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財富觀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放眼看今日的社會,有很多人是“富有的窮人”,但亦有少部分是“貧窮的富人”。既然富有,為什麽又說他貧窮呢?
(一)最富的窮人
很多富有的人,有錢不懂得如何使用;有的人,有錢卻用到不好的地方,甚至有錢不肯用,如此,雖然有錢,不也和窮人一樣嗎?
佛經中記載,有位善生長者,一天,他得到了世間上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長者就對人宣布:“我要把這寶貴的東西,贈送給世間上最貧窮的人。”
有很多貧窮的人來向他要這個金色盒子,但是這一個人來要,善生長者說:“你不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那一個人來要,善生長者也說:“你不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
大家覺得奇怪:“你不是真心要把這個金色盒子送給人嗎?”
善生長者說:“我這個金色盒子要送給世間上最貧窮的人,誰是最貧窮的人呢?告訴你們,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的國王波斯匿王,他才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
這個消息慢慢地傳到波斯匿王那裏,波斯匿王非常不高興,說:“我是一國之君,怎麽可以說我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呢?去把善生長者找來。”
波斯匿王把善生長者帶到收藏珍寶的庫房裏,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
善生長者說:“這是收藏黃金的金庫。”
“那是個什麽地方呢?”
“那是收藏銀子的銀庫。”
“那是什麽地方呢?”
“那是珍藏珍珠的寶庫。”
波斯匿王大聲責問:“既然你知道我有金庫、銀庫……這麽多的財寶,怎麽可以在外麵散布謠言,說我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呢?”
在善生長者的心中,認為波斯匿王雖然有錢,但不會照顧社會大眾,不知去做福利人群的事業,雖然有錢卻不會用,這就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
(二)最窮的富人
哲學家蘇格拉底臨死前,弟子問他:“老師,你還有什麽遺言嗎?”蘇格拉底突然想起:“啊!我欠人家一隻雞,還沒有還他。”一個大哲學家到臨死之前,連還一隻雞的能力也沒有,他是否真正的貧窮呢?蘇格拉底的智慧,幾千年來仍然影響著世界上的人,因此,像他這樣的人,他是不窮的,他是貧窮中最富有的人。
佛教中的弘一大師,一條毛巾,一用就是十年以上,已經用到破爛不堪了,他的朋友夏丏尊見到時,不忍心地對他說:“我買一條新的毛巾送給你吧。”
弘一大師回答:“不用,這一條還很好用呢。”其實,他不是貧窮,他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是無人能比的。
又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放棄莊嚴堂皇的精舍,在墳墓洞穴裏、山林水邊間,作種種修行,可以說,他精神上是富有的,已不需要物質上的享受了。
(三)宿因與現緣
財富有宿因而來,也有現緣而有的。所謂宿因,就是過去世帶來的因緣福報。例如,現在能作大老板,光是有學問,如果因緣不足還是不夠的。除了宿因,尤其現世的因緣也很重要,廣結善緣,給人一個親切的微笑,說幾句話讚美人、點頭、握手,隨喜功德,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福德善緣。因此,人生要重視無限的未來,要不斷地播種,不斷地培養未來的因緣,才會擁有財富。
(四)共通與個別
財富在能用上,是共通的,但是在所有上,就有了分別。例如這一棟高樓是你建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所有的,不過在刮風下雨時,我避避風、躲躲雨,在你的屋簷門口站一站。這些樹木花草,雖然是你栽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的,不過我聞一下,看一下,心裏想:“好青翠噢!”電視機是你的,不是我所有的,我可以在旁邊沾沾光,也看一看。所以世間上的許多財富,雖然都是別人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共同享用。
農夫種田,所種的收成,當然是供應大家生活吃用的,但是小麻雀也去吃一點,這也不要緊。所以這個世間,所有是個別的,但享用有時是能共通的。對世間,我們不一定事事物物都非要有所有權不可,隻要我們能夠共同享用,那也是很幸福的。
(五)用錢與藏錢
過去有個人儲蓄了很多的黃金磚塊,全部藏在家裏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30多年,卻一直都沒有用過。這30多年中,雖然他沒用,但有時去看一看就非常歡喜。有一天,這些金磚給人偷去了,那時他傷心得死去活來。旁邊有人問他:“你這些金磚藏在那邊幾十年了,你有沒有用過它呢?”他回答:“沒有。”那個人就說:“你既然沒有用過,那不要緊,我去拿幾塊磚頭,用紙包起來,藏在同一個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當作金磚藏在那裏,這不是一樣可以歡喜嗎?又何必這麽傷心呢?”
所以,世間上所有的金錢都不是我們的,是五家共有,金錢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聚斂,做一個守財奴,終究不是善於處理金錢的人。
(六)福報與現緣
有的人看世間上有的人很有錢,就說:“你好有福報啊。”也有人自以為自己很有福報,但是光有福報是不可依靠的,福報固然要緊,還必須有現世緣,現世的這個“緣”,才是最要緊的。銀行裏的存款再多,沒有再繼續存款,終會有用完的一天。在佛經上,有一個說明現世緣的重要譬喻:
有一個男人自以為很有福氣,祖先留給他的家產很多,所以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連吃飯也要太太來喂他,他才願意吃。有一天太太要回娘家,一個星期以後才能回來,她想到先生連吃飯都不會,怎麽辦呢?
經過一番考慮,她做了一個大米糕,套在她先生的頸上,心想:你餓的時候,隻要張開口就可以吃到,我一個星期後就回來了,這樣大概不會被餓死吧!
這個太太就放心回娘家去了,但一個星期以後回來,發現她的丈夫已經餓死幾天了。
為什麽她先生會餓死呢?因為這個大米糕套在他的頸上,在他嘴前吃得到的,第一天就全部被吃光了,但是剩下在嘴旁的,必須用手去撥一下才吃得到,他竟懶得用手去拿來吃,就這樣給餓死了。因此光是有福報,現世緣不夠,還是不能享受這個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