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不知是誰發明了象棋,我十分欽佩那個發明者,這確實是一個極其偉大的發明,一盤棋就是一個小小的法製社會,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車行線、馬走日、象飛田、炮打隔山子、小卒子一去不複還……正因為各有各的行為規範,大家都按規矩辦事,才使這個小社會有條有理、妙趣橫生,使下棋的人百下不厭,其樂無窮。
下棋的人必須按棋的規矩辦事,這是獲得棋趣的前提。假如有人不講規矩,隨心所欲,來邪的,車走日,馬走線,象過河來威脅人家的老將,這棋局就亂了套,其結果隻有一個,沒有意思了。
其實,規則是象棋的根本,在規則之內,下棋的人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可以靈活地調兵遣將,一招一式都顯示著自己的謀略和思考,因而在小小象棋盤中,在規則的基礎上,任人想象、任人發揮,變化莫測,極為有趣。從這一意義上講,規則的固定和不變乃至權威,正是象棋中多變複雜、富有情趣的基礎,其中的哲學含義自不待言。
象棋的規則中最為可貴的一點是從小卒到老將無論級別大小、地位高低、能量大小、品位高下皆有規範、規矩,概莫能外。卒的規則是隻進不退,不能當逃兵,每動一次隻能進一小格的路程,車直來直去,縱橫馳騁,但不能像馬那樣走邪的,象飛田字而不可亂飛,決不能飛到對方的陣地上,炮的威力在於阻山進攻,而不能麵對麵向對方進攻,馬走日,但不能嫉妒人家車而走起直線來。象棋最為可貴之處在於給老將確立了一個活動範圍,即大本營,由於老將工作性質特殊,特在大本營中設立兩個侍衛,關鍵時候侍衛可以為保護老將而獻身。但老將有老將的規範,老將不能走出大本營攻擊對方。應該說,老將雖然是棋局的核心人物,卻沒有任何特權,它隻能在大本營轉來轉去,而且必須走規定的路線,不能走仕的線路,老將不能亂來,老將走的線路仕不能走。這說明,對老將的限製是挺嚴的,這是棋局的需要,假如就憑老將的特殊身份來個天馬行空,任意馳騁,我想這棋局非大亂不可,沒法對局下去,下棋則不成局了。可見,象棋中各個棋子均有行為規則,這是一個多麽重要的基礎和前提呀。
象棋的基礎是規則,規則的基礎是公平。包括老將在內,都有嚴格的行為規則,並不折不扣地執行。在象棋諸子中,沒有超規矩的特殊棋子,這一點很重要。象棋棋子不搞特殊化,沒有“我就是法”、我“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權就是法”那種歪理邪說,象棋是一個“小法製社會”,沒有半點虛假。
象棋中沒有閑子,每個棋子都有自己明確的職責,或負責進攻或負責守衛,或負責配合,總是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沒有一個是濫竽充數的。象棋棋子一致對外,從不搞“窩裏鬥”,不幹自家人相殘的事,它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對敵,毫不含糊。
象棋每個棋子都顧全大局,為了大局的勝利,每個棋子都隨時做出犧牲。一場棋局的勝利,既有留在棋盤上棋子的功勞,也有“犧牲棋子”的功勞,兩者都是勝局的建立者,不可偏廢。如果我們把榮譽都給了棋盤上堅持到最後的勝利棋子,那顯然是不公平的,而留在棋盤上的“勝利棋子”認為功勞全是自己的,甚至居功自傲,妄自尊大,也是不應該的。勝利是所有參戰者的勝利,不僅僅屬於某個或“某些”,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象棋給予我們無窮無盡的啟示。
(原載2001年6月26日香港《文匯報·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