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消費的常見陷阱

都說女人的錢好賺。為什麽?因為女人消費時沒有男人理性。她們在消費時,常常落人下列陷阱。

1.愛買打折貨,易落陷阱

說到女性購買打折商品,大多數女性都能講出幾分道理來。大熱天買皮貨、大衣,三九天買體恤、時裝裙,這屬於正常的時令性打折。商家的目的是將過季商品銷售掉,以便及時收回資金。眾多家庭主婦和一些白領女士們受其吸引,爭相揀便宜貨,以求獲得實惠。對此,買者賣者均無可非議。至於“斷碼出貨”“樣品處理”這類打折,恐怕也還都屬於正常的購售範圍,主婦們和白領女士們偶爾為之也未嚐不可。然而,對於那些假意打折的商品,廣大女性可不要輕易上當。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也是個陷阱。”這句話說得一點沒有錯,要知道天下沒有白撿的便宜。

女性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隻要物品便宜,她們就會義無返顧。於是商人們紛紛打出了“忍痛大削價”“免費贈送”“巨獎銷售”等高招,遍街林立的專營“特價商品”的商店也應運而生。女人的消費心理是:不管是一盒火柴,還是一根發卡,隻要能夠占到便宜,她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打開自己的錢包。

在如今的街頭,我們隨處可見,商家動則掛出“拆遷大甩賣”“大出血”“跳樓價”的牌子,抑或“原價198元,現價58元”“原價1080元,現二折起售”的標語,特別提醒廣大女性須小心從事,千萬不要輕易購買。有位做服裝生意的店主曾經進了兩款女裝,式樣、麵料都還可以,開始店主挺本分,一款短袖襯衫開價39元,一款裙子開價50元,掛上架後接連三天無人購買。於是,他的一位朋友代為操作,變了個花樣:襯衫、裙子合在一起,原價188元,現對折出售且去零為整,90元一套,結果引來了不少女士的目光,沒兩天便全部售光。由此可見,一些愛買打折貨的女士們,麵對換湯不換藥的所謂打折貨,常常缺乏辨別能力。正確的做法是:務必弄清商品的質價比,確認自己是否確有需求,且證實是貨真價實後才可掏錢購買,否則必然會落人商家的銷售陷阱。

2.無端攀比,得不償失

無端攀比是許多女性購物常見的毛病,尤其那些愛美、愛時尚的女性們,對此更是愛不釋手。

有一位李女士,四十出頭,在一家外資企業做內勤工作多年,平時李女士與幾個年輕女白領的關係都非常不錯,形成了一個關注時尚、時常一起逛街購物的小圈子。公司裏還有另外同樣的小圈子,並因此形成了暗自攀比競爭的局麵:人家昨天穿新買的意大利名牌服裝,拎意大利品牌皮包,今天,李女士一夥必定要穿新買的法國名牌時裝,拎法國產的皮包;今天,人家提前穿上了夏季連衫裙,明天李女士等一定要更超前,把剛買來的新式吊帶裙穿上。她們就這樣互相攀比鬥爭,攀比來攀比去,最樂意的還是商家,貨出錢進,隻不過是多派發了幾張貴賓卡而已,何樂而不為呢?而李女士她們卻是最慘的:皮夾裏總是空空的,銀行卡裏也所剩無幾。為了攀比買來的時尚衣物,有的並不適合長久穿著,於是剛買不久的衣物要麽壓箱底,要麽落得送人了之的結果,實在是自食其果。

女人對世界和社會的重大新聞通常是充耳不聞,而對於周圍的事情卻特別關注。看到鄰居買了一架鋼琴,她們就會想:難道我家沒你闊氣?我一定要買一架超豪華型的。看見中意的時裝,第一天她們還能忍痛割愛;第二天如果看見別的女人已經買了,穿上顯得光彩照人,這真是比揪心還要難受;到第三天早晨,她會奪門而出,爭當第一名買主。“你有,我為什麽不能有?”大多數的女性都有這樣的心態,這是女人的天性。

3.輕信朋友,常做“冤大頭”

