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舊主逝劫數難逃

嘉慶四年 (1799年)正月,乾隆病危,嘉慶一直守在病榻前。然而,乾隆病勢愈重,紀曉嵐和劉墉入宮探望,乾隆囑咐他們二人好生輔佐嘉慶。最後,乾隆宣和珅進宮,望著彌留之際的乾隆,和珅不禁淚流滿麵。乾隆首先開口問道:“你現在執掌軍機處,西南各省的白蓮教叛軍剿滅得怎麽樣了?”和珅回道: “臣無能,西南各省的叛軍依然猖獗。”乾隆歎口氣說:“從嘉慶元年到現在,三年多了,白蓮教叛軍怎麽越剿越多,難道是天要亡我大清?”和珅忙安慰道: “太上皇勿憂,臣誓滅叛軍。”

在彌留之際,乾隆突然回光返照,要求和珅執筆,他要口述一首《望捷詩》。和珅領命,乾隆用最大的力氣口述道:

三年師旅開,實數不應猜。

邪教輕由誤,官軍剿複該。

領兵數觀望,殘赤不勝烖 (災)。

執訊速獲醜,都同逆首來。

這是乾隆生平寫的最後一首詩,可見其對持續蔓延的白蓮教起義的擔憂。口述完這首 《望捷詩》後,乾隆帶著未能撲滅白蓮教起義的遺憾,不情願地閉上了雙眼,享年88歲。和珅哭倒在地——乾隆的去世也標誌著他政治生涯的終結。

乾隆死後,諡號為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在裕陵。

此時清王朝已經麵臨嚴重的危機,民生困頓,民不聊生。乾隆留給嘉慶的不再是什麽盛世,而是一個矛盾交集、問題成堆,正急劇走向沒落的衰敗之世。可以說,嘉慶麵臨著嚴峻的考驗,這也使他成為清朝曆史上一位起到轉折作用的帝王。如果他能夠興利除弊、解決危機,那麽大清王朝將繼續康乾盛世的繁榮,否則就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

就在乾隆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嘉慶便下定了決心,馬上發布了親政後的第一道聖旨:命和珅與福長安為乾隆守靈,不能外出,以示誠心。

當此之際,吏部給事中王念孫首上彈劾奏章,列舉和珅種種不法之事,彈劾和珅。

當天晚上,嘉慶給自己的老師朱珪下了一道密旨,命他三日內趕到京城。與此同時,嘉慶緊急召見內閣大學士劉墉,商議處置和珅的事宜。

劉墉說:“和珅在朝中黨羽眾多,皇上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否則,一旦他緩過神來,後果不堪設想。”

嘉慶胸有成竹地說:“朕運籌久矣,你馬上入職軍機處,朕任命你為首席軍機大臣。”

少頃,成親王永瑆進宮見駕,嘉慶對他說:“皇兄,朕任命你為九門提督,掌管京城衛戍部隊,你馬上率兵入宮。和珅與福長安正在守靈,你的任務是隔絕和珅與外界的一切聯係。”永瑆領命而去。

此刻,和珅正在為乾隆守靈,對於自己被架空一事仍一無所知。但福長安隱約有一股不祥的預感,他擔憂地對和珅說:“我們在這裏守靈,與外麵消息不通,不知道皇上此刻在做什麽?”

和珅安慰他道:“太上皇剛剛駕崩,朝中文武百官皆居喪,皇上不可能在此時對我們下手,待守靈完畢,我自有安排。”

福長安仍心有疑慮:“我總感覺宮中的氣氛有些不對,我們是不是已經被皇上給軟禁了?”

和珅自信地說:“不可能,皇上手裏沒有一兵一卒,你不要多想,安心守靈吧!太上皇屍骨未寒,皇上不可能在此時動手。”

朱珪接到嘉慶的密旨後,日夜兼程向京城趕來,他一路上換馬不換人,隻用了三天時間便趕到京城,麵見嘉慶。嘉慶將目前的情況詳細述說了一番,朱珪問道:“下一步皇上計劃怎麽做?”

