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撣邦山脈北部的重鎮——臘戍,是緬甸通往中國的交通樞紐。自1939年滇緬公路接通以後,這裏就成為運往中國戰時物資的轉運站,它距離中國雲南邊境185公裏。在這條擁擠的公路上除了跑著國民黨兵工署的運輸車輛外,還有孔祥熙中央信托局運輸處的蘇式汽車、宋美齡與孔祥熙合夥經營的華華百貨公司的美式汽車、虞洽卿三北汽車公司的雜牌子汽車、陳果夫中國農民銀行和俞鴻鈞中央銀行的桸奇古怪的車輛,甚至還包括像戴笠和杜月笙這些人操辦的名目繁多的運輸單位的車輛。從這條公路上運進中國的物資五花八門,除了美式槍械彈藥和油料以外,還包括大量的呢絨布匹、罐頭食品、女人化妝用品、洋煙洋酒和應有盡有的日用品。
臘戍,成了中國達官貴人發財的地方,於是它一下子變得異乎尋常地熱鬧和重要了。
正當日軍飯田祥二郎的第15軍團沿著薩爾溫江迅速向仰光挺進,英國第一師團拚命後撤,整個緬甸籠罩著戰爭帶來的紛亂和恐怖氣氛的時候,史迪威將軍的C-47型座機3月3日由新德裏飛抵臘戍。
位於臘戍城最繁華街道上的波特酒家,是英國人在滇緬公路接通後才建起的一幢西式樓房,大理石的基座顯得富麗堂皇,樓下是寬暢華貴的大廳兼作餐廳,樓上是陳設講究的英格蘭式旅店。
昨天,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由昆明飛抵臘戍,波特酒家便成了他安置行營和下榻的地方了。
山於緬甸戰場形勢的惡化,英軍總司令亞曆山大急切要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與英國軍隊一起,按中英雙方在1941年12月23日簽訂的《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共同防衛滇緬路,抵抗日軍的攻勢。蔣介石把滇緬路視作中國通往海外的唯一通道,為了保證美國物資運往中國,他不得不親自趕到臘戍,與亞曆山大會商共同防禦滇緬路的戰略方案。蔣介石這次出國是繼上月偕同夫人宋美齡訪問印度後的又一次重大的國際活動。
隨同蔣介石前來的還有前印馬軍事代表團的商震、林蔚、肖毅肅、侯騰等人,同時駐守在雲南保山待命的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在接到命令後,也火速趕來臘戍受命,第五軍軍長杜聿明也乘飛機專程趕到。
蔣介石除了要與亞曆山大研究入緬作戰事宜之外,還將在這裏與自己的美國人參謀長史迪威將軍進行第一次會晤。
史迪威由國民黨軍委會辦公廳主任商震和參謀次長林蔚陪同,由市郊機場乘車來到波特酒家。
波特酒家四周站滿了荷槍實彈、頭戴鋼盔、神情嚴肅的蔣介石的侍從衛隊士兵和笨拙拘謹的英國士兵。
當史迪威邁著矯健的步伐踏上酒家門前的石階時,一臉肅殺之氣的衛兵們在一聲口令聲中刷地向他舉手行禮,大廳裏的中國入緬作戰的軍官們也齊刷刷地站立起來,像是一片森林,他們向史迪威行禮的時候,把皮靴上的馬刺碰得很響。
史迪威微笑著向他們舉手還禮。他在這一片呆滯漠然的目光中看不到他們的內心活動。感情交流的受阻,使史迪威感到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襲上心來。
這時樓梯上麵傳來了一種史迪威無法聽清的聲音:“史迪威將軍來了麽?”隨著聲音快步走下樓梯來的人正是蔣介石。
蔣介石紅光滿麵氣色很好,微笑時的目光充滿了人情味。他身穿黃色呢料中山裝,天氣這麽熱也扣得嚴嚴實實的。他邁著一種偉人風度的步履走上前來,與史迪威緊緊握手:“歡迎你來,我早就盼著你來。”
史迪威終於辨明了他那浙江土話的意思。
“你好委員長閣下。”史迪威與蔣介石握手時也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蔣介石拉著史迪威的手向樓上走去:“你是今天從新德裏起飛的?我上月22日才離開那裏,本想安排一次見麵,怕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史迪威隻是連連微笑著點頭。
樓上的會議廳裏有好幾位中國將領在肅立迎候,蔣介石把他們一一向史迪威做了介紹,史迪威對那位身材魁梧,英俊幹練的200師師長戴安瀾很有好感。
大家坐定後,史迪威對蔣介石說:“目前緬甸的形勢是很嚴重的,我從最新戰報上了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日軍奪取馬來西亞和泰國後,飯田祥二郎的日軍第15軍團所轄3個師團共6萬人,配備有200架飛機,沿泰國邊境突入毛淡棉,並很快向北推進到薩爾溫江流域,仰光海口也有日軍登陸的可能性。英國在緬甸的軍隊有英緬軍第1師,英印軍第17師,英澳軍63旅,英國第7裝甲旅,共約4萬人,分守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英國空軍隻有四五十架,集中在馬格威。從以上情況表明,英國軍隊不論從戰術上、戰略上,還是從軍隊的數品和質量上都處於劣勢。”
蔣介石問道:“史密斯少將的英印軍第17師現在在什麽地方?”
