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
魏王府中的鬆濤館(同第四幕第三場)。八年後,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的秋天,近午時分。桂花、**等正開,晴光滿園。是年曹操封為魏王,呼廚泉單於來朝賀,曹操留置於鄴,遣右賢王去卑回匈奴,分其眾為五部,各立其貴人為帥,選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鬆濤館此時已成為蔡文姬的住處。館中布置有所改變,圖書甚多,牙簽滿架。壁間適當處懸有蔡邕畫像及焦尾琴等,有各項盆栽古玩。
〔侍琴在室中拂拭,摘來菊桂插換館中瓶花。蔡文姬席地而坐,就案寫作。俄而吟哦出聲。
文姬 (吟哦)
妙齡出塞嗬淚濕鞍馬,
十有二載嗬氈幕風砂。
巍巍宰輔嗬吐哺握發,
金璧贖我嗬重睹芳華。
拋兒別女嗬聲咽胡笳,
所幸今日嗬遐邇一家。
春蘭秋菊嗬競放奇葩,
熏風永駐嗬吹綠天涯!
〔卞後步入園中,侍書隨後。
〔先為侍琴所發現,即呼喚文姬留意。
侍琴 文姬夫人,王後看你來了。
文姬 (離席,下階相迎)恭候嬸母午安!
卞後 (答禮)嗬,文姬夫人,你又在做詩了?
〔侍書向文姬敬禮後,步上館階,幫侍琴收拾。
文姬 我很想重新寫一首《胡笳十八拍》來歌頌丞相的豐功偉績,但是做不好啦。
卞後 你剛才念的一首不就很好嗎?(向侍琴)侍琴!你把文姬夫人那首詩,給我拿來看看。
侍琴 (應聲)我就拿來了。(從書案上將詩稿連譜取來,下階,遞與卞後)
卞後 (接看)哦,你連譜都製好了!
侍琴 文姬夫人她做詩,總是連譜一道製的。
卞後 多才多藝的人就有這些好處。(讀詩)這就好了。侍琴,你趕快叫人拿到銅雀台去,叫歌伎們趕快練習,說不定魏王回頭就要用它啦。
〔侍琴接稿將下。
文姬 那才隻有一首呢。
卞後 一首也好,何必要做十八首呢?侍琴,你趕快拿去!
〔侍琴下。
文姬 請到館裏去坐吧?嬸母娘。
卞後 不必了,我們就在這園子裏,一麵走一麵談,不多好?這樣秋高氣爽的天氣呀!
文姬 真的,到了秋天,一切的東西都像含在水晶和玉石裏一樣,但在清涼之中又有一片溫暖的感覺。
卞後 我很喜歡秋天,看來你也喜歡啦。
文姬 秋天是收獲的節季,我看老百姓們都是喜歡的。
卞後 年成不好的時候,那就不同了。
文姬 好在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壽年豐,喜事重重。
卞後 是的,你也有很大的收成,我祝賀你。我聽說,你把你父親的遺著四百多篇,全靠記憶,已經紀錄出來了。你在《續漢書》的撰述上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材料。你真是了不起嗬!
文姬 那全要感謝丞相的鼓勵。
卞後 我正要告訴你一件大喜事呢。南匈奴呼廚泉單於親自來朝賀魏王,昨天已經到了。
文姬 已經到了嗎?真是一件大喜事嗬!
卞後 今天上午魏王接見他們,我還聽說董祀也一同來了呢。
文姬 (更有喜色)董祀也來了嗎?
卞後 他是從長安回來述職,陪伴著呼廚泉單於一道來的。你們怕已經七八年不見麵了吧?
文姬 是啦,我從南匈奴回來已經整整八年了。
〔侍琴入場,走向卞後和文姬。
侍琴 事情真湊巧,我出去就碰著銅雀台的樂師。把歌辭和譜交給她,她說好得很,她們立地就練習。據說,歌辭不長,有了譜很快就可以演奏的。
卞後 那就好了。你去做你的事吧,不要管我們。
〔侍琴應命走上鬆濤館,見侍書已代為打抹停當,二人攜手走入內室。
卞後 昨晚丞相告訴我,董祀的腳已經完全好了,並沒有成為殘廢啦。丞相還告訴我,今天接見了呼廚泉單於之後,他還要親自給你帶很好的禮品來。我問他是什麽禮品,他說“到明天就知道了”,他不肯告訴我嗬。
文姬 多謝丞相那樣關心。不知道有沒有關於我的兒女們的消息啦?
卞後 你又在思念你的兒女啦?
