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一步禍水東引

劉子義早就預料到,禦林軍對他的態度不友善,當然,為了保命,劉子義根本不在乎冷嘲熱諷。

劉子義卑躬屈膝,上前拱手,語氣哀傷的說道:“我自知對不起各位忠君將士,特來請罪,還望各位通融,讓我祭拜死者。”

禦林軍本來就看劉子義不順眼,要不是因為他,親如手足的弟兄們,怎麽會慘死!

“少在這裏貓哭耗子假慈悲,要不是你無能,他們會死的這麽慘嗎?”

“趕緊滾,滾出去!”

禦林軍將士一個比一個激動,各種汙言穢語,如潮水一般傾向劉子義。

石岩自始至終麵無表情,他雖然知道此時不怪劉子義,但弟兄們皆因他而死,心中怎能不怨恨?

所以並沒有第一時間製止下屬辱罵。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是為他而戰,因他而死,也不顧眾人辱罵,雙膝一沉,直接對著靈位跪了下去,這是他劉子義欠他們的。

眼眶中不禁蓄滿了淚水,無比誠懇的致歉。

“我自知說什麽都挽回不了,是我劉子義的錯。”

“我劉子義再此發誓,有我在的一天,定會善待死去兄弟的妻兒老小,以慰藉各位兄弟們的在天之靈。”

“如若違背此誓言,必將天打五雷轟!”

劉子義平時雖然滑頭了些,但內裏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他說這些也不是演的,而是發自肺腑。

劉子義緊接著拿出聖旨,其實這是劉子義指點,皇帝親筆悼念祭文。

“陛下親筆,嗚呼諸公,為國盡忠,人豈不傷?朕心實痛,酹酒一觴;諸公有靈,享我烝嚐!”

“朕上幼學,誌在四方;好強割據,震懾八荒,權臣之奸,禍亂朝綱,諸君氣概,力保君上,舍生取義,盡是忠良。”

“朕幸得爾,忠義之臣,英靈之士,親筆手書,名垂百世,千古名揚。”

“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

“皇權勢微,若存若亡,若無諸公,何慮何憂,嗚呼諸公,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鑒朕心,爾等盡忠,從此天下,更無知音,痛失諸公,如失股肱,朕心難安……”

禦林軍將士們聽後心頭大震!

這是皇帝親筆寫的悼念祭文?

不少人都以震驚,實話,身體僵硬,不知所措。

禦林軍是皇權親兵,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曾經發過毒誓,誓死效忠皇權。

悼念祭文中,新帝把他們當成親人,當成知己。

士為知己戰死,皇帝痛心疾首,並非拿他們當炮灰,也並非蚍蜉之命。

為君而戰,死而無憾。

有不少人已經紅了眼眶,更有人雙膝下跪拱手行禮,叩謝皇恩。

劉子義雖然執棋,害死手足,但他深陷局中,也一樣身不由己,想到這裏,眾人的敵意已經去了大半。

大概一炷香左右,祭文讀完,劉子義三跪九叩後,大家對他的態度也完全改變。

包括禦林軍統領石岩,直起身對著劉子義拱手鞠躬。

“子義兄,之前是我們不明事理,還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

“不敢當。”

劉子義趕忙攙扶,和石岩稱兄道弟,很快就打成一片,甚至在一起大口酒大口肉。

怎麽說劉子義,也是皇帝親封帝師,和這些五大三粗的將士混在一塊,也是給這些武人足夠大的麵子。

推杯換盞,幾杯酒下肚,劉子義被灌了不少酒,已有三分醉意。

眾位士兵們唏噓一片。

劉子義和石岩一見如故,勾肩搭背,好的跟親兄弟一般。

“以後你們都聽我的,我保證你們升官發財,勇創輝煌!”

石岩看著天色不早了,提醒道:“時辰不早,我們明日醜時還要點卯呢。”

劉子義一聽說他們要睡覺,立刻裝醉,對著石岩道:“今天喝的痛快,我在你們這住下,給我找個住的地方。”

石岩聽後一愣。

“你可是帝師,身份尊貴,我這裏是軍營,都是一些糙漢子住的地方,哪能讓您受這般委屈。”

劉子義可不在乎。

“沒事,隨便找一間能遮風擋雨就行。”

石岩有些詫異,他不理解劉子義為什麽要留宿在這,隻當他是醉了。

劉子義在攙扶下,來到禦林軍住宿的通鋪房,一屋子汗臭味撲麵而來,無處可躲。

劉子義捂著鼻子,臉皺成了一團,心裏苦的一比。

這群大老爺們,汗臭腳臭不說,還打呼嚕,放屁,磨牙……

他前幾天還抱著香妃睡覺,今天就跟這些大老爺們躺在一起,悲哀啊。

借著醉意,劉子義終是抵擋不住睡意來襲,閉上了雙眼在折磨中沉沉睡去。

……

第二天。

早朝,金鑾殿內。

“第二場比試,幹脆就比五音吧。”

“不妥,依老夫看來應該比禮。”

“哼,你們讀書人,就是搞那些彎彎繞繞,要我說直接比武,看我在擂台上將他大卸八塊!”

百官們在朝堂上爭論不休,全都各執己見,討論著第二場比試,要和帝師比些什麽。

龍椅上的皇帝聽得頭都大了,反正不管比什麽,劉子義都是來者不拒,比什麽都無所謂。

視線落在呂相身上,想到昨天劉子義的囑咐,現在就著手出擊。

恭敬的對著呂相拱手道:“呂相。”

呂相拱手回應道:“陛下,老臣在。”

皇帝湊近一些說道:“呂相,朕想跟你聊聊家事。”

呂相略微有些詫異,眉頭擰成川字。

“家事?陛下的意思是?”

皇帝直接切入主題,扔下一記重磅炸彈。

“朕初登九五,皇後之位一直空閑,近來香妃深得朕心,識大體,賢惠,有母儀天下之相,呂相有何異議?”

呂相聽後欣喜萬分,他女兒是皇太後,現在呂家又出來個皇後,二後臨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豈不是說,江山一大半都在他呂家的手中。

“哈哈哈,老臣沒有任何異議。”

朝堂上爭論不休的文武百官,討論聲也逐漸變小,直到落針可聞。

皇帝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大臣們不傻,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這是基本操作。

剛才皇帝有意立後,朝堂上基本就沒什麽人說話了。

當聽到要立呂家人為皇後的時候,金鑾殿上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立香妃為後!

本來呂家就已經權傾朝野,這樣一來,不更是隻手遮天,怕是這有朝一日,大漢就要改姓呂了吧!

文武百官們的重點,一下就從劉子義,轉移到立後的事情上,紛紛慷慨激昂極力勸說。

“陛下,臣有異議,立後之事乃國之根本,萬萬不可草率。”

“是啊,陛下,一國之母,母儀天下,必須要經過反複選擇。”

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呂相憑借一己之力,舌戰群儒,與他們破口大罵,紅臉對峙。

皇帝心中暢快不已,這招二桃殺三士的第一步,禍水東引,效果果然奇佳,瞬間就將權臣一招打亂,讓他們互相內耗,相互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