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武曌收服安西四鎮!軍民狂熱,大周萬年!

道袍老者搖了搖頭,苦笑道:“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陛下的實力,薛仁貴他們很可能已經秘密的向陛下投降了。”

“方才我以推算之法推算武周王朝氣運的變動,武周王朝的氣運正在急劇上升。”

“看來吐蕃是一敗塗地,再也無法威脅到大周了。”

“這樣的話,安西四鎮的人心就會徹底的投靠到朝廷身上,再也不可能指望安西四鎮和吐蕃拖住女帝了。”

“雖然我並不清楚吐蕃與朝廷之間的戰鬥到底是怎麽回事,但從這一戰來看,大周女帝似乎並不是隻有佛門,道門,儒門三家的支持,還有一支不為人知的龐大勢力。”

老者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抹苦澀。

單單是神洲的佛門道門,就足以碾壓他們這些大家族。

而現在,武曌展現出來的,卻是足以鎮壓吐蕃的實力。

這可如何是好?

道袍老者歎了一口氣,下了結論:“經此一役,武周崛起已是定局,我們這些世家,也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了。”

至於此戰的過程。

首先是薛丁山於界牌關之外,擊潰了六十萬吐蕃軍隊。

後來,征西大將軍樊梨花率領二十萬大軍,在白虎關圍剿吐蕃敗軍。

半天之後。

吐蕃三大關隘之一的白虎關易主。

武周與吐蕃兩國,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出兵超過了百萬。

吐蕃的軍隊有63萬,武周的軍隊有45萬,總共是108萬。

按照常理來說,吐蕃軍隊不但人數眾多,而且是出其不意地主動出擊,完全可以占據上風。

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後來的統計,武周在這場戰鬥中,殺傷敵軍一十八萬人,俘獲二十萬人。

吐蕃六十三萬的軍隊,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死傷超過了四十萬。

更不要說在戰鬥中,還有許多吐蕃戰士掉進了水裏,或者下落不明。

如果真的考慮到這一點的話。

吐蕃六十萬的兵馬,這一戰之後,能有十萬就不錯了。

傳聞中,吐蕃帝國的皇帝芒鬆芒讚,在得知這件事情後,當場吐血,昏死過去。

可以說,經此一役,吐蕃徹底斷了骨氣,再也沒有資格與大周爭鋒了。

要知道,吐蕃的總人口也就隻有六七千萬而已。

能上戰場的最多也就是一兩百萬而已。

而且吐蕃境內,多是山林密布,人口極少。

在這樣荒無人煙的深山之中,最有可能孕育出妖魔。

在這種情況下,吐蕃怎麽可能派出全部的軍隊去打仗?

他必須要留一些,用來壓製妖魔。

真正可以投入到外部戰場上的兵力,頂多隻有一百萬人,而且還要麵對眾多的外敵。

而現在,吐蕃一方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死傷超過了四五十萬人。

這支軍隊,一大半都是絕對的精英。

也難怪吐蕃帝國的皇帝芒鬆芒讚會被氣得吐血。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精銳士兵的訓練並不如在曆史上那樣簡單。

派人去打仗,經過幾場戰鬥,最後剩下的都是精銳士兵。

如果是在地仙界,你這樣做,對方一定會說你是在找死。

還沒成為武者,就讓他們去打仗?

這不是找死嗎?

雖然神州的凡人皇朝,不可能像大漢神廷那樣,直接招收天人、真仙級別的修士。

不過,你至少也得是個武者吧?

當然,即便是武者,想要進入戰場,也必須要進行戰陣訓練。

如果沒有軍隊的陣法保護,別說在戰場上廝殺,光是高手之間的戰鬥餘波,就足以將普通軍隊幹翻。

在這段時間裏,吐蕃人在武周的軍隊麵前,簡直就好像是一個夜路上的少女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吐蕃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們都擔心,明天武周的軍隊,就會殺到他們的家門口。

而武周朝廷也借著這一次的外戰,重新奪回了安西四鎮的兵權,獲得了民眾的支持。

正如晉陽李氏先祖所言。

經此一戰,武周的勢力將一飛衝天,勢不可擋!

城門內!

很快,大周女帝的龍舟出現在眾人麵前。

城內的百姓、士兵們,目光中都流露出了一絲狂熱之色。

界牌關,是武周與吐蕃交戰的最前線,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城中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對吐蕃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

武周王朝幫助他們戰勝吐蕃,報了大仇,所以他們才會如此的支持武周朝廷。

更有人說,之前界牌關內的一切布置,都是大周女帝在背後指揮。

所以,對於大周女帝武曌,安西四鎮的軍民們,都是極為尊敬的。

整個界牌關內,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武曌俯視著下方瘋狂的人群。

“朕的子民們,朕來晚了,你們辛苦了!”

武曌輕聲說道,她的聲音很低,像是在道歉。

“我答應你們,你所受到的痛苦,我會百倍償還。”

“我在此承諾,從今往後,戰火與苦難將一去不複返,爾等身為我大周子民,必受我大周庇佑,有我在,誰也別想動爾等一根汗毛。”

“我在此承諾,犯我大周之人,雖遠必誅!”

武曌對著界牌關中的每一個人信誓旦旦地說道。

話音落下,她背後的氣運金龍浮現,發出震耳欲聾的龍吟聲,響徹萬裏!

仿佛是在回應著周帝的誓言,讓在場的民眾和士兵們,都是一臉的震驚。

“陛下萬壽無疆!”

“大周萬年!”

不知道什麽時候,一聲大喝將所有人從震撼中驚醒!

“萬壽無疆!”

“大周萬年!”

“……”

界牌關裏的士兵和士兵們反應過來,眼神變得更加熾熱,齊齊高呼出聲。

千萬人齊聲呐喊,聲浪如潮,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禦海龍舟上的二十六名禁衛軍,連同他們身邊的文武百官,也都齊聲大喝,聲震四野,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