嘉慶說:“朕這次決定徹底拔除和珅這個毒瘤。請老師持朕密詔曉諭群臣,鼓勵他們揭發和珅的罪行,一旦罪證確鑿,朕就拿下和珅。所有這些必須趕在太上皇出殯之前完成,絕不能讓和珅有還手的機會。”

事不宜遲,朱珪馬上活動開了。太上皇駕崩,和珅為太上皇守靈,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由於長期以來和珅與嘉慶之間的微妙關係,朝中依附於和珅的大臣都感到惶恐不安。就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朱珪手持嘉慶的密詔四處活動,很多大臣見到朱珪後都明白和珅的末日即將到來,於是紛紛上表彈劾和珅。前後僅兩天的功夫,彈劾和珅的奏折便如雪片般飛到嘉慶的案頭。

一時之間,眾臣群起攻擊和珅,甚至將和珅比作曹操、王莽,說他有篡奪皇位的野心。剛剛掌控政權的嘉慶感到有點難以招架,不得不考慮怎麽收場,讓朝廷回歸正軌。

就在嘉慶進退兩難、內心焦慮之時,直隸布政使吳熊光來到了北京。

吳熊光是江蘇人,進士出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累遷刑部郎中,改禦史。吳熊光性格耿直,他擔任軍機處秘書的時候,有一次乾隆想召見軍機大臣詢問事情,恰好他在值班,乾隆問了幾個問題,他的回答都深合聖意。乾隆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想要提拔他,於是讓和珅盡快落實此事。和珅借口說吳熊光品級不夠,乾隆當場下旨讓吳熊光晉級;和珅又說吳熊光家窮,乾隆馬上下旨賞銀1000兩。和珅仍繼續找借口,反複阻撓,最後乾隆勃然大怒,和珅才照辦,但不到半年,他就把吳熊光調了外任。

吳熊光抵達京城後,嘉慶特意召見了他,在談話中,嘉慶談到有人揭發和珅有野心謀權篡位。對此,吳熊光直言不諱地說:“和珅貪汙,罪不容誅,但要是硬給他扣上個篡位謀反的罪名,臣不敢苟同。”

嘉慶不解,問道:“為什麽呢?”

吳熊光解釋道:“凡有不軌之心者,哪一個不收買人心?今天看和珅倒台後,朝中大臣沒有一個真正歸附他的,如果他敢造反,又有誰會跟隨他呢?”

嘉慶覺得他言之有理,又追問道:“朕這麽快處理和珅,會不會有點操之過急?”

吳熊光回道:“和珅受到太上皇的格外恩寵,不思報效,反而貪贓枉法。如不從速辦理,百官必然觀望揣測,說不定徒生事端。皇上處理神速,是端正朝綱的大義之舉。”

嘉慶點點頭,又問:“如果現在結案,是否妥當?”

吳熊光聽了,毫不猶豫地說:“結案迅速,才能穩定時局。”

看來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對和珅下手了。嘉慶親自草詔,派朱珪到太上皇靈位前拘捕和珅。

和珅正在守靈,忽見朱珪帶兵前來,不由大驚失色。朱珪高聲朗讀嘉慶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首席軍機大臣和珅貪贓枉法、敗壞朝綱,罪不容誅。茲將和珅革職查辦。”

和珅和福長安都聽得目瞪口呆,一時不知所措。這時,朱珪一聲令下,將他們押入獄中。一代權臣和珅就這樣淪為階下囚。

和珅下獄後,嘉慶下旨將原先被和珅排擠走的軍機大臣董誥和王傑官複原職,並讓他們負責搜集和珅的罪證。很快,嘉慶公布了和珅的20條大罪。

第一條大罪:嘉慶剛被立為皇儲時,和珅向嘉慶暗獻玉如意。嘉慶說,和珅此舉名為擁戴,實為賄賂天子——說和珅拿一個玉如意賄賂天子,實在是有點牽強附會,皇帝富有四海,何須他人賄賂。其實,和珅向剛被立為皇儲的嘉慶獻玉如意,確實是出於真心擁戴之意!嘉慶之所以批判和珅,說他賄賂天子,實際上也是對大貪官和珅的一種諷刺。

第二條大罪:太上皇乾隆在世時,和珅經常騎馬在皇宮中橫衝直撞,僭越禮法——乾隆在世時,曾批準和珅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現在乾隆死了,嘉慶就不認賬了。

第三條大罪:和珅雖然患有腿疾,但並非時時發作,而和珅經常假托腿疾,乘轎入宮,肆無忌憚——和珅的腿疾隻有在天氣惡劣的時候才會發作,假托腿疾乘轎入宮的事情,還真沒有冤枉和珅。

