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兩便,悠然處之

什麽是得?得到嬌妻是得吧,但你在得到的同時,意味著要失去單身時代的無拘無束。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得吧,但也意味著你失去進入其他更好工作的機會……世界上任何一個得到,必然伴隨著失去。同理,世界上任何一個失去,也意味著得到。其實,得與失之間亦此亦彼、互相依存、互為轉換的關係,在婦孺皆知的“塞翁失馬”寓言中,已經對此作了形象的展現。

然而,生活中不乏有人看不透徹,想不明白。那些自以為精明的人最容易患得患失。患得患失的人不僅為失而痛苦,還會為得而憂慮。失去了官位會痛苦,而得到了官位也未必開心得起來,他們會為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而憂慮,為再往上爬而傷神。這種人處心積慮、挖空心思、巧取豪奪,整天生活在這樣的心態之中,即使是權傾天下、富可敵國,又有什麽生活的質量?

人的情緒與行為很容易被得失所左右。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經曆得與失。得到自然高興,失去難免悲傷——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但深諳糊塗三味的人,不會輕易為了得失而費神。

羅君從高中起就一直暗戀同學周豔,在他青春的日記上,有太多關於周豔的文字。他簡直無法想象自己如果不能得到周豔,以後的一輩子會如何度過。他得到了嗎?沒有,在大學畢業的那年,羅君向她坦言了自己的心事,卻遭到了委婉的拒絕。羅君感覺天塌下來。天真的塌了麽?肯定沒有,十年後的同學會上,我們見到羅君一家三口和周豔夫妻兩人。他們各自有了自己幸福的家。

類似羅君的經曆,我們不少人一定也有過,曾經那麽地深愛一個人——比如初戀,認為對方是如此攸關自己一生的幸福。但初戀又有幾對能成的?大家不還是照樣該幸福的幸福,該痛苦的痛苦?而那些從初戀如願走向紅地毯的幸運兒們,後來也不是有幸福的也有痛苦的?

我記得我在兒童時因為丟失了一個漂亮的鉛筆盒而傷心哭泣,少年時為一場球賽輸了而徹夜難眠,青年時因為失業而痛苦異常。這些事情,在當時的我心中是何等重要!但事過境遷後的今天,我發現那些事情其實都不怎麽重要。也就在我發現這個現象後,當我再次遇到“很嚴重”的事情時,我會努力告訴自己:沒關係,這事沒有那麽要緊,也就像我丟失的文具盒或輸了的球賽一樣,並不會對我人生造成多大的影響。這樣一想,心裏就豁然開朗了。反過來看,當你突然得到一個驚喜時,也不必過於高興,因為,得到的也許就是兒時的鉛筆盒而已。

人一旦想通了,再遇上什麽得失就會不怎麽放在心頭了。民國時期著名的新月派詩人徐誌摩曾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他在追求陸小曼時說的話。他得到了陸小曼,但為了滿足陸奢靡的生活,他頻繁地往來於南北授課,最後將自己34歲的生命獻給碧藍的天空——他死於1931年的飛機失事。他終於輕輕的從陸小曼的身邊走了,正如他輕輕的來,他輕輕的揮手,沒有帶走陸小曼身邊的一朵雲彩。

看了上麵這個小故事,我們難道不會糊塗嗎?如果徐誌摩沒有得到陸小曼,他的生命會在風華正茂中凋謝嗎?如果他沒有在風華正茂中凋謝,在往後苦難深沉、變幻莫測的中國時局中,他的愛情以及他個人,又會麵臨著怎樣考驗?到底是得之是我幸還是不得是我幸?我們不知道答案,我們糊塗了。在糊塗之中,我們對於答案不再追問,對於得失不再看重。

榮辱得失是長久不了的,世俗的榮譽隻能給人帶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