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為己用

“郭叔父,這邊請,這邊坐。”李家廳堂,乃是李家在朱虛城中待客的唯一去處,進門的影壁,隨後的流水亭台,都是名家設計,花費數年,才能一點點添置而成。

莫說是一豪族,便是一士族都需要數年經營,才能打造這樣一處宅院。

可現在,出入宅院的並非是朱虛四大家族,而是來自於青州徐州,被迫從賊的俘虜。

他們在郭天的帶領下,怯生生的看著穿梭內外的仆人,侍女,聞著沁人心脾的檀香,眼珠子下意識的朝著地麵看去。

他們知道自己身份是俘虜,能夠被請到這裏,已經是格外恩賜,他們又如何回去看本就屬於這個的人?

“使君,人已經帶到。他們都是吃過苦,不得不從黃巾,從張闓的可憐人。還請使君對他們溫柔一些,寬恕他們過往的罪過。”

郭天微微躬身,聲音不高不低,正對著他身邊的黃巾頭目們說的。

“我知曉。”李雲義哂然,也不請他們起來,隻是那樣看著他們:“錯的並非是在座的諸位,而是世道。”

他頓了頓,又才說話:“我知道諸位本性不壞,從賊是生活所迫。今日我李雲義以朱虛縣尊之名許你們一條生路,你們是走,還是不走?”

庭室無人說話,黃巾頭目們都將生的希望放在了郭天身上。這是他們當中唯一一個能夠跟李雲義說得上話的人,也是他們都信賴的人。

“使君,俺們來這裏拜您,自然是求生。”郭天也當仁不讓的站在他們身前,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活著,就行。

“那想生的話,我李雲義可以給你們兩個選擇,一個是入伍從軍,在軍中為我朱虛效力兩年。兩年之後諸位想去什麽地方,我李雲義非但不攔著,還會送給諸位一個糧食,盤纏。”

“從軍?”郭天也是聞言一怔,心裏覺得李雲義行事實在是匪夷所思。他見過屠殺黃巾的漢軍將領,卻為見過招募黃巾從軍的漢軍將領。

隻是他現在肩負著的並非是他一人的生死,而是身後數人,被俘的上千人。

“此事太過大膽,若是有願意去,為朱虛效力的人,使君也不會虧待你們。不過還請使君說出另外一個選擇,好叫他們自己思量,做出選擇。”

聽到郭天的話,李雲義自然是哂然:“除了從軍之外,諸位求生的話,還可以為我朱虛耕種三年,三年之後每人可取田間所產的十分之三一糧食歸家,其餘作為肆虐朱虛的補償。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李雲義雖說商量的口吻,下麵的黃巾軍卻無人會當真,將李雲義的話當做真話,真的要跟李雲義討價還價。

他們隻關心,那十分之三的收入是真的,還是假的。

此前數年,青州大旱,土地兼並已經到了富者跨州連郡,窮者無阡陌之地的境地。

尋常佃戶,為世家豪族打工,由其庇護,不用上交賦稅給大漢的同時,則要將田地當中產出的糧食,七成或是八成都上繳給主家。

自己辛苦一年,能夠拿到手的糧食,隻不過是二三成。

“怎麽?諸位不信使君所言?”

郭天是最了解李雲義的人,他知道李雲義沒有必要欺騙這些小民,便冷笑一聲,罵道:“你等敗軍如今能夠活命,已經是使君的恩賜。如今使君給出兩條路徑,叫你們贖罪?怎麽現在你們反倒是遲疑了?是不想當兵吃糧?還是不想為農回歸鄉裏?”

“現在使君給了你們活命的機會,還有甚好說的?還不快快跪謝使君?”

“小人不敢。”

此言一出,便又是一陣拜倒在地上的驚呼聲。這些從田間走出來的黃巾頭目心思各異,卻不約而同低下了腦袋。

“小人能夠活命便是全拜使君恩賜,今日無論是從軍還是從農,小人都會與眾兄弟說情,叫他們自己選擇。”

“善。”李雲義這下才起身,在肖飛的陪伴下,將跪服在地上的黃巾頭目挨個攙扶起來。

“入內。”

旋即,他更是請來一些侍女,送來已經篩了三遍的米酒,一人便是一樽酒。

“喝下這杯酒,往日的事情勿要再提。日後你等作為朱虛子民,再犯了我大漢的法律,是殺是罰,當依律而定。”

“諾。”

一共九樽酒,李雲義帶頭,盡皆是一飲而盡。

“至於諸位有家眷在琅琊國的,等諸葛縣丞將你們登記造冊之後,我會想辦法將他們接回來,與你們團聚。”

“小人叩謝使君......”

聽到這裏,已經有黃巾頭目淚眼朦朧。他們投降之後,關心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家眷。

人生在世,少有人能夠為自己而活。他們這些奮力攀登到頭目的黃巾也是如此。他們費盡心思到了今天這一步,多少是為了自己,多少是為了家人,這已經分不清了。

“使君,別的都好說。唯獨家眷一事,隻怕不好辦。”

等這些黃巾頭目退下之後,郭天才憂心忡忡的開頭。他讀過書,思考的方式也跟士卒不一樣。

不然他也不會成為張闓的心腹之一,主掌最重要的夥頭軍。

“張權雖然現在在使君手中,可是此人是否能夠派上用場,還是兩說。況且此人就算能夠派上用場,張闓也不輕易讓東海百姓北渡青州。”

“青徐的黃巾,是他根基所在。這些家眷在誰手中,他麾下的軍卒便會向誰效力。”

“這是小事。”李雲義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我隻是跟他們說會盡力去做這件事情。但什麽時候能夠達成交易,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也不知。”

“家眷一事,還請郭叔父多多上心,不過此事還是盡人事,聽天命。如今朱虛不過一個小縣,無力要陶謙交人。”

“諾。”郭天微微頷首,一揖後卻笑了笑:“使君說的妙哉,盡人事,聽天命。家眷一事無論好壞,隻要我等盡心去做,他們就說不得閑話,也怪不到使君身上。”

“不過使君,這些徐州軍,願意從軍的隻怕不過十之二三。”

李雲義一點也不嫌少:“莫說是十之二三,就算是二三人願意加入朱虛漢軍,也是一個好的開頭。”

“再說了,如今匱乏的並非是士卒,而是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