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道理

長孫皇後輕輕走到他的身邊,給空著的杯子添上茶,緩緩道,“因為二郞能聽進他人意見。”

“哈哈...”李二大笑幾聲,“這塵風才思敏捷,伶牙俐齒,朕一時都不知道怎麽反駁。”

長孫皇後點點頭,“又一個魏征出現,大唐何愁不興。”李二抬頭看一眼遠方,“一個魏征就讓人頭痛的呀!”

李承乾拉著陸塵風進了房間,關好房門,生氣地說道,“先生,我本以為氣走李夫子是我的錯,聽你之言,反倒是我沒有錯,你都能看出來,阿耶怎麽可能看不出來,而阿耶卻要教訓於我,這是為何?”

“怎麽?你還生氣?還怨你阿耶?”陸塵風一臉不解地反問。

李承乾一怔,急道,“不敢,我哪敢對怨阿耶,你可不能亂說。”

“那你剛才說的什麽意思,你臉上又是什麽表情?”

李承乾猶然不願服氣,“那我也是為了你分辯呀!”

“你還不明白李綱夫子為什麽生氣?也不明白你阿耶為何生氣?”陸塵風有些疲憊了,心想,“這李承乾為何後來不受李二寵愛,看來是有原因的呀。”

“你都說了,作為一個儲君,或一個男人都應該有獨立決斷的能力呀。”

陸塵風神情肅穆莊重,點頭沉聲道:“對,我是這麽說過,可也隻能我說,你說就不行。

如我當時是李夫子,我都會抽你,而不是向你阿耶告狀,就算你阿耶抽你,我都認為沒錯,反而抽得好。”

李二抬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長孫皇後,輕輕搖了搖了,又犯了偷聽的老毛病。

“為師之道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小兕子因我未寫故事於她,她可以疑惑我是騙子,可你的話就間接證明了我是騙子,對與不對?”

“啊....”李承乾從來沒有朝這個方向想過這問題,驚得張大嘴巴,不知道如何反駁。

“誠信乃做人之根本,太子又不在我身邊,如何斷定我沒有寫呢?李夫子如是說,並不是在騙晉陽公主,而是幫大家堅持起守信二字。

夫子之言,你卻下了決斷,除了給李夫子難堪之外,你還犯了其它之事,可明白?”

李承乾要本就是下意識回答道,“課堂秩序!”脫口而出之後,他就充滿了懊惱後悔。

陸塵風點頭沉聲道,“對,禮儀規矩,即秩序,儒家之人追求的是一個秩序,世間萬物井然有序,規規矩矩,都是前人千辛萬苦積累而來,這才搭起為帝國遮風擋雨的治國能人之學堂。

禮儀規矩如同帝國之律法,雖未有它之嚴格,卻地位同等,陛下為何命齊國公重修律法,隻因是消除不平之事。

犯律法者都要受到朝廷審判,而犯禮儀規矩者,會受到世人批評或者白眼,你身為太子,當場否定夫子守信之教育,難道李夫子不應該生氣嗎?

你覺得陛下不應該抽你嗎?”

“多謝先生解惑!”李承乾低下頭,“可你給阿耶說那些話又是為何?”

陸塵風笑道:“當然不隻是為你解脫了,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明知是錯,卻還要去做,說明你是一個笨人嘛。

而你現在還不明白,把手伸出來,我要行使我太子賓客的權力。”

“你....”

“怎麽,不願意呀,那可不行,說不定那天我的這權力沒有了,就不敢打你了,打你就是犯上,死罪,真著現在有權力,打了也白打,如果你能記住當然最好,記不住總有回想起的時候吧。”

李二與長孫皇後對視一眼,隻見房裏傳來‘啪啪’幾聲響。

“權力是個好東西,如果肆無忌憚地使用權力,百姓就會遭殃了,所以權力這東西,要看用在什麽地方,對付那些貪官,外敵就要不擇手段,對付百姓就要慎重。”

李承乾呆若木雞,這叫什麽事,挨頓打還要聽出一番大道理來。

李二怔住了,這話不是說給自己聽嗎?一時之間隻覺這天地之間,隻有陸塵風成了聖人。

陸塵風微笑道,“禮儀規矩所有人都懂,鄉村小童見麵都要行禮,這就是夫子的力量,也才有了帝王師學,後來有了科舉,卻都是貴族統治。

寒門無望,我如今要做的就是廣收寒庶,有教無類,提供一個鯉魚跳龍門的可能性。人性本惡嘛,吃飽肚子就放下碗筷罵娘的人,人世間何其多哉。”

他抬頭望向李承乾,“所以我呢,如今在找三個字,打破規矩。”

“我想呀,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以前沒有的,後來有了,慢慢形成了規矩,隨著時間的轉移,很多規矩都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這個時候就要適當打破一些規矩。

可問題的症結就在於,很多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打破規矩,因為有損他們的利益,比如學堂,比如學寒門之子識字。

有些規矩需要打破,有些規矩不能打破,那麽那些能打破,那些不能打破,這就要看哪些規矩阻礙了時代的進步。

當今朝堂被幾大貴族把握,如遇到像陛下這樣的明君,則無任何問題,如遇到性子軟弱的帝君,這朝堂誰說了算呢?

當然貴族也是有能人,但為了防止貴族之間地用朝堂利益來交換自己利益,就要適當允許寒門士子入朝。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誰能保證寒門士子就一定不如貴族呢?總得有人去試試吧。”

“先生是提醒我,將來我即位有可能被貴族架空?”李承乾大驚,急忙問道。

“屁話!”陸塵風生氣地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才是你一個儲君之想的,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多學,多看,多想,多去民間體會百姓疾苦。

當今陛下為何這麽聖明,能開創盛世,就是他從小就知道百姓之苦。”

“多謝謝先生教誨!學生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