的美學思想,是他提出“人格美”觀點的基礎。
孟子在《告子上》一篇中,曾對美感做過一段論述,他從實際中人們的感受出發說,人們的口舌相同,所以都喜歡吃易牙(齊桓公的寵臣,擅長烹飪)做的食物;人們的耳朵相同,所以師曠(晉國樂師)是人人喜歡的音樂家;人們的眼睛相同,所以都認為子都(傳說是古代一位美男子)是美人;人們的心相同,所以人們對於“理”和“義”的追求也是相同的。雖然人們對美的感受不僅具有相同性,也會因為環境、個體等的不同而形成差異,但孟子看到了口舌、耳朵、眼睛等感覺器官是人感受美的生理基礎,這是十分合理的。
孟子在對美感的論述中有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他認為人的心是相同的,所以對於“理”和“義”的追求也是相同的。可見,孟子論述美感也包含著他的人性善的觀點。而其中的“義”也是他“人格美”理論中的重要一點。
人格美的中心就是,人生來就有善心和仁、義、禮、智的道德觀念。在孟子看來,“仁”是指“惻隱之心”,也就是理解、關愛別人的心;“義”是指“羞惡之心”,即羞恥心;“禮”是指“辭讓之心”,這是讓人要講究禮儀;“智”是指“是非之心”,是說人要能分辨對錯。這是一個具有美好人格的人所要具備的道德品質。
孟子雖然認為人生來就有善心,但善心隻是這些道德品質的基礎和發端,要具有仁、義、禮、智這樣的高尚道德,還需要經過個人的學習和修養。孟子將道德的修養分成了“善”“信”“美”“大”“聖”“神”六個等級。“善”是指可以滿足人的欲望,“信”是指言行一致,“美”是指做到了仁義禮智,“大”是指人的道德人格使人敬仰,“聖”是指用自己的道德品質去影響、感化其他人,“神”則是說聖人為什麽可以用道德感化別人,這是十分神秘的。其中“聖”是很重要的,孟子認為“聖人”不僅具有道德修養和人格美,還能用自己的人格美教育別人,對社會風尚產生影響。曆史上孔子、孟子等人物,他們不僅具有深刻的思想、高尚的品格,而且還能用自身的人格美去感化其他人,甚至還影響著幾千年後的人們,因此被稱為“聖人”。
另外,作為一種修養的方法,孟子還提出了“養氣”的觀點。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是一種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種豁達樂觀的心胸,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而這種“浩然之氣”要通過對仁、義、禮、智等品德的學習和修養才可以“養”成。從這一點看,這是對人格美理論的補充和發展。
孟子將“仁、義、禮、智”作為人格美的標準對後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四點被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發展為“仁、義、禮、智、信”五方麵,後人稱之為儒家“五常”,成為中國道德倫理教育的重要思想。
孟母三遷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但是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相傳,孟子的母親十分賢惠,辛勞地撫育著年幼的孟子。為了給孟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孟子的母親曾三遷其家,最後找到一個讀書人做鄰居,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母親的精心教導和良好環境的熏陶下,孟子自幼勤奮好學、刻苦自勵,終於成為一代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