商震攤攤手說:“說不準確,可能還在毛淡棉。”
“什麽,還在毛淡棉,他早退過了薩爾溫江,把橋都炸了,結果還把一部分軍隊丟在了江那邊。”林蔚很不以為然地說道。
蔣介石眼睛碌碌地轉動著:“娘希匹的,這種隻會做樣子的軍隊有個屁用。”
“蔣委員長,在這種時候,中國方麵能夠作出什麽樣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史迪威盯著蔣介石說道。
蔣介石幹咳幾聲,微笑著說:“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我們組織了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部,下轄三個軍,有杜聿明軍長的第5軍,甘麗初軍長的第6軍,張軫軍長的66軍,本由衛立煌將軍擔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長官司令,但因有他事,暫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統率,共計10萬大軍。”
史迪威對蔣介石的這些部署頻頻點頭。
蔣介石又側身問道:“戴師長,你的軍隊什麽時候可以開到同古?”
戴安瀾啪地站起,一個立正:“報告委員長,200師的600團和第5軍騎兵團今晚可從保山運達臘戍,由鐵路運兵,2日之內可到達同古一帶布防。”
“你們200師每天開一個團到臘戍,盡快運往同古。”蔣介石說完招呼戴安瀾坐下。
史迪威感慨地說:“中國單獨抗擊日寇已經十餘年了,我們美國軍人對此是欽佩和慚愧的。”
“哪裏,那裏,你們美國給予了我們不少援助。像陳納德上校就是很有獻身精神的美國軍人嘛。”蔣介石頓時說得眉飛色舞起來。
史迪威內心裏對陳納德投靠蔣介石反感,隻覺一種不快,臉上的表情十分尷尬。
大抵蔣介石感到了史迪威的不快,很快變換了話題:“承蒙羅斯福總統的推舉,讓我作了中國戰區統帥,這還得由你來輔佐喲。”
引得滿屋子一片笑聲。
蔣介石剝開一隻大香蕉送到史迪威手上:“當我一聽說羅斯福總統要派你來,我就是很高興的,我們是老朋友了嘛。”
史迪威麵部肌肉抖動了幾下,才尷尬地擠出了笑臉來,他怎麽也不會忘記幾年前這位蔣委員長對他那副不屑一顧的傲慢神情,手裏接過蔣介石遞過的香蕉,有點不知所措。
蔣介石兩隻眼睛即使是在笑的時候,也是閃閃發光的,他微微往沙發後背靠了靠說:“英國人好像總是對我們不放心,我們的軍隊早就做好入緬作戰的準備了,可他們卻一變再變,生怕我們會影響他們的殖民統治。目前形勢危急了,又來求我們了。我們這次把裝備最好的第5軍都派出來了,如果早一點這樣,我們調兵遣將也會時間充裕點吧。”
“我們在緬甸不能僅僅打一場防禦性的戰爭,應該抓住有利戰機給日本軍隊以有力打擊,這樣才是積極的防守,”史迪威環顧四周後,用十分流利的北平話說道。
“你可不能小看了日軍,我們打交道有十年多了,我們投入的10萬軍隊也隻能和日軍15軍團的人員相當,可是我們在裝備和戰術上卻有很大的差距。第66軍是才成立兩個月的部隊。我們在緬甸的打法要千萬慎重,不可輕易與日軍決戰。”蔣介石微笑著對史迪威說道。
史迪威在印度時與英軍統帥韋維爾會談過,他知道英國人並沒有在緬甸固守下去的意思,而蔣介石又僅僅是為了保衛一條滇緬公路,以保證美國的物資運輸不至中斷而已,雙方對這次作戰的態度,都是缺乏誠意的。
蔣介石側過身來對史迪威說:“史迪威將軍,如果滇緬路最後為日軍所控製怎麽辦呢?不知貴國在運送租借法案物資問題上有沒有其他的考慮?”
“關於這個問題,老實說是沒有考慮的,因為美國政府相信中英兩國密切配合是可以保住這條通道的。不過馬歇爾將軍、霍普金斯先生與我曾經設想過這種可能性。如果那樣,租借法案物資可以從兩條通道運進中國。北路是由波斯灣沿伊蘭鐵路北上到裏海轉水運,再經蘇聯用鐵路運到中蘇邊境,再由新疆陸路運到中國各戰場,此一路大約5000英裏。另外從卡拉奇或加爾各答鐵路運輸到印度東北角的阿薩姆邦,再由那裏空運到昆明。我認為後一條路線的效果要大得多,不過我認為最好是兩個方案都不用上的好,還是滇緬路要好得多。”史迪威十分嚴謹而細致地分析著。
蔣介石聽罷哈哈大笑起來:“考慮得仔細,仔細。”
這時一位身穿中山裝的秘書走到蔣介石身邊,俯身低語了幾句,蔣介石回身對史迪威說:“十分抱歉,史迪威將軍,英國緬甸總督的代表已到,我還要與他們具體交涉很多細節,我們是否可以盡快在重慶進行正式會談?”
“好,重慶見。”史迪威起身披上了軍便帽,伸出手來,握住了蔣介石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