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回民國住兩天

且讓我隨著這書裏的文字,去民國住幾日吧!

陳保才

從北京轉安徽,再回深圳,有點累。歌妮說出去走走吧,我不想動,但還是收拾妥當,出門了。

到小妹家,看她電腦桌上擺了幾本書,走,回民國住兩天,四季誌摩,最美的詩歌,還沒拆封。我看了一眼,便進客廳了。等小妹出來,問她是不是剛買的,我要拆開看下哦。她說好啊。於是,拆開了這本走,回民國住兩天。

是時人選編的民國隨筆集,封麵寫著“心安之處便是天堂,穿越時空,尋找心靈安居之所。翻到目錄,原來是民國文人關於家園的散文隨筆精選,分故都庭院,江南老宅,滬上弄堂和浮生逆旅四部分,都是徐誌摩,魯迅,胡適,林徽因等人的關於家園的文字,古樸而典雅,懷舊的氣息撲麵而來,問小妹,原來你喜歡這樣的文字啊,我以為你喜歡時髦的東西呢。小妹說,看這樣的文字有感覺,現代人的沒有這種感覺。小妹到底是個詩意的人,喜歡的都是這些真正的性靈的東西。”

坐在沙發上,隨手翻了幾篇,魯迅的秋夜,葉紫的嶽陽樓,徐雉的三次的訪問,立即被帶到那種閑適的文人情景裏去了,徐蔚南的快閣底紫藤花裏寫,花下仰望一群蜂,他便想象那無數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女孩子,她們**裸地一塊兒抱著,擁著,吻著,臥著,依著,戲著,而那無數的蜜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子,他們正唱歌給她們聽,奏樂給她們聽,他們是在戀愛。看到這樣的想象便覺得,這隻有民國的文人能遐想出來,現在人浮躁得一塌糊塗,誰有這個閑情逸致呢。我發現我都已經喪失了觀察自然的耐心,前幾日回家,看著雨中的麥苗和菜花,倒是非常欣喜,折了一根菜薹,撥開皮,吃了一口,姐姐說,別被人家打農藥了,我趕緊吐出來。而剛回深圳幾天,我就已經想象不出故鄉的花兒草兒的模樣了。作者寫這篇文章,其實是看到了書裏的一片紫藤花,而回想起了往昔看花的雅事了。我小時候也喜歡放花草樹葉在書裏,現在都好久沒幹過這樣的事了。

陸蠡的橋,寫月下的石橋,魚兒在水中遊,設想魚兒出汗才跳出水麵,末一句“是誰,在托著頤在想呢。”特別閑情逸致。這樣的文字,短小,清淡,放在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看,因為不新潮不毒辣不刺激不過癮,估計連能發的報紙都少。但是,我們的時代,缺的不就是這樣一種清淡性靈嗎?

又翻了幾篇上海的弄堂文章,亭子間,閣樓,上海小房子滄桑,寫上海小房子的盛衰記,其實和風月有關,作者筆調詼諧,帶著俗世的氣息,算是對上海當年風月無邊的再現。江旅上海屋簷下寫了一棟房子裏住的幾個人的人生,素描,卻讓我們看到最真實的上海屋簷,都有曆史的意味。

翻著這樣的書,看看那些文字,古舊的弄堂,亭台,院落,整個人忽然就沉入那民國的氣氛裏去了。而我也禁不住想到前幾天去北京,在北京圖書大廈門口,枯藤,黃昏裏的老樹,特別靜穆,青天裏的一抹鳥雀剪影,便讓我想起鬱達夫故都的秋裏寫的那青天的馴鴿,很有意味。而在街上看到紅色的斑駁的城牆,牆內鵝黃的柳條,剛冒出毛茸茸球的白楊,便想起林徽因寫的人間四月天,這是我感受到的北京的古意,也是文學上的北京。

簽售結束之後,朋友帶我去看老教堂,王府井,教堂旁邊的破敗的四合院,晚上去三裏屯,路上看到城牆,回頭,朋友又特意帶我去簋街,又穿越南鑼鼓巷,看那些還算舊的風景,這是我真正喜歡的,而三天的時光裏,看著這些曆史遺痕,我就真的仿佛回到了民國時代,這才是我想要的感覺,我真想多住幾日,這樣我就可以多多感受一些氣氛了。

也許,我們是該回到民國住幾天了,畢竟,我們的腳步走得太快,人生需要放緩,回民國住幾天,讓靈魂浸潤一下那時的人文性靈,也是好事。

且讓我隨著這書裏的文字,去民國住幾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