男人購買商品往往目的性很強,走進店堂,往往直奔櫃台,買完就走。女性購買商品就大不相同了。買前會相約多人同往,還常常會先向熟人、朋友討教、谘詢,隨後幾個人會商議、評判一番,事後如果買得滿意並受人誇獎,還會成為商店和所買品牌的義務宣傳員和推銷員,勸自己的小姐妹也趕快去效仿購買。

朱女士就是一個典型。雖然她已經40多歲,身材肥胖,可以說是個半老徐娘,憑著家境優越和做老板的丈夫的“麵子”,平時一批相好的小姐妹們都對她“禮讓”三分。為此,每當外出逛街購物,隻要朱女士看中的,不管好看不好看,她們都順著朱女士意見說好並勸其買下。有兩個做生意的小姐妹,更是常常投其所好,主動為朱女士介紹一些所謂品牌服裝、化妝品,甚至鑽石、首飾、古董之類物品,編成種種故事,盡量說服朱女士:這麽好的東西非常適合你,不買真的非常可惜。於是,輕信小姐妹和朋友的介紹,朱女士不但一次次花錢買這買那,而且還常常成為所買之物的推銷員。據悉,在朋友們的介紹和“幫助”下,朱女士眼下已擁有上海10多家高檔時裝、化妝品、首飾商店和廠家的金卡或貴賓卡,成為這些商店、廠家固定“交錢”的常年客戶。其實,別人在背地裏對她的評價是沒有眼光、沒有頭腦,別人說什麽她就信什麽,是個不會當家的女人,這樣的人永遠隻會做“冤大頭”。

4.覺得有用、漂亮、便宜就買回來

不少女性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曆:明明不要買多少東西,但在超市或商場裏一圈下去,又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胡靈就是這樣的人,她逛商場經常是在一種無目的的狀態下進行的。看到一個小型的刷鞋器,看價錢也不貴,就買了下來,但買回家後一次也沒有使用過,因為她上班的寫字樓門口有免費的刷鞋機,把腳一伸就可以將鞋子刷得幹幹淨淨,連腰也不用彎!

在胡靈的家裏,除了刷鞋器外,沒有派上用場的還有漂亮的絲巾、無處掛放的十字繡繡品、各種別致的指夾刀以及一些極少派上用場的果汁機等。這些東西大都不貴,放在家裏除了占地方外,幾乎沒有什麽作用,實實在在成了“雞肋”。

在你掏出口袋裏的錢買單時,你應該問一下自己:這是我需要用的東西嗎?如果你隻是因為商品看上去漂亮,或感覺總會有用得著的時候,或價錢便宜,那你不如不買。何必和自己的錢過意不去呢?

5.小恩小惠迷了眼

前不久,同事美佳在附近一家商場買了瓶洗發精,商家贈送漂亮絲巾一條。一條小小的絲巾係在美佳脖子上時,被辦公室的幾個女人讚美了一番。當她們得知絲巾是贈品時,一致通過:“明天去買瓶洗發精!”於是她們脖子上都係上了一條免費的絲巾,當然,她們也都有了一瓶適合油性發質使用的洗發精。

沒過多久,女人們怨聲載道:“什麽破絲巾,洗一次就皺皺巴巴的,還裂了許多小口。”更糟糕的是,雅晴本來就幹性的頭發變得更幹燥了。

你是否覺得有點“買櫝還珠”的意味呢?為了一條外表漂亮的絲巾,而去買價格不低且不適合自己的洗發精。可見,一是她們沒有考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實用與否;二是她們被“金玉其外”的絲巾所迷惑,就像買珠人被盒子吸引住了,而無視珠子的價值一樣。

其實,稍稍多想一下,就該明白這不過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贈送的一點“金玉其外”的物品,也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早已把贈品的價值轉加到販賣的物品上了。可見,受益的最終還是商家。因此,一個理智的顧客是不會為這些小恩小惠所動的。

生活中,大到商場,小到攤販,把這種本質上相同的小恩小惠搞得沸沸揚揚的,可謂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如“買一送一”甚至“買一送三”、“免費贈送”、“幸運大抽獎”等,讓人應接不暇。實際上這個時候就有人把已經過時的滯銷產品,甚至假冒偽劣產品擺上櫃台,或作為贈品推銷出去,而且大賺了一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顧客往往“心甘情願”地買下,並且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