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節點之三:親戚

俗話說: “是親三分近”。親戚之間大都是血緣或親緣關係,這種特定的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的關係的親密性。這種親屬關係是提供精神、物質幫助的源頭,是一種應該能長期持續、永久性的關係。因此,人們都具有與親屬保持聯係的義務。在平常保持好親戚密切的關係,在困難時期,求助親戚才最有利。

親戚關係“不走不親”, “常走常親”,這是中國人一貫的觀點,隻有經常的禮尚往來,才能溝通聯係,深化感情,密切親戚關係。

有人認為走親戚挺麻煩的。此話不對,純潔摯密的親戚關係,是中國傳統的一種人情味較濃的人際關係,不能蒙上庸俗的麵紗。隻有建立在親近、相互關心、常聯係的基礎上,才能建立真誠的親戚關係,如果彼此間少了經常性的走動,那就可能會出現“遠親不如近鄰”的局麵了。

“常來常往”經常到親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聯絡聯絡感情,這樣是非常有益的。

劉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經過幾年的辛苦經營,現已擁有相當的資產,到底是什麽原因使他在短短幾年內擁有數目可觀的資產呢?

在一家報紙記者采訪他時,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自身的努力與勤奮固然是我成功的關鍵因素,但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親戚很多,在我未發達時,經常拜訪他們,以致彼此間關係都特別好。後來,在公司小有規模後,我仍不忘經常與他們保持聯係,正是因為這種密切來往,我的親戚都對我非常不錯。剛創業的時候,資金有一半是由他們籌借來的;辦公司遇到困難時,也有他們的幫助與鼓勵;就是他們中的一些人,現在也在我的公司裏幫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總之,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我最注重的就是親戚關係,也正因為我與他們保持密切的關係,得到了他們無私的幫助和支持,我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在劉某的談話中,我們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來常往在親戚關係中的重要性,但有一點,就是千萬不可有貧富貴賤之分,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地位較高而不與窮親戚來往。這樣下去,親戚們自然會對你冷眼相待,那時再想搞好親戚關係,就難上加難了。

親戚與親戚之間的來往,除了一個“往”字,還要講究一個“來”字。它的意思是除了經常到親戚家走動外,也要經常邀請親戚們到自己家裏做客,利用自家的空間與親戚聯絡感情,做一回主人,熱情款待他們,既溝通了感情,又密切了親情,讓他們有一種到了自己家的感覺。那時間一久,親戚之間的關係會處得異常融洽。

也許,就是如此平常的“常來常往”,才會在以後的關鍵時刻,得到親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為“常來常往”是沒有用的,不必要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於情、於理都要掌握運用這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