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莊重知禮 優雅有加 先學禮而後問世

彬彬有禮是一個人最美麗的飾物。

——歌德

什麽是社交禮節呢?簡單說就是人與人相處、相交所遵循的規範。

禮節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也不是上流社會中特有的規矩,而是任何一個階層的每個人都應懂得並遵行的生活修養與準則。

說到社交禮節,一般人往往有高深莫測之感。老一輩人常常告誡年輕人:入社會之前要先把禮節學好,才不會被人笑話!這就是“先學禮而後問世”的說法。舊有的禮節繁雜瑣碎,單單要記牢一套虛字眼的應對說話已經夠多的,還有一大堆起座言行的規矩。這種舊的“社交禮節”往往令現在的年輕人敬而遠之。

禮節當隨時代的變化而賦予新的形式和內涵。今天社交生活中所運用的新禮節略有不同以往,其“禮”,是教人尊重與關心他人,合乎人情;其“節”,是教人在言行舉止上要恰如其分,合乎事理。通過“禮節”,使大家相處得更加友好,和睦……所以,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問題,並不高深,也不繁褥,而是簡單易行的。

社交禮節本來就不是講求形式的東西,保持彬彬有禮的態度,以及注意儀表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隨時隨地關心朋友、尊重朋友的精神,甚至在公共場合也必須關心和尊重他人的原則。譬如:在街上無意間踩了別人一腳,能說一聲:“對不起”;在公交車上能讓座給老弱婦孺;在與他人談話時能做到耐心地傾聽……這些就是禮節。說它難嗎?誰都可以做到。說它易嗎?做到的人卻不多。

學習禮節雖不是一件難事,但要做到處處講禮節倒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禮節不等於一套公式,並不等於“鞠躬如也”。禮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有位朋友說得好:“要學習禮節,最好是從公共場合待人接物做起。”此話說得真是恰到好處,禮節原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共守的東西,大家都講究禮節,人們相處就會更融洽、更友愛、更和睦、更團結起來,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有許多人能夠在社交場合中講求禮節,而且顯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但是當他在公共場所中,卻顯得粗魯和蠻橫,爭先恐後,唯恐吃虧。我們在搭乘公共汽車和上火車時都可以見到這種現象,人們一窩蜂地上車而把老弱婦孺擠在一邊;在車輛上也蠻橫地霸座一方,對老弱視而不見……這種人盡管是社交場合中的君子,社交能手,但由於他隻講個人利害得失,因此,可以說他在社交場中的禮節是虛偽的。禮節不是為表演用的,而是日常生活中,體現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精神。一個人能夠做到處處講禮節,那麽,當他出現在任何社交場合也決不會失態。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因此,當受到別人尊重時,自然會感到快樂;當受到別人輕視時,自然就會覺得氣惱。不管在任何時代,這種導致人與人相處的關係始終不變,這是人類的通性。而促使這種關係相處圓滿的最好方法,就是“禮”。它代表尊敬、尊重、親切、體諒等意義,同時,也是個人的修養的體現。

中國人的民族性較西方人含蓄,因此,特別講究禮節。由於太重視繁文縟節,以至於有些人對“禮”的認識發生偏差,他們以為隻有對長輩、上司,或想討好對方時才講禮節,對晚輩或自己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就可馬虎。

甚至還有人認為,禮貌隻是社交上的一種手段,並沒有其他價值。如果以這些態度來評斷禮節,豈不是使人際關係變成“錢貨兩訖”的交易關係,和做生意又有什麽兩樣?

現代心理學指出“自尊是維持心理平衡的要素。”可見每個人要維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都要有活得“理直氣壯”的感覺,也就是處處受人尊重,才能進一步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尊重、體諒等“禮”節,絕不是規章條文,也不是虛假問候,而是發自內心最基本也最真誠的行為。

俗話說:“先學禮而後問世。”學些什麽禮呢?彬彬有禮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沒有人生下來就懂禮,家庭、學校、社會,逐漸教導我們成為一個具有彬彬風度的人。但是,如果每做一件事都有一套刻板的禮儀在縛手縛腳豈不很煩瑣。

事實並不盡然,因為,有許多禮儀事實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成自然,我們早已感覺不到它的約束。另外,關於人情往來、社交活動等較特殊的禮節,隻要我們基於尊重、體諒別人的心情之上,也都是不難做到的。

所以,禮,絕不能、也絕不是隻講求形式,要保持彬彬有禮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從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出發,在社交場合中,自然也就能以平實有禮的態度與人交往和溝通。

如果能身體力行,適當地做到“多禮”,則必然“人不怪”而大受歡迎。所以,彬彬有禮的風度,不但能成為你最高貴的“飾物”,同時還能給你帶來最佳的人緣。