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變法的前奏

衛鞅的“強國之術”就是要變革當時使秦國停滯不前的舊法度,秦孝公讚同衛鞅的觀點,卻又有疑慮,因為在秦國的貴族與官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頑固地反對變法的。依照秦國的慣例,凡國君一時難以決斷的大事,應當在朝廷上展開討論和爭議。於是,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在一次朝廷會議上,圍繞變法問題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秦孝公首先拋磚引玉說:“衛鞅勸我說隻有變革目前的舊法度,國家才能有希望強盛。我擔心變法會遭到天下人的非議和反對,一時拿不定主意。不知諸愛卿有何高見?”

衛鞅說:“行動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名;事業遲疑不定,就不會成功。況且比一般人高明的行為,本來就會受到世人的非難;具有獨到見解的人,必定會遭人厭疑。愚蠢的人對既成的事實還看不明白,聰明的人在事前就看到了結果。老百姓不能夠在事前跟他們討論,隻能夠在事情成功之後跟他們享樂。做事高明的人不迎合習俗,成就大功業的人不跟眾人商量。因此,聖人隻要能夠使國家富強,就不必效法舊的法規;隻要能夠有利於人民,就不必遵循舊的禮製。”

秦孝公說:“好!”

甘龍反駁說:“不是這樣。聖人不改易民俗來教化人民,聰明的人不變更法規來治理國家。因循民俗而教化,不費力卻能成功;沿襲成法治理國家,官吏習慣,百姓相安。”

衛鞅說:“甘龍所說的是世俗的話。一般人習慣舊風俗,學者們沉溺於自己的見聞。因此這兩種人做官守法是可以的,但不能跟他們談論常法以外的事情。三代不同禮製都能成就王業,五霸不同法度卻都能成就霸業。聰明的人製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製約;賢能的人更改禮製,平庸的人受禮製束縛。”

甘龍啞口無言。另一個反對變法的人杜摯又說:“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變革法度;沒有十倍的功用,不改換器物。效法古製,可以沒有過錯;遵循舊禮,可以避免偏差。”

衛鞅說:“治理天下不是隻有一種辦法,為了利於國家發展,就不能效法古製。因此商湯、周武王不效法古製卻都能成就王業,夏桀、殷紂不改易禮製卻滅亡了。反對古製的人無可非議,而遵循舊禮的人不值得稱讚。”

秦孝公於是說:“好!”

經過這場辯論,秦孝公終於下定決心,任用衛鞅實行變法。得到孝公的指示後,衛鞅立即著手製定改革秦國製度的法令。為了使法令能夠取信於民,行之有效,在法令公布之前,衛鞅搞了一次“南門徙木”的試驗。

一天,衛鞅派人在都城櫟陽(今陝西臨潼櫟陽鎮東北)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杆,並宣布,有能將木杆移到北門者,“賞予十金”。消息傳開,來看熱鬧的人越圍越多,大家都竊竊私語,疑惑不解,不相信照此做了真會得到十兩黃金。隔了一個晌午,沒人動手。衛鞅又宣布,誰能移動木杆,“賞予五十金”。這時,終於從人群中走出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將木杆移至北門口。衛鞅果然當眾賞給此人五十兩金子,以表明令出必行,不欺騙民眾。

“南門徙木”一事迅速在秦國傳開了,大家都知道衛鞅令出必行,有禁必止。於是新法便順利地推行了下去。

廢井田,開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