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附言(1941)

人們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誤解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多數情況下,文學作品的作者本人並不是決定讀者的理解何時結束,誤解何時開始的最佳評判人。事實上,許多作家發現讀者對他們作品的理解比他們自己更透徹。此外,即使是誤解,有時候也可能產生豐碩的成果。

可以說,在我看來,《荒原狼》是我所有的作品中最容易遭到誤解,而且誤解也最深的一部作品。在所有讀者中,那些積極熱情的讀者——而不是那些討厭這本書的讀者——的評論往往讓我大吃一驚。在某種程度上——但僅僅是某種程度上——這類情況的頻繁發生可以解釋為這樣一個事實:這本書是由一個年近五旬的人寫的,書中的內容涉及的是與那個特定年齡相關的問題的書,而這本書的讀者往往又是年輕人。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即使在我這個年齡段的讀者中,我也經常遇到一些人,他們雖然對這本書印象深刻,但對它的內容一知半解。在我看來,這些讀者在荒原狼的形象中看到了他們自己的影子,與他產生了共鳴,對他的痛苦感同身受,懷揣著和他同樣的夢想,但同時他們也完全忽略了一些事實:這本書講述和剖析的不僅僅是哈裏·哈勒爾和他身處的困境,還有另一個更高的、永恒的領域,這個領域是對荒原狼以及他那問題重重的生活的一種升華;“《荒原狼》小冊子”以及書中其他所有關於精神、思想、藝術和“不朽者”的段落營造了一個積極的、寧靜的、超個人的、永恒的信仰世界,這與荒原狼的痛苦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讀者無法認識到,盡管這本書確實記述了痛苦和不幸,但它真正所要講述的絕不是一個對生活已然絕望的人,而是一個對生活仍懷有信念的人。

當然,我不能規定讀者應該如何理解這部小說,我也無意這麽做。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共鳴,滿足各自的需求。盡管如此,如果有很多讀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我將不勝欣慰:盡管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疾病和危機的故事,但這些疾病和危機並沒有終結於死亡或毀滅,而是痊愈。

——赫爾曼·黑塞

注釋:

[1]原注。《索菲亞遊記之梅梅爾—薩克森》,約翰·蒂莫台烏斯(1738—1821)的書信體小說,情緒傷感,是十八世紀閱讀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2]原注。讓·保羅·弗裏德裏希·裏希特(1763—1825),浪漫主義時期幽默的小說家。黑塞對他非常崇拜,並為他許多作品的二十世紀版本寫了序言。

[3]原注。本名:弗裏德裏希·馮·哈登伯格(1772—1801),浪漫主義詩人和思想家。

[4]原注。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1729—1781),大劇作家和文藝評論家;弗裏德裏希·海因裏希·雅各比(1743—1819),小說家、思想家以及理性主義批判家;格奧爾格·克裏斯托夫·利希滕貝格(1742—1799),物理學家、哲學家和諷刺作家。文中出現這三位作家,表明了哈勒爾對啟蒙運動和浪漫主義的興趣。

[5]原注。這兩句格言都出自諾瓦利斯的《浪漫百科全書筆記》,寫於1798年和1799年,是一本涵蓋了科學、哲學和藝術等多個領域的思想著作。

[6]原注。施蒂弗特出生於1805年,奧地利小說家。這裏指的是1868 年他在林茨自殺的事。

[7]原注。讓·保羅(見第9 頁腳注2)1801年的小說《吉亞諾佐的氣球飛行日誌》裏的主人公。

[8]原注。讓·保羅筆下的另一個角色,出自1809年的小說《隨軍牧師施梅爾茲爾的弗拉茨之旅》。

[9]原注。婆羅浮屠塔,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大乘佛教遺址,大約建於公元800年。

