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本序
《綠山牆的安妮》是一首優美的田園詩,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頌歌。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一個偏僻的農村阿豐利的一所叫綠山牆的農家。農家的主人是一對孤身的卡思伯特兄妹,哥哥叫馬修,妹妹叫瑪麗拉。由於年事日高,他倆想從孤兒院收養一名男孩,既可為這寂寞的農家增添生活的樂趣,也多一名幫手,以減輕馬修的負擔。可是陰差陽錯,人家給他們帶來的是一個小姑娘——安妮。綠山牆的這位新成員長著一頭紅頭發,滿臉的雀斑。她雖然從小喪失爹娘,經曆種種生活磨難,卻生性活潑樂觀,極富想象力,她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原本閉塞的綠山牆;她的善良和率真博得了同學和鄉親真摯的友情和關愛;她聰明而勤奮,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順利地考取女王學院,一年後不但取得一級教師證書,並獲得大學獎學金。但她不忍失去與之朝夕相處溫馨親切的綠山牆,更為了照顧為自己付出心血而影隻形單的瑪麗拉,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大學深造的大好機會。即使“她腳下的小路是狹窄的,她知道,這一路上仍然開放著恬靜的幸福之花。真誠的工作帶來的歡樂,有價值的追求,誌趣相投的友情都將屬於她。任何東西都無法奪走她那與生俱來的想象權利和夢幻的理想世界。總有峰回路轉之時”。
安妮最突出的特點的是堅強的生命力。她愛幻想,處處閃爍著愛和夢想的火花,少年兒童最普遍的性格特征在她身上得到最鮮明的體現。她善於從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無窮的樂趣,在平凡中發現絢麗的人性美和自然美。一個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的眼中,成了“閃光的湖”,一所小池塘被她稱為“柳池”,一株開花的樹,她認為那是“白雪王後”……當然,她的幻想也給她帶來煩惱,甚至痛苦,闖了禍,鬧出不少笑話。安妮之所以愛想象,是因為她不安於平庸的生活,是她追求美的率真表現,是她的善良本性的流露。她愛自然,盡情領略生命的樂趣。
安妮另一個令人感動的地方是她的善良,這種善良源自她天性的純淨。她的生命是一條雖然激**卻依然澄澈的溪流,仿佛直接從源頭湧出,既積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任何汙染。她的善良實際上是一種感恩,是享受生命而產生的對生命的感激之情。懷著這種感激之情,她善待一切幫助過她乃至傷害過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一種更為本真的善良。
作者在《綠山牆的安妮》中除了重墨濃彩揭示安妮那美麗而善良的心靈之外,還塑造出多個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他們對安妮的成長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綠山牆裏的主人馬修和瑪麗拉。這兩兄妹性格迥異,但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倆具有勞動人民特有的樸實真誠,對安妮關懷備至,但方法截然不同:馬修是安妮憂樂的傾訴者和忠實的聽眾,他與安妮的情感息息相通。可以說沒有馬修,就沒有綠山牆的安妮;瑪麗拉也深深關愛這位樂天的小姑娘,但她的愛隻默默地表現在行動上,不但忌諱在言語上流露出來,而且表麵看來對安妮有時還過於挑剔和嚴厲。如果說馬修兄妹在物質上保證了安妮的成長,那麽牧師妻子阿倫太太和斯塔西小姐在精神上對安妮予以指導和影響,她們的言行幾乎成了安妮前進道路上的榜樣。
本書作者露西·馬德·蒙哥馬利1874年生於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的克利夫頓(現在的新倫敦)。兩歲時,母親克拉拉·伍爾納·麥克內爾·蒙哥馬利死於肺結核,作為商人的父親休·約翰·蒙哥馬利不久便再婚並搬離了愛德華王子島,後定居於加拿大的西部地區,小露西則交由外祖父母撫養。露西從小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許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蘋果園的農舍裏,參與各種農活,接受著外祖父母嚴厲和無情的教育。所幸的是,愛德華王子島是加拿大最美麗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對大自然的終身熱愛,這一點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強烈的詩意表現。自幼喜愛文學的她,九歲時開始寫詩,十五歲時寫的一篇作文獲全加作文競賽三等獎,並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詩。在1902年,在外多年的露西為了照顧外祖母,再度回到卡文迪許。在這段時間開始寫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綠山牆的安妮》。這部處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後,終於在1908年被美國波士頓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並一躍成為暢銷書,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國版也印刷了十五次。此後屢銷不衰,幾乎成了歐美家喻戶曉的作品。小說問世百年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
露西的小說處女作《綠山牆的安妮》俘虜了眾多女孩子的心,千百萬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飛到愛德華王子島的女作家家裏,希望知道“小安妮後來怎麽樣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馬克·吐溫也給蒙哥馬利寫信,說安妮的故事為他淒涼的的晚年苦境帶來了光明。他激動快樂地寫道:“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在讀者的鼓勵和支持下,蒙哥馬利認真地一本一本地把安妮的故事寫成了係列。除《綠山牆的安妮》外,還包括了《阿豐利安妮》、《小島安妮》、《風吹白楊的安妮》、《夢中小屋的安妮》、《溫馨壁爐山莊的安妮》等八部小說,分別描述了不同時期安妮的生活經曆和情感曆程。
作為妻子和母親的露西,除了負責一切家務事外,還擔當起牧師太太的所有“社會工作”,如主日學校、聖誕演出、與各種各樣的人談心……在忙碌操勞的漫長歲月裏,她每天還堅持擠出幾個小時來閱讀與寫作,一輩子耕耘成果累累,共創作了二十多部長篇小說,以及許多短篇小說、詩歌、自傳,還有十卷尚未出齊的私人日記。包括沒有被出版的作品在內,露西一生的著作總共超過五百部。
2013年姚錦鎔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