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真能實現這個願望的話,自己也覺得不枉在這滾滾紅塵中走過一回。但這個美好的願望並不是誰都能夠實現的,隻有少數人能在人生的征途上一路過關斬將,建功立業,更多的人則徘徊在平庸與失敗的邊緣。

個人麵對的舞台愈來愈寬闊,誰甘於平庸?誰甘於失敗?“成事不足”是平庸者心中永遠的痛,“敗事有餘”是失敗者心中永遠的傷。這種徹骨的傷痛,有時甚至超越了平庸與失敗本身。

究竟怎樣才能成就事業,在人生的舞台上成為一個人人尊重和景仰的成事者?

有一位湘籍的農村小夥子,在深圳一家小工廠做搬運工,月薪三百多元。一天,他在深圳街頭看到,各式各樣的招牌要麽鏽跡斑斑,要麽缺筆少劃,而這些破舊的招牌與美麗的深圳是如此不協調。此時,他也看到了財富在向他招手,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當即辭工,湊了1000元的本錢做起了招牌美容生意。如今,他已經是一個擁有多家招牌美容公司的大老板了。

破舊的招牌每個城市都有,人們早已司空見慣,可有誰看到了其中潛在的巨大商機?隻有這個小夥子用他成事的眼光看到了。成功女神怎麽會不青睞他呢?不過,這個小夥子的眼光雖然敏銳,創業過程中也曾因一次看“走眼",險些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他重用的一個經理將他公司的所有流動資金卷跑。這次沉痛的教訓,更使他明白了看人、識人的重要性。

成就一番事業,固然與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勤奮、機遇、膽量、韌性等許多因素息息相關,但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眼光。沒有成事的眼光,其他成事的因素再完備,個人成事的幾率也會大減;反之,則成事的幾率會倍增。

成事的眼光不單要投向外物、他人,還要注重對自己的審視。成事的眼光是一種知己知彼的眼光,代表一種大智慧。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是的,人生的許多事情總是讓人難以看清、看透,但又有誰借你一雙慧眼呢?你隻能依靠自己。努力培養和運用成事的眼光,你就會智慧叢生,輕鬆寫意;努力培養和運用你成事的眼光,你就會在成事的路上綱舉目張,舉重若輕!

編 者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