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爭論

“土質檢驗報告出來了嗎?”

“宋教授,您看!”一個學生將文件遞了過去。

看完報告,宋彩月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虞莊青王究竟是什麽人?虞國有這樣一位王,為何會在他去世的三四百年間就在曆史上銷聲匿跡?不合理!不合理!”

“宋教授,怎麽了?”

學生的話,將宋彩月思緒打斷,她將手中文件給了回去:“你自己看。”

“這,這是真的?兩千五百年前的虞國,居然真的掌握了養肥田地的方法?這麽說來?祈年殿內記錄的擁有畝產十二石的作物,也是真的?”

宋彩月頷首:“應該是真的,不過土質是一回事,關鍵還是那種作物的品種。”

“虞莊青王剛剛即位,就找到這樣一種作物,肯定是最為原始的種子,能夠達成這個條件的,紅薯的可能性很大。”

學生問道:“這麽說來,美洲的紅薯莫非是我們的祖先傳過去的?”

“這個無法確定,並無更多史料來證實這個推測,還需要繼續勘探。”

“那宋教授,這個檢測結果,我們需要公布出去嗎?”

思索片刻,宋彩月答:“公布吧!這對於華夏而言,尤為重要!”

當那份檢測報告公布到網上,瞬間掀起網友關注,就連圍脖之上,熱搜都被這個詞條占據。

“什麽土質報告?居然敢把我giegie的熱搜頂掉!”

“那個姓虞的是什麽玩意,居然敢搶我giegie的熱搜!”

“啊?”

“這就是飯圈嗎?”

“有點意思!姓虞的?”

“虞朝術士:我王,臣推算到兩千五百年後您有一劫?虞莊青王:啊?虞朝術士:您會被網暴!”

“666!”

“人才!虞莊青王遭網暴?!”

很快!網暴虞莊青王的詞條也占領熱搜。

隨著事情越鬧越大,官方也不由下場處理。

畢竟這個事情傳出去也好聽,誰能想到有人死了兩千多年會在網絡上遭人針對。

不過樂子人歸樂子人,大部分人還是更在意宋彩月發出來的土質檢測報告。

兩千多年前的紅薯,兩千多年前的養肥土地之法,還有跨時代的軍隊……

為什麽在文獻中如此強大的虞國,此前都沒有在曆史上留有任何痕跡。

很快就有人以這個切入點提出質疑。

麵對網友的質疑,宋彩月卻沒有現身解釋。

她現在還忙著繼續探索虞莊青王的曆史,可沒空跟這些網友掰頭。

不過也有理性的網友在分析。

“天壇遺跡是真是存在的,那卷刻錄紅薯的竹簡也是真是存在,並且官方也給出證據,你難道覺得官方會造假?還是說我們華夏需要杜撰一段不存在的曆史?”

“樓上說的沒錯,我們可不是鷹醬,區區兩百年,曆史痕跡隻能去偷去編。”

“你們說官方不會造假,那難道虞莊青王不能造假?他或許就是在杜撰自己的事跡,想要達到青史留名的效果,否則真有這些手段,我們華夏的實力就不是由‘漢’啟,而是以虞為尊了!”

“可別瞎說了,虞莊青王拿什麽造假?八千陷陣軍?還是擺在我們眼前的天壇遺跡?”

“紅薯怎麽會在兩千多年出現在華夏大地?如果是真的,哪怕虞國失落在曆史長河,紅薯難道也會被埋葬嗎?”

“偌大的華夏,又為何會直到明萬曆才從美洲迎來第一株紅薯?這合理嗎?我隻能評價,虞莊青王想象力無限,能夠憑空捏造這樣一種作物。”

“不可能!人類不可能憑空想象出一種自己沒有見過的存在!”

“老哥說的有些絕對了吧?外星人也沒人見過,為什麽會有科幻電影?”

“就是!我也幻想過跟她的甜美愛情,可她是別人的老婆……”

“啊?哥們姓曹?”

“外星人也好,還是那位曹魏傳人也好,都是根據所見過的事物加以文藝填充出來的產物,是有外物作為參照的。”

“而虞莊青王所提及的紅薯,他是從未見過那類作物,又如何以想象力去豐富它的定義,更何況竹簡之上的紅薯與我們所見的紅薯一模一樣,這是僅僅依靠想象力能填補的嗎?”

隨著網上爭論越來越激烈,本來隻有少數人關注的虞莊青王,瞬間成為了全華夏關注的對象。

其次,也有很多開始針對紅薯一事在網絡上開展辯論。

而宋彩月則繼續在天壇尋找關於虞國以及虞莊青王的曆史。

一天時間,剛剛從曆史長河浮現的虞莊青王成了華夏頂流。

紅薯事件的影響不僅僅是現代華夏,同時也牽動著兩千五百年前的虞國。

在第一批試驗田成功後,季昌命人大範圍的開始養肥土地,同時也在天壇附近開始種植土豆紅薯。

虞莊青王二年底,季昌迎來了第一批土豆紅薯收獲季。

不過目前季昌並未將土豆跟紅薯推廣出去,反而是依靠王權將這兩種農作物隱藏。

藺荇曾諫言,要推廣這兩類主食作物,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虞國國力,卻被季昌拒絕了。

看著這三百畝良田所產,足足五千石糧食,虞國百官皆語塞。

然而,五千石雖多,於全國而言,卻是杯水車薪。

風華郡半年前洪災導致的問題,虞國僅僅是以手段遮掩,並未完全解決。

百官仍舊記得季昌所言,他會用半年時間來解決問題,難道就是以這五千石糧食?

“王上,臣不可否認,這兩類作物產量非凡,可五千石糧食,無法改變虞國現狀,嶺南郡那邊的憂患依然存在,您打算如何處理?其次年關將至,曾被遣往嶺南的風華百姓也都陸續踏上回程。”

於風華百姓而言,不管是在嶺南還是風華,都是餓肚子。

與其死在嶺南,他們寧可選擇回家,落葉歸根,是他們最後的一點奢求。

眾臣之言,季昌也都聽進去了。

他又何嚐不知,僅僅五千石糧食無法從根源上解決虞國的問題。

但想要大麵積種植,定會收到阻礙,因此他需要借助“神跡”,其次就是這五千石糧食不僅僅是糧食,更是他於他國交易的重要籌碼。

“諸位愛卿莫急,今日大殿之上可還有他國客人,切勿在客人麵前鬧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