文姬 是的,我離開他們八年了。三年前,左賢王打退了鮮卑人的侵犯,但他自己也身受重傷,醫治無效。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很難過了好一陣,現在總算平靜下來了。以後又傳來一些消息,有時說女兒死了,有時又說兒子死了,都不知道可靠不可靠。我不願意去想啦。
卞後 這一次我看就可以問清楚了,你不必耽心吧。
文姬 這一次董祀和他們一道來,我看他一定會替我打聽清楚的。不過,我實在也有點耽心,萬一他們都死了,我這已經平定了八年的心境,恐怕又要卷起波瀾來了。
卞後 你想開些吧。這些年辰倒好了,前十幾二十年,你想,不是整村整落的人都死淨滅絕了嗎?有的幾萬戶的郡縣,剩下來隻有幾百戶。丞相的詩“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你是熟悉的了。
文姬 (點頭)我很掛念著趙四娘。關於她的消息,卻什麽也沒有。
卞後“吉人天佑”,像趙四娘那樣的好人總會有好處的。好在這一次就可以問明白了。我昨晚還同丞相說,要他讓董祀和你見見麵,他說那是當然的。你們大概很快就可以見麵了。
文姬 謝謝你!嬸母娘!
〔此時侍琴和侍書自內室中捧圍棋棋具出,安置在館的回廊上的一隅。
侍琴 文姬夫人!你好不好同王後一道來下下圍棋?
文姬 嬸母娘,你怎麽樣?
卞後 好吧,我陪你下。我是下不贏你的,你要讓我七個子才行。
〔文姬與卞後步上館階,坐在回廊上對坐下棋。
〔侍書與侍琴二人跪坐在旁邊觀局。
〔有頃,曹操服王服,攜胡兒、胡女入場。其次為五官中郎將曹丕與長安典農中郎將董祀。胡兒此時年十六歲,胡女九歲。可適當配備一些侍從。
曹操 (在館上諸人不注意中,遠遠呼出)文姬夫人,你意想不到的禮品我給你帶來了!
〔館上人聞呼,仰視。文姬與卞後即離局下階迎接。侍琴與侍書收拾棋具及書案等入內室,抱出坐墊,在館中敷陳席位。正中四席,左右各二席。
曹操 (向伊屠知牙師兄妹)快去見你們母親!
〔伊屠知牙師兄妹越次向文姬跑去,在文姬前行屈膝半跪禮,昂首仰望其母。
胡兒 母親,兒伊屠知牙師回來了!
胡女 媽,女兒昭姬小妹回來了!
文姬 (開始有些詫異,繼而眼淚湧出)嗬,伊屠知牙師呀!昭姬小妹!(前進撫抱兒女)
〔母子均喜極而流淚。餘人見此情景,深受感動。
文姬 (漸就平定,挽起其子女,引向卞後)這是王後,你們應該喊婆婆。
胡女 胡兒(向卞後行屈膝半跪禮)婆婆萬福。
卞後 (答禮扶起)哦,這真是再寶貴也沒有的禮品了!伊屠知牙師,你長的這樣魁梧!多大年紀了?
胡兒 十六歲。
卞後 (向胡女)昭姬小妹,你呢?
胡女 婆婆,我九歲。
卞後 真是一對珊瑚樹啦。(回向文姬)文姬,你可高興了!
文姬 感謝魏王和王後。(此時始向曹操及餘人分別敬禮)
曹操 我們都到鬆林裏去走走吧。
文姬 待我來引路。
曹操 (製止之)不,你們母子留在這兒,可以多談一會兒。(向董祀)董中郎,你也陪著談談。(忽有所悟)好,你來見見我的夫人。(向卞後介紹)這就是長安典農中郎將董祀。
董祀 (向卞後敬禮)董祀恭候王後萬福!
卞後 (答禮)辛苦了。你就請留下吧,改天我們再請你談談長安的風土民情。
董祀 是,遵命。
〔文姬、胡兒、胡女、董祀在園中留下,餘人徐步轉入館後鬆林中。
文姬 (向董祀)公胤,你的腳完全好了嗎?
董祀 完全好了。大姐,我感謝你,是你救了我的性命。我這一次回到鄴下來才知道。
文姬 嗬,那你應該感謝曹丞相。
董祀 當然應該感謝。大姐,你知道嗎?伊屠知牙師和昭姬小妹,他們兄妹倆,以後要留在鄴下了。
文姬 哦!不再回匈奴去了嗎?
胡兒 是的,剛才魏王和呼廚泉單於商量好了,單於和我們都留下來,讓右賢王去卑回去。從今以後,匈奴和漢朝真正成為一家了。
文姬 哦,那可高興了。你們四姨婆呢?
胡女 她在前年的夏天,得了傷寒症,死了。
文姬 (驚愕)她死了?