[10]譯者注。客西馬尼園,耶路撒冷附近的花園,是耶穌基督被囚禁之處。

[11]原注。出自柏林著名作曲家阿爾伯特·洛爾青(1801—1851)1837年創作的喜劇歌劇《沙皇與木匠納》(該歌劇中的疊句部分)。

[12]原注。尼采的這首詩寫於1884年的秋天,又名《獨處》或《離別》,在他一生中從未發表過。

[13]譯者注。密特拉和克裏希納都是古印度神話或宗教中的神祇。

[14]原注。弗裏德裏希·馮·馬蒂森(1761—1831),一位曾經很受歡迎,但現在幾乎完全被遺忘的新古典主義詩人。

[15]原注。戈特弗裏德·奧古斯特·伯格(1747—1794),“風暴與壓力”期的詩人,以民謠著稱。《致莫莉》這首詩是寫給他的妻妹奧古斯特的,他的妻子多雷特死後,他與奧古斯特有了短暫的第二次婚姻。

[16]原注。克裏斯蒂安娜·福爾皮烏斯(1765—1816),多年來一直是歌德的情人,最終成為歌德的妻子。

[17]原注。這是歌德晚期(1827年)創作的組詩《中德四季晨昏雜詠》中的第八首詩。

[18]原注。雖然歌德對劇作家和小說家海因裏希·馮·克萊斯特(1777—1811)不無欽佩之情,但對他作品中較為悲觀的部分持否定態度,認為那是自毀。克萊斯特於1811年自殺。“古典的”歌德似乎對貝多芬的個性和作品中狂野的一麵也或多或少感到遺憾。

[19]譯者注。樞密顧問是歌德曾經擔任過的官職。

[20]譯者注。加裏波第(1807—1882),意大利國家獨立和統一運動的傑出領袖,軍事家,民族英雄。

[21]原注。瓦爾特·馮·德爾·福格爾魏德(約1170—1230)是中世紀德國最重要的抒情詩人。

[22]原注。“不共戴天的敵人”指法國人被德國人視為他們的傳統死敵。

[23]原注。費城出生的作曲家約瑟夫·A. 伯克(1884—1950)創作的狐步舞《思戀》從1925年開始就很受歡迎。另一首狐步舞《瓦倫西亞》由西班牙作曲家何塞·帕迪拉(1889—1960)創作,1926年成為保羅·惠特曼管弦樂隊的熱門曲目。

[24]原注。克努特·漢姆生(1859—1952),挪威作家,19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哲學家尼采一樣,漢姆生影響了整整一代德國作家,包括黑塞。

[25]譯者注。沃坦,古日耳曼神話中的眾神之首。

[26]譯者注。堅信禮,一種基督教儀式。根據基督教教義,孩子在一個月時受洗禮,十三歲時受堅信禮。

[27]譯者注。路德(1483—1546),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起人、基督教新教的創立者、德國宗教改革家。

[28]原注。“Tat tvam asi”為梵語,字麵意思是“你是那個”,其中“Tat”(“那個”)指的是所有宇宙實相的基本原則,“tvam”(“你”)表示個人內在的自我。印度教吠檀多派認為,如果兩者達到“合一”,那麽“你”就獲得了救贖或解脫。

[29]原注。這是黑塞杜撰的書籍,暗指著名的德國民謠集《少年的魔號》,這是浪漫主義作家阿希姆·馮·阿爾尼姆和克萊門斯·布倫塔諾在1806 年至1808年間收集的。然而,通過稍微改變書名,黑塞也暗指了德國精神病學家和藝術史學家漢斯·普林茨霍恩(1886—1933),特別是漢斯於1922年的研究《精神病人的藝術性》,其中包括海德堡大學精神病院的許多病人創作的畫作。

[30]原注。“啊!朋友,何必老調重彈!”這是《歡樂頌》之前的介紹性片段的開頭部分。(貝多芬在第九交響曲中引用了席勒的詩歌《歡樂頌》的一部分作為主題合唱曲。)1914年11月黑塞在報紙上寫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使用了這句話作為標題,譴責當時(一戰初年)普遍存在的尖銳的民族主義論調。

[31]譯者注。莫紮特的歌劇《唐璜》裏的角色,他在最後時刻要求唐璜悔改,但被拒絕,唐璜隨之墮入地獄。

[32]譯者注。莫紮特的歌劇《唐璜》裏的角色,他是唐璜的仆人。

[33]譯者注。絞刑架下的幽默,指的是在逆境或險境中用於自我安慰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