第四條大罪:和珅利用手中職權勾結宮中的太監,暗中將遣返出宮的女子納為小妾——這條罪名也沒有冤枉和珅。

第五條大罪:西南各省白蓮教造反,朝廷派大軍征剿,和珅把持軍機處,謊報軍情,貽誤戰機,致使西南匪患遲遲未能消弭——阿桂去世後,和珅接任首席軍機大臣,為了討太上皇乾隆的歡心,和珅在軍機處與其黨羽福長安向年邁的乾隆報喜不報憂,使得西南地區的匪患日益嚴重,清軍深陷泥淖之中。僅此一條罪名,就足以置和珅於死地了。

第六條大罪:太上皇乾隆病重時,朝廷上下無不憂心如焚,而和珅卻談笑自若——這條罪名是從道德方麵譴責和珅。其實,太上皇病重時,和珅比任何人都更加難過,因為太上皇的生死將直接影響他的政治生涯乃至身家性命。

第七條大罪:昔日,太上皇乾隆批閱奏章時,因筆誤而寫錯字,和珅竟然代為撕掉——和珅的行為確實是犯了大罪。

第八條大罪:和珅在擔任戶部尚書時,專權跋扈——此罪名屬實。

第九條大罪:循化等地有暴民作亂,聚眾千人,為害一方,地方官上報朝廷,和珅竟然將奏報私自扣下,隱匿不報——這條罪名確有其事,其時乾隆身體欠佳,和珅怕乾隆知道後會擔心,遂對暴民作亂一事隱匿未報。後來,暴亂雖然沒有進一步擴大,但和珅難辭其咎。

第十條大罪:太上皇乾隆駕崩後,嘉慶諭令蒙古王公俱來吊唁,和珅卻假傳聖旨,命蒙古王公俱不必來京,居心叵測——此罪名沒有冤枉和珅。

第十一條大罪:和珅任職吏部時,乾隆命其對朝廷官員量才委用,和珅卻任人唯親、黨同伐異,蘇淩阿和吳省蘭都是和珅通過暗箱操作提拔起來的。

第十二條大罪:首席軍機大臣阿桂去世後,和珅在軍機處肆意清洗異己。這條屬實。

第十三條大罪:和珅家的房屋多有用楠木建造者,僭越逾製——在清代,楠木是皇家禦用之物。

第十四條大罪:和珅在薊州大興土木,建造和陵,陵墓規格與皇陵無異。

第十五條大罪: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多於大內數倍,大珠大於禦用冠頂。

第十六條大罪:寶石頂戴乃禦用之物,和珅竟然暗中收藏,且數量多於大內。

第十七條大罪:藏銀、衣服數逾千萬。

第十八條: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

第十九條大罪:和珅作為朝廷大員,卻同時經營生意,與小民爭利,罔顧廉恥。

第二十條大罪:和珅的管家劉全從事當鋪生意,經常依仗和珅的勢力欺行霸市。

嘉慶公布和珅的20條大罪後,馬上下旨抄家。查抄結果顯示和珅的財產多得驚人,這些財產包括土地、房產、黃金、白銀等。普遍的說法認為和珅的總財產達10億兩白銀,清朝當時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幾千萬兩白銀!

嘉慶得知和珅的家財數量後,不由得又驚又喜。驚的是和珅竟然能在短短的時間裏斂集如此巨額的財富,他因此愈發對和珅恨之入骨,朝廷內竟存在如此之貪官,如此之禍患,嚴重危害到了江山社稷;喜的是從此國庫可以充實了,再也不用過國庫空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終於可以治和珅的罪了,任憑他再奸詐狡猾,也沒法翻身。

隨後,嘉慶要求各省督撫議和珅的罪。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向和珅發難,建議判處和珅淩遲,其他各省的督撫也紛紛上表附議。

為慎重起見,嘉慶就如何處死和珅的問題征詢劉墉、朱珪二人的意見。劉墉首先開口道:“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他隻是貪汙受賄、結黨營私。我與他同朝為官多年,深知他對太上皇忠心耿耿,並無謀反之意。請皇上從輕發落,判處淩遲太重了。”

朱珪也基本同意劉墉的意見,他說:“和珅為官多年,臭名昭著,但他畢竟是太上皇舊臣,如今太上皇剛剛駕崩,就淩遲處死他,確實不太妥當。但和珅必須得死,請皇上賜他自盡吧。”

