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住到魯迅的房間裏

神遊魯迅故居後,我最大的感覺倒不是魯迅故居的設計,而是那種格調和感覺!

陳保才

最近常跟房地產開發商們打交道,去看了幾次房子,我覺得有必要把上海魯迅的故居寫下來,讓大家了解一下,那個年代的房子可以有多好,多有水準。

魯迅的這處故居位於虹口區山陰路132弄大陸新村9號,是由大陸銀行上海信托部投資,於民國20年(1931年)落成的紅色磚木結構的三層新式裏弄房屋,整體看上去給人一種很整潔的感覺,雖然附近鄰居很多,但也還算清靜,不至於影響彼此間的休息。你甚至可以看到旁邊的院落和他們的園子,以及對樓的情景。魯迅的這個房屋占地78平方米,建築麵積222.72平方米,要不是內樓梯占的地方多,還算相當寬敞的。

魯迅故居的客廳在一樓,裏麵放著八仙桌,有5張椅子,西北牆角有1個雙層餐具櫥,東牆放著衣帽架,靠南窗是1台縫紉機。從這裏沿著東牆,往北走,上二樓,前間是魯迅的臥室兼書齋,東麵是鐵床,沿西牆放著大衣櫃、茶幾、2把藤椅和1個鏡台,靠北牆放有1個五鬥櫥,南窗下是書桌,魯迅平日裏就在這裏讀書、寫作。

二樓的後間是個貯藏室,放有很多的木箱,箱子裏裝著許多工具和醫藥。我不知道衛生間在哪,大概是在二樓吧,好像是靠著東邊。三樓前間有個小陽台,中間是魯迅愛子海嬰跟保姆的臥室,除1張大床外基本沒有別的東西,室內陳設簡單。後麵那間是魯迅的客房,據說曾經成功地掩蔽過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裏麵雖有臥具、桌椅和書櫥,但都比較簡單。

現在再來看這幢房子,住的應該算是很舒服。我覺得魯迅選的這個房子很有眼光,譬如那小院子,院牆和門樓是用紅磚砌的,院裏栽有樹木,種有花草,進到裏麵就給人一種很幽靜的感覺。再譬如窗戶,都比較大,無論一樓、二樓、三樓都是靠南的,可以看天、聽風,下麵又是自家院子,也能望望別的景物,估計魯迅累了也會俯望一會吧。客廳、臥室、海嬰的房間都是寬闊的,小貯藏間和客房則相對較小。現在想來魯迅當年住在這也挺有趣的,每天爬樓梯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吧,因為據說他很少去專門鍛煉。

而我們現代常見的普通住房,就隻是一個普通的樓層,裏麵雖有主臥、次臥等分別,但都是在一個層麵上,畢竟少了點登高的感覺。我們為什麽不可以設計成三層的呢?如果能建成魯迅故居的那種樣式就更好了。我想如果有開發商能夠開發這種小樓給普通階層住的話,肯定會大受歡迎。

參照魯迅的房子,再看我們今天的房子,不免覺得有點寒酸和貧乏,除了別墅,普通人的房子都是格子間,小火柴盒,高層,小也就罷了,關鍵是戶型設計上太缺乏想象力了。統一的瓷磚,統一的廚衛設計,統一的牆壁,除了品牌名不一樣,格局與構造基本差不多。更要命的是,現在的房子為什麽就沒情感了呢?無論你去哪裏,無論什麽樣的房間,看著都是一樣的冷冰冰,即使別墅,也似乎缺少了詩情畫意。

而魯迅故居,為什麽就那麽有感覺呢?神遊魯迅故居後,我最大的感覺倒不是魯迅故居的設計,而是那種格調和感覺,雖然也是普通的居民樓,但那種整體感覺卻新鮮而別致,充滿了靈氣與家的感覺,即使放到現在也依然洋氣,洋氣中還夾雜著古典的氣息,這種氣度的房子到哪裏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