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從空間來看,“知行”是兩道鐵軌,不可分割;從時間來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開始和終結,絕不能有始無終,更不能虎頭蛇尾。

關於這一點,王陽明是這樣解釋的:就算你是個吃貨,也肯定是有了想要吃的心才知道你要吃東西了。要吃的心屬於“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你吃的東西是什麽味道,肯定是放到嘴裏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比如你喜歡戶外,你肯定是有了想要走路的心,才會去走路。想要走路的心就是“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路是坎坷還是平坦,隻有你走了之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我們想要知道西紅柿好不好吃,必須要吃它,要吃它就是“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西紅柿到底味道如何,隻有你吃了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想要知道衣服是否合身,必須去穿;想要知道水的溫度,必須要去感覺;想要知道紅燒牛肉好吃還是水煮牛肉好吃,必須要去吃。你不吃,就沒有“行”,你就不知道哪道菜好吃;你不想知道兩道菜哪個好吃,就沒有“知”,你更不可能知道哪道菜好吃。所以,缺了“知”和“行”的哪一個,都不成,因為它們是合一的。

問題是,王陽明說,現實中就有一種人,總是希望自己先知,然後再去行。可天下的知識那麽多,隻能把自己活活累死,而終身不能行。

有一點值得補充,王陽明所說的“先知後行”的人,不僅僅指不去實踐的人,還有一種是死背書本知識而不思考的人。因為王陽明說過,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