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我
目下是一個令人浮躁的時代。
市場經濟大潮湧來,看到別人大把大把地掙錢,一向清貧且清高的文化人,有點心神不定,心態不平衡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到沿海某一個小鎮呆了幾天。看到一位三十歲的年輕老板為慶賀自己三十歲的生日,耗資三十萬元大宴賓客;看到一個三年前從內地去的農民,住著一棟帶屋頂花園的小洋房,擁有私人財產近億元;看到他們跳一場舞、請一桌客花幾千元;看到那些幾年前連轎車的門都不會開的內地農民,如今一個個開著高級轎車出入海濱浴場、歌舞廳;看到他們給伴舞女郎一甩就是一百元小費……一種悲哀和不平的情緒油然而生。
過去,工廠裏的工人每月拿五元錢獎金的時候,作家們拿每千字十元錢的稿撥,似乎很威武。如今,人家伴舞女郎挽著男人的手臂扭幾圈,就是一百元錢。而一百元錢,作家們要扒在桌子上寫三四千字。而那些“炒”地皮的老板們,一筆生意下來,就賺幾百上千萬元。這在作家們聽來,簡直猶如天方夜譚。
一個從我們內地去的醫生鼓動我:“你又不比他們蠢,你也來辦個公司吧!”
“我?”
“對,你!你有你的優勢。我經常為這些老板看病,對他們頗為了解。他們稀裏糊塗發了財,但他們的文化素質很低,又很想出名,光宗耀祖,有些想寫傳記,有些想寫家譜。你就到這裏辦一個名流寫作公司。名流寫,寫名流。被寫的都是名流。誰不想慕這份虛榮羅!”
被醫生這麽一挑逗,我的血液一下熱了起來,還很是認真地思索了一下:這個公司開展些什麽業務。一,為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總結人生和創業的經驗,寫作出版一套《當代名流》叢書;二,為企業的開業、奠基、慶典進行文字寫作服務;三,承包一些中小企業常年的文字寫作工作;四,為一些企業請社會名流和高層領導題詞、題名……我把這個“構思”或用電話、或當麵向這次新結識的實業界朋友征詢意見,他們都表示支持。有些願意經濟上給予幫助,有些願意在辦公條件上給予方便。我一時熱血沸騰。
我回來了。我回到了我寧靜的家,我回到了我寧靜的書房。
我這個家雖然不豪華,雖然不大,更沒有屋頂花園,但我覺得我這裏多幾分充實。這個充實就是我的事業。在翻找一份資料的時候,我的手無意問觸到了一疊紅本本。這些紅本本裏,有國務院給我發放特殊津貼的證書;有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優秀專家的證書。此刻,這幾天像火一樣在我心裏跳動的那個“名流寫作公司”,一下像掉到了冰水裏了。是啊!我去辦這個公司,也許能多賺幾個錢,但我必須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就像那些伴舞女郎一樣,男人的手一招,你就得馬上前去繞著男人的屁股轉。不然,你就賺不到那一百元錢的小費。辦寫作公司,看起來還是寫作,但人家付錢雇你寫作,人家要你怎麽寫你就得怎麽寫。你還有什麽事業上的樂趣可言?還有什麽作家的個性可言呢?
鼓**了十天、八天的風雨,在我的心頭過去了。我浮躁了幾天的心,又複歸平靜。
我愛我的事業。我愛我寧靜的書房。我愛寫我想寫的、寫來有樂趣的東西。那裏,隻能做為我體驗新生活的一個基地,有時候去走一走,去聽一聽我喜歡聽的新鮮事,寫一點我喜歡寫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