嘉慶然其言,命人持白練一條送給獄中的和珅。

和珅自從入獄後,已知難逃一死。嘉慶四年 (1799)正月十五日,時值元宵佳節,在萬家團圓之際,身處刑部大牢的和珅備感淒涼和愁苦,想起往年家中歡喜熱鬧,自己在眾人簇擁下悠然自得、盡情享樂的情景,不由感慨萬分,提筆寫了 《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

其一:

夜色明如許,嗟令 (餘)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挨曉,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縲絏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

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斷 (新)。

聖明幽隱燭,縲絏有孤臣。

從以上兩首詩可以看出,和珅已經預感到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末日即將來臨,傷感前事,發出幾聲悲鳴。他至死仍執迷不悟,表現出“落花流水春去也”般的無可奈何的心情。

正月十八日,和珅在獄中接到白練一條,劉墉和朱珪站在牢房外麵監刑。和珅飲酒數杯後,冷笑一聲,從容赴死。

上吊前,他口占一絕,留下了一首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

和珅至死,他的富貴夢、權力夢從來都沒有醒過。

劉墉目睹和珅自盡的全過程,失聲歎道:“和珅生前是太上皇身邊的大紅人,如今可以追隨太上皇去了,兩人在黃泉路上再相見!”

和珅伏法後,嘉慶下罪己詔曰:“朕繼位之初,西南各省白蓮教造反,今曆時數年而未盡剿。此次白蓮教暴動,很多人說是官逼民反,朕認為皆是因為貪官汙吏橫行不法,而和珅則是天下貪官的代表。朕俯察民情,順從民意,已經將大貪官和珅繩之以法,望四海臣民百姓切勿再聽信邪教蠱惑,妄起刀兵。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和珅雖然已經被鏟除,但他在全國的黨羽眾多,是否要一網打盡呢?在辦理和珅案件時,為了避免引起連鎖反應,嘉慶從一開始就反複強調罪在和珅一人,餘皆不問。這對穩定時局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有消極作用,那就是使大量貪官成了漏網之魚。

但也有一人例外,他就是福長安。福長安兄弟幾人都在朝擔任高官,且是乾隆的侄子,其妻也是皇族,所以滿朝文武都要讓他三分。嘉慶本來很看重他的特殊身份,希望能把他從和珅的陣營中爭取過來,但他卻死心塌地追隨和珅,一點也不提供和珅的罪證。嘉慶對他萬分痛恨,所以連他一起治罪,但念他屬於皇親,判處斬監候。

和珅這棵大樹倒了,在下麵乘涼的人必然也跟著遭殃。和珅的管家劉全被嘉慶流放3000裏,劉全的幾個兒子也一並流放。和珅的小妾長二姑、吳卿憐先後自盡;其他小妾統統被朝廷變賣為奴,而且永遠不準捐贖。

嘉慶雖然仇恨和珅,但他很疼愛自己的妹妹十公主,而且豐紳殷德並沒有幹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加上十公主為其苦苦求情,因此嘉慶並沒有加罪於豐紳殷德,隻是免除其大部分職務。同時,十公主享有的一切禮遇照舊,讓他們能維持正常生活。

在被免除大部分職務的幾年裏,豐紳殷德充分體會到了世態炎涼。嘉慶十一年 (1806年),朝廷授予豐紳殷德頭等侍衛,擢副都統,後賜伯爵銜。由於生活抑鬱,官場又不得誌,豐紳殷德於嘉慶十五年 (1810年)患病,不久病逝,年僅36歲。

和珅得勢之時曾夢想死後像皇帝一樣風光氣派,在薊州 (今薊縣)修建了巨大的墳墓,規格甚至超過了親王,民間稱之為 “和陵”,可惜他沒來得及 “住”進陵墓便被賜死。在他死後,嘉慶認為 “和陵”逾製,下令強行拆毀。和珅死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在薊州找了一塊地,草草埋葬了他。

人們常說,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和珅從權力的頂峰一下子跌落到萬劫不複的深淵,僅僅十幾天便由 “當朝第一寵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一生正應了古人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也是他貪權納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現代人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和珅的貪,他身後的財產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也使其天下第一巨貪的形象就此定格在曆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