胡女 是的,她死了。前年夏天是我先得了傷寒症,四姨婆衣不解帶地照拂我。我好了,四姨婆就病倒了。大家都說,是我的病傳給了四姨婆,四姨婆是為我而死的。
胡兒 四姨婆臨死時對我說:“妹妹還小,要好好照拂妹妹。要好好做人就像你爹爹左賢王那樣。”她還說,她對不起媽媽,沒有盡到責任。
文姬 (淌下眼淚)四姨婆為你們真是獻出了自己的性命,是我沒有盡到責任。
胡兒 (從懷中取出一麵小圓銅鏡)媽,這麵銅鏡是你留下的,我給你帶回來了。
文姬 哦,這是我留給你爹做紀念的。
胡兒 爹爹在臨危的時候告訴我們:“長大了,一定到漢朝去,看媽媽。”他從懷中取出這麵鏡子,叫我們見了媽媽時,請你允許他轉贈給董大叔。
文姬 爹爹是那樣吩咐的嗎?你們就執行爹爹的遺囑吧。
〔胡兒、胡女把銅鏡獻給董祀,董祀虔誠地接受。
胡兒 媽媽,還有這把寶劍呢!(指示腰上所佩玉具劍)這是董大叔送給爹的,爹臨危時給了我。
文姬 你懂得你爹的意思嗎?
胡兒 我想來是:要我主持正義,誅除外寇,替爹爹報仇。
文姬 你爹爹可以瞑目了。
〔此時曹操偕其餘諸人自館後繞出,文姬拭去眼淚,偕兒女與董祀迎接上去。
曹操 (見文姬淚痕)文姬,你已經知道那些消息了吧?你又在哭啦。你不是說,你向董祀發過誓,你不再悲哀了,你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嗎?
文姬 丞相,我感謝你的教訓。但我現在的哭也不純全為的悲哀。趙四娘死了,她成為了聖母。左賢王死了,他成為了英雄。他們是永垂不朽的。
曹操 好,好,你說得很好,很好!我們還活著的人總要做些無愧於聖母、無愧於英雄的事!好,我聽說,你做了一首好詩啦。我已經打發人去叫銅雀台的歌伎隊出場演唱,讓我們欣賞欣賞。
文姬 (向卞後)大嬸,你把我那首詩告訴了丞相嗎?
卞後 我告訴了他。
文姬 那還很粗糙的啦。
卞後 不,我覺得很好。你看歌伎隊都出場了,試唱一回,讓大家斟酌斟酌也是好的。
〔歌伎隊由回廊入場,轉入鬆濤館中,此時鬆濤館成了臨時舞台。侍琴與侍書將館中坐墊收入,扛出一架懸鼓置於台前一隅,下階,分侍卞後與文姬後。
歌伎隊 (均由女子組成,各抱一大箏,如今朝鮮的伽牙琴。彈者座位與彈法可采用彈伽牙琴的方式;指揮者亦一女子,立懸鼓後,擊鼓成拍,以代指揮;擊鼓者、彈琴者均邊奏邊唱)
妙齡出塞嗬淚濕鞍馬,
十有二載嗬氈幕風砂。
巍巍宰輔嗬吐哺握發,
金璧贖我嗬重睹芳華。
拋兒別女嗬聲咽胡笳,
所幸今日嗬遐邇一家。
春蘭秋菊嗬競放奇葩,
熏風永駐嗬吹綠天涯!
〔曹操及眾人可分成三組:曹操、胡兒為一組;曹丕、董祀為一組;卞後、文姬、胡女、侍琴與侍書為一組。各組中每人姿態,或坐或立,可適當布置。
〔歌唱一遍之後,各人鼓掌,繼複彈唱一遍。
曹操 歌辭是很好的,譜也很好;彈唱得也都很好。今晚在歡迎呼廚泉單於的宴會上可以作為一個節目演出。題目好不好定名為《重睹芳華》呢?文姬,你覺得怎樣?
文姬 題名很適當,請丞相決定好了。
曹操好,就那樣定下來。不過,我還要出一個題目,叫作《生死鴛鴦》,文姬,要請你們表演呢!
文姬 是怎樣的內容?
曹操 就是你們自己的本事。文姬,你陷沒在匈奴,沉溺在悲哀裏,是董祀把你救了。董祀受了誤會,幾乎冤枉被殺,是你把他救了。左賢王臨死的時候,把董祀贈給他的玉具劍留給你的兒子;把你留給他的銅鏡轉送給董祀,這不是他有意撮合嗎?(回向眾人)啊,今天真是四喜臨門嗬。呼廚泉單於來朝,遐邇一體;《胡笳十八拍》之後《重睹芳華》;生死鴛鴦,鏡劍配合;乾坤扭轉,母子團圓。(向卞後)夫人嗬,董公胤未有室家,蔡文姬已無悲憤,這是天作之合啦!讓我們倆老夫老妻來替天行道吧!
〔曹操前往牽引董祀,卞後牽引文姬,引至舞台正中讓他們相向握手。
〔胡兒、胡女上前,麵對觀眾,作屈膝半跪禮。
胡兒 (揚舉右掌,亢聲高呼)
祝天下父母永遠康樂!
祝四海蒼生永遠安寧!
祝魏王與王妃千秋萬歲,萬歲千秋!
〔全場同聲呼和。唯最後一聲,曹操與卞後均未作聲;曹操則高拱兩手,回向全場敬禮;卞後則俯首斂衽,表示十分謙和。
——幕閉·全劇終
1959年2月9日脫稿於廣州
1959年5月1日定稿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