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麵瞎猜測,下麵亂拆台 1.有些人,為什麽一定要走

1630年1月2日,皇太極率領滿洲八旗、蒙古兩旗之兵,抵達永平城下,環城紮營,把永平圍得水泄不通。

這次攻城,和每次攻城一樣,皇太極依然帶著眾貝勒,騎馬繞城一周,選擇最佳攻擊點。

這天晚上,前哨士兵在巡邏時,抓住一名明軍士兵。經過審問得知,這個人在劉興祚手下當差。他說,劉興祚跟隨袁崇煥一起進關,袁崇煥命他協守永平。這次,劉興祚帶著15名滿洲兵,500名蒙古兵,準備去沙河。走到半路,聽說八旗兵要攻打永平,便改道太平寨。

把守太平寨的後金兵不多,隻有50人。等劉興祚的隊伍抵達時,後金兵正在吃飯,毫無察覺。劉興祚趁後金兵沒有防範,突然發動襲擊,斬殺50名後金兵。

劉興祚認為自己立了功,便讓下屬帶著20顆後金兵的人頭,到永平城兵備道鄭國昌那裏領賞。沒想到,那住下屬不但沒領到賞,反而成了後金兵的俘虜。

皇太極一聽到劉興祚3個字,就恨得牙根兒疼。他認為,劉興祚是個人才,自己對他也不薄。沒想到,這個可惡的家夥,卻用詐死的辦法,不但把後金圈子裏所有人欺騙,還投靠了明政府,掉轉槍口打後金。

這幾年,皇太極一直惦記著劉興祚,尋他不著,找他不見。這一次,他居然送上門來,豈能放過?皇太極立即召集貝勒、大臣開會,研究劉興祚的事情。

在會上,皇太極對貝勒、大臣們說:“這個劉興祚,大家都知道。上次跟隨二貝勒阿敏攻打朝鮮時,立下不少戰功,我也及時封賞了他,官至副將,乃漢官中最高的職位。他犯了錯誤,也特例寬容。沒想到,他居然詐死,蒙蔽了大家,暗中投靠明朝。我認為,追殺這樣的叛徒,比攻打永平還重要,你們認為呢?”

在皇太極看來,一旦選擇了做後金政府的戰士,戰死才是其唯一的使命。投降,是絕對不允許的,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現在是這樣,以後更是。

眾貝勒、大臣也認為,必須嚴懲劉興祚,讓他為自己的可恥行為付出高昂的代價。

皇太極見大家在處理劉興祚這件事上,意見非常統一,就命令阿巴泰、濟爾哈朗帶領五百人馬,前去捉拿劉興祚。

劉興祚詐死,是怎麽回事呢?

劉興祚,是明將劉梃收養的朝鮮人。在天命元年投降後金政府,隸屬正紅旗代善旗下。他以出眾的才能,為後金政府作出不少貢獻,被努爾哈赤賞識,一再擢升,官至副將。但是,劉興祚發現,無論他怎樣努力工作,在後金圈子裏,依然沒有人把他當人看。他與滿人做同樣的工作,取得同樣的成績,得到的封賞要比滿人少得多。

不論劉興祚為正紅旗爭得多大榮譽,就因為他不是滿人,代善依然恣意欺淩他。許多滿人,比如阿敏、阿巴泰、阿濟格等人,從心裏就瞧不起他,對他張嘴就罵,伸手就打,讓他覺得自己生得渺小,活得憋屈。

在後金圈子裏,劉興祚活得一點兒尊嚴都沒有,實在沒法待下去,便給毛文龍寫了一封信,表示他投降後金,實屬無奈。雖然他身在滿營,卻心係大明,現決定投到毛大帥帳下聽用。

劉興祚讓兩個靠得住的家奴,把這封信送給毛文龍。沒想到,這兩個人被後金政府的士兵抓住、殺害,發現這封信,上報到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據此逮捕了劉興祚。

在審訊過程中,皇太極得知劉興祚在後金圈子裏的狀況,對他的做法表示理解,下令對他的違法行為不予追究。劉興祚投降後金政府之後,一直住在沈陽郊區。這件事發生後,皇太極要求劉興祚搬到城裏住。

住到城裏,跟滿族人接觸機會更多了,受氣的時候也就更多。劉興祚沒辦法,隻好裝作要上吊,以表達自己對後金政府不滿。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又命他搬回郊區。

劉興祚對後金圈子裏的人,早已經絕望。於是,他繼續與弟弟們謀劃,最後決定派弟弟劉興賢,先去投靠毛文龍。

劉興賢投靠毛文龍之後,劉興祚見誰就跟誰說:“我弟弟已經逃跑,我這個當哥哥的,脫不了幹係,肯定是要被殺頭的。與其被殺,還不如自己作個了斷!”

於是,劉興祚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自己的妻子。他妻子是皇太極身邊的紅人薩哈粼奶媽的女兒,交代她把這封信轉交給薩哈粼。另一封信,交給他的小妾,讓她轉交給巴克什達海。

在這兩封信中,劉興祚述說他雖然忠心報國,卻經常遭到無來由的謾罵、詆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為此,他心有顧忌,寢食難安,擔心自己被陷害,死得不明不白。與其如此,還不如一死,一了百了。

劉興祚又給好友庫爾纏寫了一封信,求他幫忙。要庫爾纏在他死後,把他葬在邊外的紮木穀。

庫爾纏是額駙索塔蘭次子,從小在努爾哈赤的宮中接受教育,精通蒙、滿、漢語言,是後金政府出色的外交家。他曾為後金政府獲得多次重要談判的勝利,深受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領導人的欣賞和重用。

庫爾纏這個人,正直、重義氣。他和劉興祚非常投緣,成為莫逆之交。

對於怎麽“死”,劉興祚早就想好了。平日裏,他喜歡聽瞎子彈弦子說書,經常把瞎子請到家裏,為他彈唱。

那天晚上,劉興祚像往常一樣,把說書的瞎子叫到家裏,自己一邊喝酒一邊聽書,不時為說書人叫好。盡興處,他把手上戴的金扳指,戴在瞎子的手指上,算作獎賞。瞎子非常高興,盡力表演。

劉興祚叫說書人停下來,陪他喝酒。說書的瞎子哪敢不從,幾大杯招呼下去,便醉爛如泥,人事不省。

劉興祚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勒死瞎子。放火燒房後,他連夜騎馬潛逃300裏,跑到大明那邊去了。

達海、庫爾纏接到書信後,意識到劉興祚可能要自殺,急忙到他家進行阻止。等他們趕到劉興祚家裏時,那裏已是一片火海。

大火被撲滅後,他們在屋子裏發現一具麵目全非的焦屍,隻能根據那枚金扳指認定死者應該是劉興祚。達海、庫爾纏抱著屍體痛哭一陣後,把劉興祚的死因、死狀上報給皇太極。

皇太極為劉興祚的選擇感到惋惜。為了表彰劉興祚生前對後金政府所作的貢獻,皇太極讓劉興祚的兒子劉五十,接父親的班,襲副將之職。

劉興祚的兄弟、親屬們提出,按照劉興祚生前的遺願,要求把其屍骸葬在紮木穀。皇太極批準。一家人借著為“劉興祚”遠葬的機會,逃離沈陽,到明朝與劉興祚會合。

後來皇太極從投降後金政府的明朝官員那裏得知,劉興祚根本沒有死,覺得自己被狡猾的劉興祚給耍了,氣急敗壞,發誓一定要嚴懲這個敗類。

現在,劉興祚出現在皇太極的麵前,他豈能放過?他一定要讓所有人看到,欺騙他、背叛他的人,會落得什麽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