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和描繪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曆程
1945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尚未散盡,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就做了一次旨在瓦解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主題演講。杜勒斯說道:“戰爭將要結束,我們將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黃金,全部的物質力量,把蘇聯塑造成我們需要的樣子。人的腦子,人的意識,是會變的,隻要把人的腦子弄亂,我們就能不知不覺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並迫使他們相信一種經過偷換的價值觀念。用什麽辦法來做呢?我們一定要在俄羅斯找到間意我們思想意識的人,找到我們的同盟軍。我們將訓練一批他們的作家、藝術家,讓這些作家、藝術家學會歌頌和表現人類最卑劣的情感。我們將使用一切辦法去支持和抬舉他們的這樣一批作家、藝術家。我們將以高超的手法,在他們的國度裏,不知不覺間把欺騙和謊言這些人類卑劣的情感都神聖化,讓它綻放出絢麗之花。隻能讓他們中間的極少數人才能認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麽。但是,我們會把這些人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我們要把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根挖出來,把他們的精神道德的基礎庸俗化並加以清除。我們將以這種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動搖和破壞他們對列寧主義的狂熱。我們要從青少年抓起,把主要的賭注押在他們的青少年身上,要讓他們變質、發黴、腐爛,要把他們變成無恥之徒、庸人和白癡一樣的世界主義者。我們一定要做到這一切。”
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後,我在一份內部資料上,看到了杜勒斯這篇演講。我很難描述這篇露骨的演講當時帶給我帶來的強烈震撼。我不知道今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有沒有類似的對付社會主義中國的計劃。然而我想,在美國的航空母艦可以在我們的家門口閑庭信步的今天,在一部美國大片可以盤踞我們各大城市的電影院長達百天、輕鬆卷走中國近十四億人民幣票房的今天,溫習一下杜勒斯六十五年前的這篇演講,很有必要。
溫習這樣的演講,一可以提醒我們,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從來都是尖銳複雜、你死我活;二可以提醒我們在弘揚國家核心價值體係方麵,美國的周密計劃性和持之以恒的堅持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裏,美國生產的影視大片接連登陸中國,從《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到《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從《明天》《2012》到《阿凡達》《太平洋戰爭》,你唱罷來我登場,好不熱鬧。這些美國生產的影視作品在藝術上和技術上,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同時,這些美國生產的影視大片,在踐行美國核心價值觀方麵,在弘揚美國主流文化傳統方麵,在尊崇美國精神方麵,確確實實更需要我們好好學習和研究。我們看《阿凡達》,不能隻看它的電影技術創新,還要看它傳遞著什麽樣的思想和觀念。《阿凡達》就其本質而言,仍是一部傳統的美國主流電影,它表達的還是美國主宰一切、拯救一切的不變主題。如果說它與以往的美國大片有什麽不同,它的不同隻在於它的美國人拯救統治世界的故事更離奇、更極端,這個故事講的是美國拯救、統治外星球和外星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蜘蛛俠這種超人,而是一位下肢癱瘓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
美國的影視大片對美國核心價值體係一直在踐行和堅守,這種踐行和堅守,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我們中國近些年也開始生產影視大片了,我們的這些影視大片是不是都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是不是都在藝術地謳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不是都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不是都守住了“八榮八恥”所界定的基本底線,確實值得中國影視創作界認真反省和仔細檢討。
麵對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態勢,如果我們的影視產品表現的價值觀是混亂的,如果我們的影視作品創作者對一切神聖的東西都不知敬畏,如果我們的影視作品的評判標準隻剩下了票房和收視率,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將無從談起。
文化上的西強我弱態勢,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那麽,作為中國的文化從業人員,在此大形勢下,第一要務到底是什麽?我認為這第一要務就是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決抵製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隻要緊緊抓住了這第一要務,你參與創作的文化產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我抓住了這第一要務,創作了電影劇本《驚濤駭浪》《驚天動地》和《飛天》。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我抓住了這第一要務,創作了電視劇劇本《突出重圍》《英雄時代》《石破天驚》和《開國》。創作這些作品,讓我深刻領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怎樣做才算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正確認識和描繪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曆程。作家和編劇是影視作品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學會認識和描繪這個偉大時代,更為重要。
首先要解決的是怎樣正確認識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到底算不算中國曆史上最好的一個時期呢?從經濟總量上看,到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上看,中國已經發展到了以人為本、讓每一個人活得更有尊嚴的嶄新階段。從政治上看,中國正處在曆史上最清明的一個時期。從文化上看,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榮時期。中國改革開放的國策已經推行了三十二年,經濟社會連續三十二年在和平的環境裏高速發展,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曆史當中,持續時間之長是空前的。這種和平發展持續時間的最長,再加上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的水平最高,當然可以說今天的中國是中國曆史上發展最好的一個時期。今天的中國一點不比成康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天寶盛世、仁宣之治、萬曆中興、康乾盛世遜色。隻有這樣認識這個時代,作家和編劇才能把握住這個時代的最本質特征。
縱觀古今中外文學藝術史,留下來的幾乎所有經典作品,都能體現這些作品所處時代的本質特征。一個作家和編劇,認識所處時代本質特征能力的高下,決定著他創作出的作品品質的高低、壽命的長短。
其次,需要解決的是怎樣正確描繪這個偉大的時代。今日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轉型期,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度的快速提高,是過去幾十年和今後幾十年中國社會發展最為主要的特征。在這樣的社會轉型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影視作品描繪這樣一個時期,分寸感的拿捏至關重要。隻有準確把握了社會的主體生活演進的軌跡,你對這個時代的藝術描繪才可能是正確的。否則,你就是瞎子摸像。
從中國的曆史上看,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文學藝術體裁。春秋有《詩經》,戰國有《離騷》,漢興大小賦,兩晉前後有駢文,自唐以降,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各領**數百年。有人說,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輪到影視作品獨步天下了。從過去二十年來看,中國的影視作品,特別是電視劇作品,確實成了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體裁樣式,也確實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可是要說中國已進入影視獨大的時代,似乎還缺乏一些強有力的證據。
不過,說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影視作品影響力巨大的時期,是可以成立的。影視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樣式,能否能像詩、詞、曲、小說一樣,進入自己的極度繁榮期,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非常關鍵。在未來的一個時段裏,隻要影視作品的主創人員能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能夠自覺地在作品中突出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大限度地擠壓了三俗作品的生存空間,正確認識和描繪出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光輝曆程的影視作品就會層出不窮。到那個時候,中國文化就會進入一個大作頻現、大師輩出的影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